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存储:先进存力,算力之基,附存储景气度跟踪

红番茄   / 07月01日 10:29 发布

事件:6月27日,大普微作为深市首个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公司是业内领先、国内极少数具备企业级 SSD“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并实现批量出货的半导体存储产品提供商。作为创业板受理首家未盈利IPO企业,公司所属半导体企业级存储领域,由此可见产业趋势之明确、国产化需求之迫切、标的之稀缺。
大普微:企业级SSD领军,为AI时代定义先进存储
产品:2024年营收占比,企业级SSD-PCIE 5.0/26%、4.0/74%、3.0/0.5%。
客户:2024年,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为57%,分别为超聚变、中兴、神州数码、字节、四川长虹。2025 年,公司产品通过了 DeepSeek、Nvidia、xAI 三家全球 AI 头部前沿公司测试导入。
格局:据Trendforce数据,全球企业级SSD中,三星市场份额35%,SK海力士24%,西部数据11%,美光11%,铠侠9%。据IDC数据,中国企业级SSD中,三星市场份额26%、Solidigm(SK 海力士旗下)23%、忆联22%、大普微6%、浪潮4%、美光4%、忆恒创源3%、铠侠2%。
规模:据Forward Insights预测,2025年全球企业级SSD市场规模近300亿美元,中国企业级SSD市场规模超80亿美元。其中,2023年PCIe SSD占比86%。
战略:围绕 AI 全面布局大容量QLC SSD、SCM SSD、可计算存储SSD等产品,并向智能网卡、RAID卡等网络互联领域延伸,打造具备行业竞争力的平台型存储产品与方案提供商。
以科技之光,照亮强国之路
近期芯片设计(GPU/存储等)、先进封装(设备-材料-封测)等多家半导体公司IPO申请受理,可见本轮大国之争科技将是核心抓手。科技创新是破解"卡脖子"难题,市场高度关注国家大基金三期后续投向。企业级 SSD 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把握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升级机会的关键,相关产业链标的大普微、香农芯创、德明利、江波龙、佰维存储等。

存储景气度跟踪及重点标的更新
1、存储产业链结构与核心特点
·产业链结构解析:存储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层级。上游为原材料制造,参与主体有美光及国内两长等原厂;中游是模组制造,涉及江波龙、百维存储、德明利等企业;下游是应用场景,涵盖消费类及服务器场景。部分产品会迭代为利基存储,如norflash、R3、R4等,兆易创新等厂商参与相关业务。
·核心特点总结:存储行业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强周期性,二是产品接近大宗商品状态,有类大宗商品属性,价格可追踪。周期上行时,可通过低位库存积累与高位销售终端产品获差价利润,即低位储备库存,高位出售产品获较高利润。整体上,存储产业链在周期上行时量价齐升。
2、存储产业链国产化机会
·上游原厂驱动效应:存储行业增长除周期维度外,更多源于国产化机会。国产化的第一层驱动是上游原厂发展,国内长存等原厂在市占率、技术和产品上均有提升。这为下游模组厂商创造机会,原本由海外原厂主导的中高端手机、服务器等存储市场(占存储市场六七成),国内模组厂商此前难以进入,随上游原材料国产化推进,下游模组厂商得以进入。
·下游需求驱动因素:国产化的另一层驱动来自下游需求端。下游国产品牌崛起,叠加本地化及国家信息安全考量,手机领域国产化验证窗口逐步打开。服务器领域,企业级存储年初发布专题报告,国产验证窗口也已开启。在此背景下,存储产业链呈现上游带动下游的国产升级态势。近年上市的模组厂商,客户群体和技术实力明显变化,从传统封装厂商升级为具备芯片开发能力、可服务高端客户的厂商。
3、存储价格周期变化分析
·历史周期回顾:2022年,存储产业链巨亏,原厂随后减产。2023年6-7月存储价格进入控产回升阶段,当时产业链和下游库存水位较低。2023Q3-2024Q1,存储价格显著拉升。但价格快速上涨使下游需求饱和,且原厂首次减产后提稼动率过快,导致2024Q2价格松动、需求不及预期,2024Q3-2024Q4价格回落,部分模组厂商亏损。2024年12月起原厂开启新一轮减产,与2023年相比,减产幅度略弱,但稼动率控制更克制,存储价格复苏更健康。2025年1月原厂减产,下游补库存,3月价格回暖。
4、AI驱动下的市场机会
·端侧市场机会:端侧有眼镜、耳机等细分应用,更大市场在手机。中高端及大品牌如OV、荣耀打开供应链窗口,手机市场占存储市场约三成,厂商导入客户后收入端前期会有增长弹性。部分厂商通过先进封测或主控芯片技术研发,撬动中高端手机市场,进入后将带来利润和收入增量。
·服务器市场机会:服务器端企业级存储客户包括CSP厂商(腾讯、字节、阿里等)、华为、电信运营商、金融和政企市场。国内产业需求自2024年四季度起逐月攀升,去年11、12月厂商已感知下游需求提升。2025年春节前后,字节、阿里关注度及资本开支上调。存储厂商经过2024年验证进入部分客户,客户需求显著增大,在AI驱动和国产窗口打开背景下,企业级存储市场将增长。
5、存储价格预期与市场分化
·NAND与DRAM价格分化:从存储价格预期看,NAND方面,一季度市场预期一般;二季度因抢出口及原厂控产,涨幅超预期。但合约价反映滞后,如6月交货价多为三四月份洽谈,后续涨价三季度(七八月份)体现,企业财务或二三季度温和回暖。DRAM方面,一季度预期价格止跌或跌幅收窄,二季度因原厂减产、需求端提前备货,涨价周期提前。现货市场,五六月份DRAM价格拉涨明显;合约市场430后停止报价,R4等利基型产品涨价显著,R5价格稳定,高端HBM需求好,呈结构性分化。原材料端,原厂wafer价格修复但涨幅小。
6、企业级存储市场增量
·订单与产能变化:企业级存储市场验证窗口此前已逐步打开,相关企业进入供应链并感受到订单变化始于2024年底,随后逐步加速。从当前跟踪看,德明利、江波龙的企业级客户订单和自身产能均逐月提升,年初对企业级收入的预期因此上调。以阿里为例,其企业级存储需求约100亿,国内厂商获10%份额即可实现可观增长。此外,字节招标正在推进,预计下半年相关厂商企业级存储收入体现将更明显。
·利润释放节奏:企业级存储市场收入弹性领先于利润弹性。2025 2026年企业级应用收入虽持续增长,但研发与产能投入同步增加,规模效应预计2027年左右释放。参考台湾头部厂商,若企业级存储业务做得好,稳泰净利率可达约10%。在此过程中,降本能力很重要。各企业在企业级业务上持续上量并投入产能与研发,同时传统业务进行人员精简调整。德明利利润表现相对同行更优,因其人效高、人员增长慢。当前企业级订单持续增长,字节下半年需求将释放,增长确定性高,德明利与江波龙今年在企业级存储领域均会有较好表现。
7、中高端手机存储机会
·技术与合作路径:先进封测方案可显著撬动存储收入。以百维为例,其存算融合方案成本可控,与下游头部厂商合作,若封测产值达10亿,可带动存储端收入五六十亿。规模扩大后,与上游议价能力提升,形成正向循环。存储封测定制化强,部分可穿戴封测毛利好,规模效应下增长潜力大。还可通过中高端嵌入式主控芯片拓展高端手机市场,如江波龙今年开发5纳米UFS 4.1芯片,与闪迪合作,目标进入高端手机市场。高端手机客户粘性和附加值高,目前合作处于对接阶段,因国内厂商合作意愿强,未来两年或有阶段性进展。
·市场竞争与弹性:手机存储市场与企业级不同,占存储市场三成多,是通用型市场,为厂商提供规模,但竞争激烈,产品通用性强致毛利率不高,比拼规模和人效。企业级更注重服务和定制化。当前市场存在机会,如OPPO今年放量,下半年荣耀有合作机会。百维、江波龙等模组厂已开展合作,前期收入弹性大于利润弹性。
8、产业趋势总结与标的
·产业趋势总结:存储产业现状显示,中高端手机、服务器等端侧及云计算领域需求增加,为国内模组厂商、利基存储厂商带来市场机遇。前期产业表现为:方案有新变化,收入端因客户与产品增量率先增长;预计一到两年后,该领域将陆续释放利润。
·重点标的:二季度存储模组业绩良好,全年呈前低后高态势。弹性上,体量较小的德力百维增长幅度比江波龙更明显。整体存储产业链业绩将随产业回暖环比增长(尤其收入端),德米利、江布龙、百威、兆易等存储公司。每日调研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