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6日收费频道午盘综述
黑郁金香 / 02月06日 12:48 发布
巨头布局人形机器人 2025商业化量产元年
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多重因素催化,海内外具身智能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行业关注度。数据显示,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2月5日大涨3.28%,自2025年1月6日以来涨幅高达20.10%。
在2025年央视春晚中,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携手杭州宇树科技、新疆艺术学院带来《秧 BOT》节目,宇树H1人形机器人穿着花坎肩,表演扭秧歌、转手绢,受到广大投资者关注。另外,2月4日,Figure AI创始人、CEO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在社交媒体X上宣布,Figure AI决定终止与OpenAI合作。其表示Figure AI在完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的30天内,公司将向外界展示一些'从未在人形机器人上见过的东西'。据了解,Figure AI是一家致力于将通用人形机器人引入商业和住宅用途的机器人公司,而OpenAI此前一直是Figure AI的长期投资者。
而特斯拉日前在2024财年第四季度业绩会上更新了Optimus机器人量产指引,内部目标是2025年生产1万台机器人,产能第一步扩至1000台/月,2026年计划到10000台/月,2027年计划达到100000台/月。除特斯拉外,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Figure AI等国内外领先的机器人公司均计划在2025年开始推进人形机器人量产。
人形机器人如此火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大概率会成为AI应用落地的先锋。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科技的重要方向,正逐渐走向市场。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开启从0到1阶段的关键时点,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纷纷布局AI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
浙商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市场空间方面,从单机价值量占比来看,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价值量占比较高,在10%以上。由于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原有市场空间较小,预计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放量,将带来较大弹性。竞争格局方面,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空心杯电机、软件系统是当前国产化率提升空间较大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技术壁垒较高的零部件。展望2025年,更多科技巨头正在涌入,人形机器人技术端加速演进,产业趋势不断强化,远期空间持续打开,前期市场主要围绕以T链为主的可预见性强、高价值量的汽车和机械板块投资,随着多家机器人厂商加快推进量产,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投资机会,相关板块投资机遇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