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珀莱雅,超越茅台!
一股 / 05月14日 21:12 发布
杭州,是个容易出故事的地方。
西湖边,白堤断桥仍在诉说着一个凄美的爱情往事;
一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诞生了一个全球互联网巨兽,千万级卖家发现生意真的不难做;
AI浪潮下,“杭州六小龙”也正在编织未来科技的梦,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
而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588号的珀莱雅大厦,也正在讲述着一个“国货之光”的故事。
这个故事,还要先从一个数据说起!
2025年4月25日,珀莱雅姗姗来迟的财报,打了消费一个耳光。
数据显示,珀莱雅2024年实现营收107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21%;实现净利润15.5亿,同比大增30%。
2025年一季度,公司延续了业绩增长的势头,营收同比增长8%,净利润同比增长28.9%。
很明显,2024年以来,消费行业进入了大浪淘沙阶段,而珀莱雅的业绩,让贵州茅台、洋河股份、片仔癀等一众消费公司黯然失色,显得那么的特立独行。
但是,如果再看一个数据,似乎更有意思。
ROE,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一个公司净资产的赚钱能力,也是巴菲特推崇的东西。其中,茅台更是常年维持30%左右的ROE水平,被当做盈利的标杆。
但是,我们发现,2020—2024的5年时间里,ROE均大于20%的公司只有70家左右,而这5年里ROE还能保持连续增长的,就只有珀莱雅一家,连茅台都做不到。
其中,珀莱雅的平均ROE从2020年的21.53%提高到了2024年的31.83%,增长还是很明显的。
总之,不论是从利润还是ROE的角度,珀莱雅的“国货之光”道路已经势不可挡。
那么,珀莱雅到底做对了什么?
第一,坚定大单品策略。
消费行业,大单品策略依然是快速抢占市场的关键,茅台、五粮液、片仔癀都是这也的策略。
珀莱雅也一样,财报显示,珀莱雅的核心品牌“珀莱雅”2024年全年营收85.81亿元,占比79.69%,是最重要的营收来源。其中,天猫旗舰店成交金额首次跃居天猫美妆第一,京东美妆国货排名第一。
同时,在牢牢稳住主品牌“珀莱雅”是基础上,公司也积极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尤其是“彩棠”、“OR”等。从财报中也能清晰的看到,公司其他子品牌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20亿元,营收占比超20%,增长势头正劲。
第二,成本、费用做到极致。
化妆品行业类似于医药,看似高毛利,但是需要极高的销售费用来带动营收,相应的净利率水平反而不那么高了,恒瑞医药、长春高新等都是鲜活的例子。
这种情况下,能稳住毛利率水平,不让费用侵蚀利润,就已经很难得了。
但是,珀莱雅不但实现了毛利率的提升,还实现了净利率的提升。其中毛利率从2021年的66.46%提高到了2025年一季度的72.78%;净利率从12%提高到了17.19%。
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对费用端的合理管控。
而实现这一点,得益于公司“线上加直营”的模式。2019年以来,珀莱雅持续发力线上销售,到目前线上的营收占比超90%,并且绝大部分是直营销售模式。
线上销售,能让公司合理控制成本的同时,能精确的衡量销售费用的效果,让销售投放更精准、转化更有效。
直营模式,能省去中间商,释放更具弹性的利润空间,同时能有效的控制销售量和价格,避免价格混乱竞争的局面。
第三,未雨绸缪,借鸡下蛋。
敢想才敢干,要做就做第一。
珀莱雅的“国货之光”故事,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准备。
数据显示,2022年之前珀莱雅的固定资产一直维持在5.5亿附近,但是营收却2018年的23亿增长到了2022年的63.8亿,这说明公司一开始的产能是充足的,早就未雨绸缪,后期只要提高产能利用率就行。
通过固定资产周转数据,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个变化。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从2019年的6次大幅提高到了2022年的11.31次,产能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而到了现在,公司的产能已经跟不上了。2024年年报显示,珀莱雅全年销售量已经大于生产量,缺口通过对外采购来弥补,实现借鸡下蛋。
所以,对于别的消费公司来说,需求是个核心难题;但是对于珀莱雅来说,却是产能供不应求。
而在产能上,珀莱雅又先行一步。2022年公司在建工程突然激增到2亿,随后2023年以来公司的固定资产开始大幅提升,说明公司产能建设已经开始逐步释放,湖州工厂预计2026年底完全投产,正好衔接了当前需求的爆发。
其实,从整个消费环境看,化妆品行业也很艰难。2024年,化妆品类销售总额4357亿元,同比下滑1.1%。
而珀莱雅依然能实现业绩的领先增长,还是在以上三方面都做对了,并且凭借性价比满足了国产替代的需求,国货之光依然正当时。
这两年,消费环境变了,但大家反而觉得现在应该是最好的时候。这种感受,不是东西便宜了、赚的少了,而是心态变了,更想着踏实的去做小事,深耕自己的能力圈,未雨绸缪。
就像珀莱雅,“国货之光”的故事,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在打磨产品。
做小事,把小事做好!
在哪,都会成为令人称赞的故事!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来自老张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