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民股份 | 多个主营产品价格上涨,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改善
火眼金睛 / 05月26日 11:11 发布
核心观点
全球农化去库拖累2024年业绩,2025年一季度业绩大幅改善。利民股份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2.37亿元,同比增长0.32%;归母净利润为0.81亿元,同比增长31.11%;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受全球农化去库周期影响,多数农药产品价格下降,使得公司营收和毛/净利率下降。随着全球农化去库周期渐进尾声,公司的营收和盈利水平逐渐趋稳。2025年第一季度,受益于多个主营产品涨价,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373.23%,环比增长258.51%。
核心产品景气度持续向好,盈利能力增强。据百川盈孚,2024年3月中旬至今,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市场价格分别从50、35万元/吨上涨至71.5、51.5万元/吨;2025年3月以来,代森锰锌的市场价格从2.35万元/吨上涨至2.5万元/吨;百菌清市场价格已从2024年1月的1.8万元/吨上涨至2025年5月的2.9万元/吨;此外,2025年5月22日国内酒石酸泰乐菌素市场主流成交参考290-310元/千克,较年初的235元/千克上涨23.40%-31.91%。2024年以来公司多个主营产品价格上涨,预计盈利水平改善明显;此外公司已在巴西市场成功获得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丙硫菌唑和硝磺草酮五项原药的自主登记,预计未来几年海外销量将进一步提升。
新业务布局加速,AI+农药创制与合成生物学打开成长空间。2024年,公司完成对德彦智创”51%股权收购,德彦智创致力于全球化农药创制平台,并应用AI技术提升药物开发效率,2025年3月,德彦智创与巴斯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推进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在合成生物学方面,2024年,公司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有效提升了菌种性能、生物合成效率、酶催化能力,推动了生物合成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公司与上海植生优谷、厦门昶科生物、成都绿信诺生物等科技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RNA、噬菌体、新型小肽生物农药等产品的创制研发。这些新技术的突破有望为公司带来高壁垒的新产品和增长点。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等。1
公司近期经营状况分析
此轮全球农化行业库存周期及产能周期简介 全球农化行业此轮库存周期:中国农药以出口为主,2024年中国农药出口量突破205万吨(折百),占全年产量的89.5%,中国农药在全球农药市场的份额也较高。2021年开始,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内农药出现阶段性供应不畅,导致海外进行恐慌性备货,叠加产品原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全球农药价格一路走高,中国农药的出口数量在2021、2022年不断创下新高,导致海外库存累积,而2023年以来,随着全球农药供应秩序恢复正常,农药行业进入去库周期,同时新增产能不断投放使得行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显现,绝大多数农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中国农药出口数量也在2023年上半年出现显著下滑。2023年四季度以来,中国农药出口到南美的数量逐渐恢复到正常区间,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农药出口到北美的数量也已恢复,整体看目前全球农药行业的供需秩序已经恢复,此轮全球农药行业的去库周期已经接近尾声,产能过剩已取代行业去库成为当前全球农化行业的首要矛盾。
全球农化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受2021/2022年农药价格大幅上涨、海外种植面积增加带来需求增量等利好影响,国内农药企业开始进行产能扩张,多数扩产不受限制的非专利农药产能快速增长,2021-2023年SW农药行业资本开支分别达到141.04、161.90、173.48、154.19亿元,大幅超过2020年的105.16亿元,以利民股份的草铵膦产品为例,据百川盈孚,2024年底国内草铵膦产能达15.10万吨/年,较2020年底增长11万吨/年,增速268.29%。而根据中农纵横估算,2021年全球草铵膦需求量约5万吨,预期2026-2028年后,随着新生代转基因的渗透、百草枯的禁用替代、复配制剂的增加和草铵膦价格下降后部分替代其他除草剂,草铵膦需求量还将增加不少于4.5万吨,届时全球草铵膦使用量有望达到10万吨左右,即当前国内草铵膦产能便可满足预期的2028年全球草铵膦需求并有富足,说明草铵膦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严峻,无原料/技术优势的企业多陷入亏损。2024年SW农药行业资本开支开始下降,我们认为当前多数农药均面临产能过剩问题,部分农药品种出现大范围亏损,2025年以来中农利华原药价格指数的下跌速度也有所放缓,多数农药价格进入磨底周期,落后产能将不断出清,全球农化行业进入新一轮去产能周期。
2023/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在全球农化行业库存周期及扩产周期的共同作用下,2023/24年公司多个农药产品价格和盈利水平下降,归母净利润承压,这两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62/0.81亿元,为2016年以来最低的两年。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大幅改善。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22.28%;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49.17万元,同比增长1373.23%,成功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的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报告期内主要农药产品市场需求回暖、价格上涨以及成本端的有效控制。 2
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简析:多个产品价格上涨,新业务布局加速
核心产品景气度持续向好,盈利能力增强 代森锰锌:公司拥有4.5万吨/年产能,国内市占率70-80%,全球产能第二。2024年,虽然代森锰锌价格波动不大,但主要原材料乙二胺价格从1.2万元/吨降至0.91万元/吨,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毛利率提升。2025年3月以来,代森锰锌的市场价格从2.35万元/吨上涨至2.5万元/吨,同时乙二胺价格继续下行,预计代森锰锌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巴西等南美市场,代森锰锌原药巴西自主登记于今年4月获得正式批准,而巴西因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及锈病频发对杀菌剂的需求显著提升,我们预计公司后续向巴西市场出货量将持续提升。
百菌清:公司通过参股34%的江苏新河化工间接拥有百菌清权益产能约1.02万吨/年(新河化工总产能3万吨/年,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受南美大豆锈病等因素影响,百菌清需求旺盛,渠道库存低位。据百川盈孚,百菌清市场价格已从2024年1月的1.8万元/吨上涨至2025年5月的2.9万元/吨,公司将受益于新河化工的投资收益增加。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公司拥有甲维盐产能800吨/年,阿维菌素产能500吨/年。市场方面,由于部分竞争对手转产或生产不连续,以及下游康宽(氯虫苯甲酰胺)抗性显现和需求恢复,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价格自2024年3月中旬持续回暖。据百川盈孚,2024年3月中旬至今,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市场价格分别从50、35万元/吨上涨至71.5、51.5万元/吨,目前价格仍有修复空间,公司相关产线满负荷生产,订单饱满。
兽药:公司还拥有泰乐菌素(产能500吨/年)、泰妙菌素(产能600吨)等发酵产品,发酵装置具备一定柔性生产能力,这些产品部分受益于兽药市场回暖,价格有所上涨,预计将贡献稳定利润,并有望在2025年达到满产状态。以泰乐菌素为例,据百川盈孚,2025年5月22日国内酒石酸泰乐菌素市场主流成交参考290-310元/千克,较年初的235元/千克上涨23.40%-31.91%,目前市场渠道库存低位,现货供应偏紧。 新业务布局加速,AI+农药创制与合成生物学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将生物合成为主、绿色化学合成与新能源电池电解质技术为辅作为“一主两辅”的产业格局。
AI+农药创制:2024年,公司完成对“上海德彦智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51%股权收购,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德彦智创致力于全球化农药创制平台,并应用AI技术提升药物开发效率。2024年11月,德彦智创生测实验中心正式运营,2025年3月,德彦智创与巴斯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推进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AI技术有望大幅缩短农药创制药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助力公司向农药创制企业迈进。
合成生物学:2024年,公司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有效提升了菌种性能、生物合成效率、酶催化能力、产品纯度及生产经济性,推动了生物合成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公司与上海植生优谷、厦门昶科生物、成都绿信诺生物等科技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型RNA、噬菌体、新型小肽生物农药等产品的创制研发。这些新技术的突破有望为公司带来高壁垒的新产品和增长点。-国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