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逆袭照进现实!62岁“闽商”靠卖轮胎干出一个IPO
野马财经 / 05月27日 18:59 发布
创始人已套现超3亿元,还把公司干到全球第三!
作者|刘俊群
编辑|刘钦文
近几年,“大女主爽文”霸屏荧幕的同时,现实中的“大男主”也在悄然登场。他们从车间走出,从底层打拼,一路杀进资本市场,用真实人生写出逆袭剧本。海安橡胶创始人朱晖,就是这样一位62岁的“现实男主”。
朱晖的出身堪称“天崩开局”:生于福建莆田仙游县农村,16岁辍学打工,靠补轮胎赚下人生第一桶金。如今,他一手创办的海安橡胶,不仅做到年营收23亿元、净利润近7亿,还成为全球第三家具备全系列全钢巨胎量产能力的公司。
图源:罐头图库
如今,海安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安橡胶”)已站在IPO的门槛上,即将过会。这位“补胎出身”的“闽商”,能否完成从车间到资本市场的最后一跃?
靠卖轮胎年入23亿元
7成收入来自境外
说起轮胎,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小轿车的“脚”。其实不只是小汽车,矿山里拉矿石的巨型卡车、工地上的重型机械,这些“钢铁巨兽”也得靠轮胎才能“走路”。在工程轮胎的圈子里,一家叫海安橡胶的企业,正悄悄崭露头角。
这家公司主打的是“全钢巨胎”,也就是用在超大型矿车、机械上的超硬核轮胎。海安橡胶不仅生产轮胎,还提供配套服务。
根据《招股书》可知,公司业务分为全钢巨胎销售业务、和矿用轮胎运营管理业务。全钢巨胎销售业务是海安橡胶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2024年,该业务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分别为9.98亿元、17.26亿元和16.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从68.51%上升至74.01%。
与此同时,另一项业务——矿用轮胎运营管理业务,就是给矿山客户做轮胎使用监控、维护建议等服务,该业务的收入也从4.59亿涨到了5.83亿,占比从31.49%降至25.99%。
图源:《招股书》
而海安橡胶卖出去的轮胎,大部分都漂洋过海到了国外。2022年-2024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约为9.5亿元、16.82亿元和16.6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5.19%、76.16%及74.23%,其中来自俄罗斯的就有近一半。
靠着过硬的产品和广阔的市场,海安橡胶业绩一路飙升。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从15.08亿元增长到23亿元,净利润从3.54亿元涨到6.79亿元。更重要的是,在全钢巨胎领域,海安橡胶已经是全球第三,仅次于米其林和普利司通,能生产全系列规格的巨胎产品,妥妥的行业“实力派”。
能有这么亮眼的成绩,离不开一群“大客户”的支持。紫金矿业、徐工机械、鞍钢集团这些行业巨头,都是海安橡胶的合作伙伴。2022年-2024年,前五大客户带来的收入从6.55亿元涨到12.92亿元,占营收比例从44.95%涨到57.58%。
图源:《招股书》
不少客户还是“股东+客户”的双重身份。从2021年开始,紫金矿业(601899.SH)、徐工机械、山东能源、江西铜业这些大客户都通过旗下基金入股了海安橡胶,其旗下基金分别持股4.3%、3.79%、4.3%和4.3%。
这些客户一边投资,一边也加大了采购。比如紫金矿业,2020年-2022年,海安橡胶对紫金矿业的销售金额从6502.59万元增长到2.13亿元;江西铜业也从1781.81万上涨到了5545.06万元。
图源:《招股书》
而且,2023年,公司对紫金矿业的销售均价为12.3万元/条,低于非股东客户中煤能源的13.8万元/条,价差达11%。
这波“又当股东又当客户”的操作,也引来了深交所的关注。对此,海安橡胶回应称,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的客户、供应商股东,其入股价格与同期财务投资者一致,这属于公允的市场行为,并不存在利益绑定和利益输送的情况。
从农民工到“轮胎大王”
创始人已套现超3亿元
在即将冲刺IPO的海安橡胶背后,是一段带着汗水和泥土味的奋斗史。谁能想到,如今年营收超20亿元的“巨胎制造商”背后掌舵人,朱晖的起点是一个农民工。
据新媒体“IPO观察”报道称,1963年,朱晖出生于福建莆田仙游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6岁那年,他离开课堂开始打工,干过苦力、搬过砖。
但转折点来自一个“补胎”的启发。20世纪80年代初,他发现老家村里的朱氏兄弟靠在工地补轮胎赚了钱,顿时心动。1984年春节,他带着堂兄杀到广西百色的岩滩水电站,开启“补胎创业”。凭借手艺好、收费实在,一年下来他净赚三万多元,这是他的“人生第一桶金”。
图源:罐头图库
从那之后,朱晖的事业一路扩展。1996年,他联合几位兄弟在辽宁本溪创办轮胎翻新厂,业务逐步覆盖山西、江西、贵州等矿区。他不止是“干”,更是天天扎在车间里研究设备、调配胶料、改良流程,是典型的“技术型老板”。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05年。朱晖决定“返乡创业”,在老家福建创立海安橡胶公司,正式向巨型轮胎制造进军。《招股书》显示,彼时,海安橡胶由朱晖及其兄弟朱金清、朱金林三人共同出资设立,朱晖、朱金林、朱金清三人的持股比例分别为70%、15%和15%。两年后,他又回购兄弟股份,实现100%控制。
图源:罐头图库
而后,这位补胎出身的企业家开启了“资本布局”之路。他在2020年-2022年间分三次转让股权,共计套现2.89亿元。
其中,2020年,他将10%股权以1亿元价格卖给金浦国调基金,3%和1%分别以3000万元、1000万元的价格卖给自然人林志煌和厦门建极,合计为1.4亿元。
当年3月,朱晖又分别向自然人张文谨、平潭泽荣转让海安橡胶1%、1.05%的股权,转让价款分别为1000万元、1050万元,合计0.21亿元。
4个月后,朱晖又向红塔创新、红创合志、明道投资、明河投资、明汇投资转让海安橡胶的6%、0.4%、3%、3.62%、1.43%的股权,转让价款分别为6000万元、400万元、2400万元、2896万元、1144万元,合计为1.28亿元。
除了股权转让,他还拿到了现金分红:2021年海安橡胶分红4184万元,2022年再分9763万元,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分红中约6193.2万元落入朱晖口袋。
两年套现+分红,朱晖共计变现3.51亿元。
图源:罐头图库
与此同时,朱晖将公司一步步推上资本市场。2022年9月,海安橡胶启动深交所IPO辅导,第二年6月获得受理,至今已完成两轮问询。如果顺利过会,朱晖将带着“补胎起家”的梦想,叩响深交所的大门。
此次IPO海安橡胶计划募资29.52亿元,其中超8成(19.45亿元)将用于扩大巨型轮胎产能,剩下的将用于生产线升级、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资金。
如今,随着IPO的步步推进,这家从车间打拼出来的轮胎公司,正在迈入资本市场的新赛道。朱晖能否带着海安橡胶成功上市呢?
你看好海安橡胶过会吗?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