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人形机器人:一季度业绩最好的十家公司

牛股集中营   / 05月03日 22:37 发布

人形机器人:从科幻到现实的产业变革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专属,正逐步从实验室走进现实世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变革时代。2025 年第一季度,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而言意义非凡,它见证了众多企业在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和商业变现等方面的激烈角逐,也让我们得以一窥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在这一时期,有 10 家公司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发展策略,不仅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也为我们深入了解人形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双林股份:技术驱动,业绩腾飞

双林股份(300100.SZ)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其营业总收入达到 12.86 亿元,同比上升 20.97%,归母净利润为 1.59 亿元,同比上升幅度更是高达 105.49% 。这样出色的业绩增长,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关键因素。

从技术层面来看,双林股份在行星滚柱丝杠这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收购无锡市科之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双林股份成功获得了高精度螺纹磨削技术,这一技术对于生产高精度的行星滚柱丝杠至关重要。在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后,双林股份迅速完成了行星滚柱丝杠样件的交付工作,并成功对接国内两家头部新势力车企,为其提供相关产品。这不仅展示了双林股份强大的技术实力,也为其未来在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市场拓展方面,双林股份凭借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积极向人形机器人市场进军。其座椅水平驱动器、座椅电机、电动头枕等产品在汽车市场上深受客户好评,这些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优势也为其进入人形机器人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双林股份已经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富临精工:合作开发,突破技术壁垒

富临精工(300432.SZ)在 2024 - 2025Q1 期间展现出了强劲的业绩增长态势。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85 亿元,同比增长 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4 亿元 。到了 2025 年第一季度,这种增长势头更为迅猛,实现营业收入约 27 亿元,同比增长 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2 亿元,同比增长 212% 。

富临精工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极具战略眼光。公司积极与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合作,其中与智元机器人合作开发电关节模组的项目备受瞩目。智元机器人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成功研发出远征和灵犀系列的机器人产品,率先实现量产,其实力不容小觑。富临精工与智元机器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成都安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 20%。合资公司将承接智元机器人特定场景的整机制造,并重点开发电关节模组及定制化机器人应用系统。协议明确,富临将作为智元机器人电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涉及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等关键部件。这一合作不仅加速了富临精工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还为其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技术研发方面,富临精工取得了重要突破。其谐波减速器完成了客户验证,预计 2026 年将实现批量供应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富临精工多年来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在减速器、编码器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凭借高效率的电机电控技术成功打破了海外垄断,具备强大的机电一体化能力,能够把零部件整合成关节总成,可直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通过整合谐波减速器与行星减速器技术,富临精工自主研发的智能电关节已进入样机验证阶段,并在 2024 年 10 月与智元机器人等企业携手建立了产业联盟。为了加速智能电关节的产业化进程,富临精工已启动 1.1 亿元的研发基地建设,计划建设专用生产线,产品将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领域。同时,公司还在推进可转债项目,其中 6555 万元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电关节的产业化,这充分展示了富临精工从技术储备向规模量产迈进的坚定决心。

恒立液压:线性执行器的王者



恒立液压(601100.SH)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净利润预增 40% - 50%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形机器人线性执行器的放量。

恒立液压在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且成果显著。其线性执行器市占率超 60%,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龙头地位。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等关键组件领域的长期垄断,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 。在产能规划方面,恒立液压更是展现出了前瞻性。其线性驱动器项目已于 2024 年第二季度投产,一期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 10.4 万根标准滚珠丝杠电动缸、750 根行星滚柱丝杠电动缸的生产能力 。不仅如此,公司还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以满足人形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目前,2025 年线性执行器订单已排产至 Q4,这足以证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在客户合作方面,恒立液压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特斯拉、优必选、智元等行业巨头 。2024 年 12 月,公司向特斯拉送样了机器人丝杠和腿部模组,并计划在 2025 年进一步拓展相关业务 。与智元的合作中,恒立液压为其提供灵巧手微型线性驱动模块,适配其轻量化设计需求,这种定制化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合作深度。

三花智控:热管理与人形机器人协同发展

三花智控(002050.SZ)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营收 76.69 亿元,同比增长 19.10%,净利润达到 9.03 亿元,同比增长 39.47% 。这一业绩增长的背后,是热管理业务与人形机器人业务协同发展的成果。

在人形机器人业务方面,三花智控已成功供应特斯拉 Op­t­i­m­us 旋转关节热管理模组,单车价值量超 5000 元 。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三花智控在热管理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为其在人形机器人市场赢得了重要的市场份额。公司凭借在流体控制、精密制造等底层技术的深度理解,将业务版图延伸至人形机器人执行器领域,形成了 “制冷 + 汽车 + 机器人” 三大战略板块的协同发展格局。

在产能规划上,三花智控的墨西哥工厂计划于 2025 年 Q3 投产,该工厂将专供北美机器人客户 。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三花智控的产能,满足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其更好地服务北美地区的客户,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奥比中光:3D 视觉,点亮机器人 “眼睛”

奥比中光(688322.SH)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增长,营业总收入达到 1.91 亿元,同比增长 105.63%,归母净利润为 2431.5 万元,成功实现同比扭亏 。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奥比中光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卓越能力。

在技术层面,奥比中光作为行业领先的机器人视觉及 AI 视觉科技公司,致力于为机器人打造 “眼睛”,其技术优势显著。公司依托自研芯片和全栈式系统技术,能够为机器人、3D 扫描、生物识别等行业客户及全球开发者提供高性能的 3D 视觉传感器及机器人与 AI 视觉方案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奥比中光的 3D 视觉传感器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解决 SL­AM 导航痛点,为机器人的环境感知、物体识别、路径规划等提供重要支持 。例如,公司开发的第二代机械臂大模型,便以公司 Ge­m­i­ni 335L 和 Fe­m­to Bo­lt 系列深度相机的数据输入为基础,帮助机械臂执行沏茶、插花、滴香薰、播放音乐等一系列复杂任务;李飞飞团队使用奥比中光 Fe­m­to Bo­lt 深度相机有效捕捉实验场景的彩色图像及深度信息,为机器人动作优化和复杂交互提供关键的 3D 视觉数据支撑。

奥比中光的 3D 视觉传感器更是独家供应 Fi­g­u­re 01 人形机器人。Fi­g­u­re 01 作为一款具有先进技术的人形机器人,由 Op­e­n­AI 提供视觉推理和语言理解,Fi­g­u­re AI 的神经网络提供快速、灵巧的机器人动作 。奥比中光的 3D 视觉传感器为 Fi­g­u­re 01 提供了精准的视觉感知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进行交互,执行各种复杂任务。2025 年 3 月 15 日,Fi­g­u­re 启动 Bo­tQ 工厂。该工厂不仅实现了机器人自主制造机器人的闭环生产模式,还通过引入模具工艺、严格检测体系及自动化协作系统,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这一成果也间接证明了奥比中光 3D 视觉传感器的可靠性和先进性,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和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的领先者

绿的谐波(688017.SH)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营业总收入 9802.65 万元,同比增长 19.65%,归母净利润为 2024.84 万元,同比增长 0.66% 。这一增长趋势的背后,是绿的谐波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领域不断深耕,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针对人形机器人行业需求,聚焦谐波减速器轻量化技术突破,在同等出力情况下实现减重 30% 以上 ,这一技术成果使得绿的谐波的产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公司还开发出灵巧手适用微型谐波减速器,如 Y 系列谐波减速器(直径≤20mm)已用于智元机器人 “远征 A1” 的灵巧手,单手指关节集成 2 - 3 组减速器,实现 11 自由度 ,其良品率更是突破 95%,为产品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能提升也是绿的谐波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2024 年,公司完成了年产 50 万台精密减速器扩产项目,并计划于 2025 年实现产能的稳步爬坡 。2024 年 12 月,公司定增新募投项目 “新一代精密传动装置智能制造项目” 也在 2025 年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谐波减速器 100 万台、机电一体化产品 20 万台年产能 。到 2027 年,绿的谐波的谐波减速器总产能将达到 159 万台,同时新增机电一体化产品产能 20 万台,总产能(含机电一体化产品)将达到 160 万台 / 年 。这些产能提升计划,将有力地满足市场对绿的谐波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领先地位。

双环传动:精密齿轮,驱动机器人核心



双环传动(002472.SZ)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0.65 亿元,虽然同比下降 0.47%,但归母净利润却达到了 2.76 亿元,同比增长 24.70% ,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 28.27% 。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双环传动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卓越能力。

双环传动在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其 RV 减速器已通过特斯拉认证,成为特斯拉 Op­t­i­m­us 腰部关节的重要配套产品 。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双环传动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国际巨头的认可,也为其在人形机器人市场赢得了重要的市场份额。双环传动的 RV 减速器在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疲劳强度超日系产品 30%,承载能力达 5000Nm ,能够完美适配特斯拉 Op­t­i­m­us 动态步态需求,为机器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产能规划方面,双环传动展现出了前瞻性。2023 年,公司 RV 减速器产能超 30 万台,2024 年又新增 50 万套专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产能 。到 2025 年,RV 减速器总产能预计将达 80 万台 。这种大规模的产能布局,使得双环传动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 RV 减速器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在 RV 减速器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齿轮领域也有着强大的产能,新能源汽车齿轮产能达到 500 万套 / 年 ,这不仅体现了双环传动在齿轮制造领域的深厚底蕴,也为其在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两大热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能保障。

埃斯顿:伺服系统与人形机器人协同共进

埃斯顿(002747.SZ)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营业总收入 12.44 亿元,同比增长 24.03%,归母净利润达到 1262.99 万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93.43% ,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扭亏 ,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埃斯顿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卓越能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埃斯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极具前瞻性。公司自研空心杯电机适配灵巧手场景,扭矩密度达国际竞品水平 ,这一技术突破使得埃斯顿的产品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应用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空心杯电机作为人形机器人关节部分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操作精度。埃斯顿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提升了空心杯电机的扭矩密度,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形机器人的需求。

在产业生态布局方面,埃斯顿参股智元机器人,实现了 “核心部件 + 本体” 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 。智元机器人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埃斯顿通过参股智元机器人,不仅能够分享智元机器人的发展成果,还能够加强双方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行业展望:谁将笑到最后?

这 10 家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各有所长,从技术、市场和产品等多维度共同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上,它们突破了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3D 视觉等关键技术,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市场拓展方面,积极与车企、机器人整机企业合作,打开市场空间;产品开发上,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零部件和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将不断提升,成本将逐渐降低,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拓展。在工业制造领域,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服务领域,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医疗、教育等领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公司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技术上,尽管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仍需在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执行器等方面持续创新,以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适应性。市场方面,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是每家公司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社会伦理问题等也可能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2025 年第一季度这 10 家公司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人形机器人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变革 。

结语:关注人形机器人,拥抱科技未来

人形机器人作为科技领域的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最优的这 10 家公司,无疑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它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拓展,从产品研发到产业生态布局,这些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时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优秀的企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成本不断降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加入到这个充满潜力的行业中来,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的无限可能。

作为关注科技发展的你,是否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这些公司未来发展的看法,以及你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独特见解。让我们一起关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共同拥抱这个充满科技魅力的未来!(兰板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