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三国名将文鸯:乱世悲歌下的传奇英雄

黑郁金香   / 03月10日 08:13 发布

  文鸯——乱世悲歌下的传奇英雄

  文鸯,字次骞,本名为文俶,小名鸯,生于公元 238 年,卒于公元 291 年,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他作为曹魏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之子,在魏末晋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名将。

  一、崭露头角:早期的军事生涯与勇猛初现

  文鸯的勇猛在其年少时期便已展露无遗。

  正元二年(255 年),曹魏政权内部风云变幻,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这一系列举动引发了朝中局势的动荡。

  文鸯随父文钦和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毅然举兵起事,以反抗司马师的专权。 据《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毌丘俭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记载:“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 从这简短的描述中,便可一窥文鸯自幼便拥有超越常人的勇力。

  当时,司马师统率着规模庞大的十余万大军前去征讨,而文鸯跟随文钦、毌丘俭统帅的军队仅有六万,即便兵力悬殊,他们依旧渡过淮河向西进军。

  在这场实力不对等的军事对抗中,文鸯的表现堪称英勇绝伦,成为了战场上最为耀眼的存在。

  司马师在军事部署上极为谨慎,他率部屯兵汝阳后,一方面派遣诸葛诞率部攻向寿春。

  另一方面令征东将军胡遵率部阻断文钦等人的退路,并且命令全军奉行坚壁勿战的策略,试图以此消耗文钦等人的粮草和士气。 而后,司马师又采用示敌以弱之计,引诱文钦前来攻打。

  文钦不知是计,果然上当,率领文鸯等人前去偷袭邓艾,然而,却意外地遇到了司马师率部暗中抵达乐嘉。 在这关键时刻,年仅十八岁的文鸯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洞察力和果敢。

  他认为当前局势虽然复杂,但如果能登上城楼鸣鼓进攻,出其不意之下,或许可以一击大破敌军。

  于是,文钦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军队分成两队,准备趁夜偷袭夹击司马师等人。

  文鸯率部率先发动偷袭,他如一道闪电般冲向敌军,并且大声呼喊司马师的名字,其声音之洪亮,响彻整个军营。

  而此时的司马师因患有眼疾,正在接受医师割除眼睛上肉瘤的治疗,文鸯的突然出现,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眼睛竟因惊吓从肉瘤疮口中迸出。

  司马师深知此时若军心恐慌,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强忍着剧痛,以被蒙头,并咬断被头,防止自己的惨状被士兵看到。

  文鸯为了引起文钦的注意,连续三次敲响战鼓,然而主帅文钦或许因敌军的干扰或其他原因,未能率部前来汇合。

  天亮之后,文鸯清楚地认识到司马师的军队兵强马壮,继续战斗对己方极为不利,于是他果断率部向东撤退。

  司马师在剧痛中稳定军心后,以为文钦已经撤走,便派遣部将前去追击。

  当文钦率部将要撤退时,文鸯深知若不能先挫败司马师军队的追击气势,己方很难安然退走。

  于是,他毫无畏惧地亲率十余名精锐骑兵冲向敌阵。

  在敌阵中,文鸯如入无人之境,他手中的兵器挥舞如风,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司马 师的部将竟无人能抵挡他的冲锋,文鸯就这样在敌军的包围中安然撤走,留下一脸惊愕的敌军。

  二、辗转征战:从战败投降到再次崛起

  然而,这场战役的局势并未因文鸯的英勇而改变,司马师的军队依旧在沙阳大破文钦统率的部队。

  遭受重创后,文钦、文鸯父子率领部将退守项城。 但不幸的是,毌丘俭听闻文钦父子战败的消息后,丧失了继续战斗的信心,他丢弃大军,连夜逃往淮南,最终兵败被杀。

  毌丘俭兵败后,文鸯随文钦无奈地选择投降吴国。

  甘露二年(257 年),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因不满司马昭的专权,率部起兵反抗司马昭,并派遣使者向东吴求援。

  东吴积极响应,派遣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将领,统率三万吴军,与文钦一起前往寿春支援诸葛诞,文鸯也随军出征。

  此次出征,文鸯本希望能重振旗鼓,然而命运却再次对他进行了考验。 次年正月,由于战事进展不利,诸葛诞与文钦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大,最终诸葛诞竟在冲动之下杀死了文钦。

  当时,文鸯与其弟文虎正率部驻守小城,听闻父亲被害的噩耗,文鸯悲愤交加,他欲统兵为父报仇,可众将士却因各种原因不肯服从。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文鸯兄弟二人只好逃出城,他们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投奔司马昭。

  司马昭展现出了政治家的大度,赦免了文鸯和文虎,并派他们兄弟率领数百骑兵巡城呼喊,以此来稳定军心和显示自己的宽容。

  之后,司马昭任命文鸯和文虎担任将军,并赐爵关内侯。 名震天下:大破鲜卑与军事辉煌 西晋建立后,文鸯出任平虏护军之职,开始了他军事生涯的又一辉煌篇章。

  咸宁三年(277 年)三月,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率部反抗晋朝,其势力迅速发展,频繁劫掠边疆地区,对西晋的边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这危急时刻,征西大将军司马骏慧眼识珠,任命平虏护军文鸯都督凉州、秦州、雍州之军前去御敌。 文鸯领命后,充分发挥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深知鲜卑军队的特点和弱点,制定了针对性的作战策略。

  在战场上,文鸯身先士卒,指挥若定,率领西晋军队与鲜卑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最终,文鸯大破树机能,这场胜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战后,树机能派遣二十个部落、约二十万人归顺晋朝,并遣子为质。

  《诸葛诞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记载:“俶后为将军,破凉州虏,名闻天下。太康中为东夷校尉、假节 。” 文鸯于凉州大破鲜卑的辉煌战绩,使他名闻天下,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将,其威名传遍了西晋的每一个角落,也让边疆地区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三、传奇之勇:真正的七进七出

  文鸯最为人所熟知的勇猛事迹,当属他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骑兵之中还能全身而退的传奇壮举。

  据《资治通鉴》记载:“文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当面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数千骑兵时,文鸯毫无畏惧之色,他就像一把锐利无比的宝剑,单枪匹马冲入敌阵。

  在敌阵中,他的每一次攻击都精准而致命,每一次挥动武器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和鲜血飞溅。

  他来回冲杀六七次,每次都杀伤百余人,其勇猛和战斗力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敌军骑兵原本以为可以轻易围杀这个孤身闯入的勇士,然而文鸯的表现却让他们惊恐万分,他的威势如同雷霆万钧,让敌军从心底产生了畏惧,以至于无人敢继续追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文鸯如同战神一般离去。

  四、悲惨结局: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然而,这位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勇猛无敌的名将,却未能逃脱政治斗争的残酷漩涡,最终迎来了悲惨的结局。

  永平元年(291 年)三月,西晋朝廷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皇后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及东安王司马繇诛杀辅政大臣杨骏。

  司马繇作为诸葛诞的外孙,一直对文鸯怀恨在心,因为他知晓文鸯之父文钦为诸葛诞所杀,担心文鸯会成为舅家的潜在威胁。

  于是,他趁杨骏被杀、朝廷局势混乱之际,诬陷文鸯谋反。 在那个政治黑暗、权力至上的时代,文鸯根本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

  就这样,他被无辜杀害,同时他的三族也被夷灭,一位英雄就这样在阴谋与诬陷中陨落。

  东晋史学家孙盛在《魏氏春秋》中评价文鸯勇气和胆量超越常人,晋朝史学家傅畅在《晋诸公赞》也称赞文鸯平定西北凉州的战乱,成为天下闻名的名将。

  文鸯以其非凡的勇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三国后期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传奇,激励着无数后人,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尽管结局悲惨,但他的光芒永远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