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定都南京为何都是短命王朝?

黑郁金香   / 05月22日 09:28 发布

  以下摘自网络

  第一篇:定都“六朝古都”南京的为何都是短命王朝

  从先秦到清朝,曾经作为北方都城的有洛阳、商丘、西安、开封、北京等;曾经作为南方都城的有南京、杭州等。

  这里提到的“南京”古代称呼很多,有石头城、江宁、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应天、南都等等。

  那南京为什么会称为“六朝古都”呢?

  因为南京曾经做过吴国、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的都城,这些朝代把都城终生放在这里,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另外南唐、南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曾经建都在南京,所以南京又称为“十朝都会”。

  为什么说在南京建都的这些朝代都是短命王朝呢?

  看看这些数字就明白了:吴国存在了69年,东晋存在了103年,宋存在了59年,齐存在了20年,梁存在了55年,陈存在了32年。

  超过一百年的也就东晋一个,其他都在五十年左右徘徊,所以在南京建都的王朝被称为“短命王朝”所言不虚。

  那么,这些王朝为什么这么短命呢?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先讲讲为什么大部分朝代定都在北方。

  一、为何大部分朝代定都在北方?

  1. 经济重心

  在西晋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把都城定在北方,更有利于稳定统治。

  东汉末年的时候,战乱不断,北方人民好多到南方避难,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的时候,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就算后来的元明清三代的经济重心不在北方,他们定都也在北方。

  2. 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北方游牧民族在先秦的时候就不断骚扰中原地区,中国地势北高南低,借助北方地势高的优势建都,更有利于抵御来自北方的侵扰。

  而北方的军事力量相比于南方来说更强,更有利于守护北方。

  3. 政治环境

  其实就算是定都到南方的朝代,他们大都也是因为当时的充满战乱的政治环境因素,才导致迫不得已的,比如晋朝由西晋的洛阳迁至东晋的南京,比如宋朝由北宋的开封迁至南宋的临安(杭州),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的都城南京等等。

  4. 定都北方符合正统思想

  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自夏商周至西晋,这些王朝都建都在长安、洛阳、开封等北方地区。

  不管是统治阶级还是平民百姓,定都在北方符合他们数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

  二、两个风水故事

  “短命”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与楚威王和秦始皇有关的两个风水故事。

  1. 楚威王埋金断龙气

  一天楚威王到了金陵后,站在山上望向西北方向,看到了浓浓龙气。心想这里出了龙气,我楚国的基业就会受到影响啊,于是就问身边的术士怎么办。

  术士就建议在出现王气的山下面埋下黄金,这样就能断了龙气,楚威王马上照办。

  自此南京原来出龙气的风水便被黄金破坏掉了。

  2. 秦始皇挖山断龙脉

  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路过金陵邑时,马上被那里虎踞龙蟠的气势吸引,想起之前术士曾说东南方向有天子之气,所以他断定,这金陵邑便是这龙气所在。

  于是秦始皇便命人挖断紫金山,疏通淮水贯穿金陵邑境内,以冲泄这天子之气,并改”金“为”秣“,这样便黄金变草料,”金陵“变”秣陵”了。

  至此,南京的龙脉也被破坏殆尽了。

  三、不符合“正统“思想

  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自夏商周至汉唐,这些王朝都建都在北方的长安或洛阳。

  对于统治者和人民来说,定都北方符合他们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否则会失去民心。

  比如晋朝,西晋建都在洛阳,东晋建都在建康(南京);东晋初,祖逖”闻鸡起舞“,立志北伐,就是想收复黄河流域的中原失地。

  北宋建都在应天府(商丘),南宋建都在临安府(杭州);南宋的宗泽在弥留之际没有忘记的只有“北伐”一事,连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才与世长辞。

  更不用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缔结“联结河朔”的谋略,积极与抗金义军联络和配合,收复襄汉六郡,并在1134年至1140年间,接连四次北伐中原 。

  而他的《满江红》里就表达了他北伐、收复中原的决心: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也许风水的故事听起来有些玄而又玄,但不可否认的是,定都北方的思想已根植于世人的脑海,即使北方地区被侵占了,临时定都南方的人民也不忘北上收复失地。

  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执念!

  第二篇:为何定都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包括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乃至风水,南京都是最佳的首都位置,虎踞龙盘四个字绝对是最好的比喻,但可惜的,凡是定都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而且没有大一统王朝(明朝迁都),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诡异。

  实际上,凡是定都南方的王朝,寿数似乎都不长,南京是一座“六朝古都”。然而,比起汉唐等比较稳固的大一统王朝国祚普遍超过200年,定朝南京的王朝无一长寿,“六朝”里的东晋最长104年,南齐最短23年,其他四朝不超过60年,没有一个超过定都杭州的南宋。这首先不是南京的问题,是中国地理的南北问题。南方河川湖泊众多丘陵地块破碎,地理上没有可贯通的大平原地区,在治理统治上不能一以贯之,形不成合力。而北方平原一以贯通,在农业王朝时代具有天然统治优势。所以中国历朝历代,一定是北军胜于南军,所以基本上都是由北向南统一。

  南京位于长江入口的三角洲,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中原和东南的关键枢纽。这是南京的作为都城的长处,还有就是南京水系发达,粮食供应充足,唐朝在长安和洛阳来回搬家,经济问题尤其是粮食短缺是其主要问题,而南京的其短板也极为明显,南京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北高南低,易守难攻。其周边有玄武湖、秦淮河,既可作为险要地带,也可演练水军。其上下游分别有采石、瓜步两大长江渡口可以扼守,但南京的属于孤城,东面又是无险可守的大海。守江必守淮,守江必守皖,长江下游水流平缓,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缺乏战略纵深,守住南京先守住淮河,而淮河面对的是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难守,一旦安庆合肥等中上游地区的失守,水陆齐发,南京指日可下。

  南京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在历史上,选择建都南方的政权,都是偏安政权。定都南京往往出于迫不得已,因为它们多半已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就南方都城的选址而言,集南方所长者无如江东,集江东所长者无如南京。而北方政权或者说是大一统王朝割据江南半壁江山,定都南京,不过是其王朝的续命,而不是短命。这个特征在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身上格外明显,中原沦丧后,汉家文化在南方得以保存发展,并反向促进汉家文化在中原的复兴。也就是说,一旦分裂必然是南方政权代表正统(宋齐梁陈)。但讽刺的是,恰恰不正统的北方王朝统一南方,但以汉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明又得以回归和延续。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南京从来没有作为过作为大一统的王朝的都城,而作为割据政权的首都都是短命的,不仅仅是南京。而作为南迁的王朝,就意味着当时的军事实力打不过北方政权,不过是苟延残喘,他也没有希望再次统一。这种朝代必然难以持久,最终会被统一所替代,所以变相显得“活不长”。所谓的金陵的“王气”则是胡说八道,就连唐朝人都不信。李商隐有诗云:““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可见“王气”就是那么回事,信就有,不信就没有。

  一个王朝短命,肯定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地因为都城选址而短命。南京盛产“短命王朝”,实际是汉人政权的“庇难所”,在等待新的大一统王朝的到来。说白了南京被迫接受一个“割据政权首都”的尴尬地位,在乱世中被捡起,在盛世中被遗弃。诸如气数,天命,风水,龙脉啥的,无非是为这仅剩半口气的不稳定状态找个托辞罢了,用来背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