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量的地方才有机会!
金鼎股战场
/ 2023-04-04 09:03 发布
【金鼎观点】
1、周一市场有放量迹象,两市成交量为1.25万亿,人工智能成交额是3000亿,国产芯片是2500亿,半导体是1100亿,三项合计是6600亿,占据了大A总成交的半壁江山,有量的地方才有机会!
2、03年的互联网,13年的移动互联网,23年的人工智能,三次大浪潮,三个历史性的机遇,这一次的深度,广度,体量,都是远远超过前面两次的!
3、新技术的意义在于,在之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主要存在于行业和极少数极客圈子里,而一旦发展突破了奇点,具备了大规模的商用能力,其发展速度就会以指数级速度暴增,也就是当大众昨晚消费者开始感知他的时候,已经上已经作为滔天巨浪扑面而来!
4、大模型依赖于海量数据的训练,当其一旦从少数专业训练师和测试用户的圈子普及到大众,拥有了上亿用户后,其发展和迭代的速度抵得上过去十年二十年之和!
5、就目前看,机构的移仓依然在进行中,随着机构资金的接入,部分个股还会出现加速的情况!!!
【题材掘金】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具备“重算力、轻链接”的特点,数据量和运算需求呈指数级爆发,生产力赋能是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人类社会的问题情景可以简化为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类,决策式AI主要应对人类社会中的选择题,例如手机的人脸识别、电商的推荐算法、汽车的智能驾驶等。随着“选项”的增多,AI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生成式AI基于大模型和深度学习框架,从大数据中汲取学习要素,进而生成全新的内容。生成式AI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简答题,其应用场景几乎可以覆盖所有行业,为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提升。而“AI+”的推进面临着海外封锁,国内亟待完成从“算法-算力-网络基础设施”的底层建设。
算力上,我们将人工智能所需的算力分为三类,AI算力(7/5/3nm先进工艺)、云计算算力(14nm或28nm的chiplet)、存储算力(128层及以上的NAND)。而美国芯片法案对中国芯片制造限制的重心在刚需EUV光刻机的先进工艺,即14nm及以下的fab、18nm及以下的DRAM、128层及以上的NAND。这使得国内高端AI算力极度稀缺,先进工艺的国产化攻关至关重要。
算法上,“AI+”算法依赖大模型/深度学习框架,当下OpenAI尚未向中国开放API,因此国内大模型的开发将成为国内AI布局的第一步。当下,百度文心大模型、华为盘古大模型、腾讯混元大模型、阿里通义大模型正在加快向GPT模型追赶的步伐。
人工智能“重算力、轻链接”的特点,对生产力的赋能将会带动2B/2T领域的蓬勃发展。碍于算力的条件约束和算法的不成熟,无人驾驶、元宇宙等2T场景在当下发展受限。而AI具备提升全行业生产力的潜质,例如生物医药(加速药物研发)、半导体(英伟达的cuLitho助力2nm先进工艺突破)、制造业(数字孪生)、金融(智能投顾),无人驾驶、元宇宙等重要场景有望迎来“0-1”的突破。
风险提示: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国内算力芯片供给不及预期;被AI算法+算力唤醒loT物联网产生自我意识后的不可控。
计算机:随着深度合成和生成式AI技术的开放开源、深度合成和生成产品和服务的增多,技术门槛快速降低,技术逐渐“平民化”。深度合成和生成式AI技术被滥用的可能性提高,造成安全风险与实质性危害,包括制造虚假视频、语音进行诈骗、勒索的违法行为不断增多,给个人、企业造成肖像、名誉等人格和财产权益损害。此外,部分企业将内部数据直接输入对应AI模型,或将导致数据的泄密风险。因为,我们认为AI监管的需求将会伴随生成式AI的需求增长而增长,呈现“矛”和“盾”之间的螺旋上升关系。具体而言,我们认为AI监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数据集获取的安全合规性:由于AI模型需要大量数据的训练,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上传数据获取模型输出结果,因为针对企业内部在使用AI大模型时候上传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需求将会持续提升,利好数据安全和加密类企业的需求增长。
(2)对人工智能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透明性:目前的AI大模型均是基于深度学习搭建,其中的决策机制和过程尚不透明,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这对于AI的应用构成了比较大的挑战。未来针对AI模型可解释性的研究也将会持续发展,利好AI算法类企业的突破。
(3)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识别和审核:由于AI模型本身是否具有歧视性和偏向性尚存在争议,因此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识别和审核需求将会提升,包括反生成式AI系统在内的产业将会受益。
风险提示:财政与货币政策低于预期;供应链波动加大,影响科技产业发展。
【要闻速递】
1、美股涨跌不一,道指涨0.98%,纳指跌0.27%,标普涨0.37%。欧洲市场,德国DAX30指数跌0.31%;法国CAC40指数涨0.32%。
2、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将从六方面发力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3、周一,沪深两市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成交金额同步放大,达到12530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增加2997亿元,创今年以来的新高。
4、据数据显示,2023 年一季度,合计有79个 IPO 项目折戟,对比2022年一季度56家IPO撤否项目数量,今年一季度撤否数量大幅抬升。分板块来看,创业板占据了全市场超过一半的撤单项目,前3月撤回项目达到45单,科创板、北交所、沪深主板分别有18单、8单和8单。
5、近期,券商密集披露2022年年度分红计划。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2家上市券商公布2022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合计拟分红规模约为339.71亿元,有9家券商拟分红规模均超10亿元。
【公司公告】
1、ST国安:子公司拟出售上海7处房产,挂牌价格合计不低于2.14亿元
2、云从科技:未与OpenAI、谷歌等公司开展合作,在大模型业务领域未产生收入
3、昆仑万维:目前人工智能等业务产品尚未产生实际收入
4、梅安森回复关注函:与华为合作的业务在2022年度未实现营业收入
5、华谊集团:2022年净利同比降56.83%,拟10派1.9元
6、美诺华:2022年净利同比增137.67%
7、科瑞技术: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3.9%股份
8、银之杰:实控人等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78%股份
9、楚天龙:股东康佳集团拟减持公司不超6%股份
10、华兰股份:拟以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
文章所有观点均为复盘心得,所涉及方向及个股均为逻辑分享或资料总结而非个股推荐,绝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买卖,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