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9年加拉罕宣言
黑郁金香 / 02月13日 14:59 发布
加拉罕宣言规定:沙鹅无偿归还抢占中国的领土,为何苏联没执行?
1919年,十月革命的硝烟尚未散尽,新生的维埃政权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内忧外患之下,做出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决定:无条件归还沙俄时期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这一承诺如同平地一声惊雷,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也为中苏两国关系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9年7月25日,苏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发表了著名的《对华宣言》,史称“加拉罕宣言”,宣言中明确表示:“维埃政府决定把沙皇政府和鹅国资产阶级从中国掠夺的一切交还中国人民以后,鹅国军队立即从中国领土上撤退”这一宣言承诺废除沙鹅强加于中国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归还侵占的领土和特权,承认中国对蒙古和外东北的主权
彼时,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加拉罕宣言的发布,无疑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对苏的友好情谊
那么,为何要做出如此“慷慨”的承诺?
从苏自身处境来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巨大的压力,国内,白军反攻,内战激烈;国外,协约国武装干涉,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急需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与东方大国中国的关系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的十月革命,打着“解放全人类”的旗号,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无条件归还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正是苏俄践行这一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提升其在国际上的道义形象,赢得反帝反殖民斗争的支持
从现实利益角度分析,希望通过归还领土的承诺,换取中国对苏的支持,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当时,苏急需中国的物资援助和人力支持,而中国也希望借助苏的力量,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历史的发展往往充满戏剧性,的承诺,最终却成为了历史的幻影,随着的逝世和的,苏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对的承诺进行了曲解和背叛,他认为,的承诺只是权宜之计,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困境而做出的外交策略,并非真心实意,在看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苏绝不能轻易放弃沙鹅时期获得的利益
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日益加深,随着中的壮大和发展,中国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而的苏,则试图将中国纳入其势力范围,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地缘政治的博弈也加剧了中苏之间的矛盾,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美苏两极格局,苏为了扩大自身势力范围,积极拉拢周边国家,而中国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愿成为任何国家的附庸,两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博弈,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的彻底破裂 1969年,中苏两国在珍宝岛爆发了武装冲突,标志着中苏关系彻底破裂,珍宝岛事件,成为了中苏关系由“蜜月期”走向对抗的转折点,也为后来中美关系的改善埋下了伏笔苏联解体后,罗斯作为其继承者,与中国重启了边界谈判,经过长达几十年的谈判,两国最终在2004年签署了《中鹅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正式解决了困扰两国多年的边界问题,根据协议,罗斯将此前实际控制的部分争议领土归还中国,总面积约为171平方公里虽然这部分领土与当初加拉罕宣言中承诺的1500万平方公里相去甚远,但它的意义却非同寻常,它不仅标志着中鹅两国最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也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教训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加拉罕宣言的承诺与背叛,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际关系从来都是现实的,国家利益永远是决定国家关系走向的最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