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华创食饮|年度策略】从困境走向新生——2022年食品饮料行业投资策略

机构研报精选   / 2021-11-16 13:37 发布

报告摘要

困境与新生:在估值回归合理、成本压力顶部回落、而需求底部等待回升的三大背景下走入22年。21年食品饮料经历需求回落、成本大涨、估值消化三重困境,板块整体表现在市场排名靠后。展望明年,尽管需求回升节奏仍有不确定性,但随着成本压力已在传导,标志着企业经营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同时在板块估值回归合理背景下,我们认为明年投资机会将多于今年。


白酒:稳健降速,但不可低估需求韧性,业绩驱动确定性仍高。白酒行业整体经历今年恢复性高增后,预计随经济放缓明年将稳健降速,但白酒需求韧性不可低估,在过往景气下行期已屡次证明。报表层面,酒企理性规划、且今年提前留力,使得明年业绩的确定性更高。分价格带看,高端白酒茅台明年加速增长将是一大亮点,而普五已成行业景气晴雨表,因此推动普五批价稳步回升,对企业自身经营、行业经销商信心以及资本市场预期都是关键;次高端驱动核心从渠道扩张走向真实消费,600+价格带有望成明年次高端最大机会,而酱酒从无序扩张走向有序渗透,品牌酱酒仍在稳步壮大;区域龙头升级主线延续,关注来年改革预期兑现下的加速潜力。


大众品:从溃退到反攻,战略布局正当时。在需求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今年大众品不断溃退,近期大众品企业迎来全面提价,但考虑短期需求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不同子行业提价传导能力将分化,企业报表在未来1-2个季度或难以大幅好转,但成本压力已经逐步消化,成本下降后盈利弹性有望体现,而需求回升之时,则将开启全面战略反攻。通过复盘12-13年和16-17年,通常成本高位、需求低迷阶段,均是大众品布局的战略机遇期,明年啤酒和乳业板块机会值得战略性重视。


投资策略:大众布局双击,白酒寻找加速。结合明年投资主线和节奏,大众品明年投资机会贯穿全年,从成本推动、提价传导到业绩兑现,底部不断抬升,有望迎来投资大年。白酒业绩驱动仍坚实,全年看加速标的更显得稀缺,从节奏看明年开门红确定性较高,将有望催化一季度行情。


1)白酒板块:拿定一线龙头,寻找加速机会。配置上建议拿定确定性最高的一线茅、五、泸、汾。明年加速标的更显稀缺,重点推荐茅台,可供基酒增量10%+,报表加速确定性强,洋河改革红利释放销售士气强,业绩具有加速潜力,建议关注洋河、汾酒和老窖行业前三之争带来的阶段性机会,关注有改革预期升温的古井今世缘


2)大众品板块:底部不断抬升,布局全面反攻,首推啤酒、乳业。大众品提价仍在不断落地,可继续把握主题性机会,未来半年以产业逻辑确定性对冲需求疲软,待成本下行、需求回暖预期升温之时,则有望迎来双击机会。啤酒板块高端化大逻辑下,明年有望迎成本下降和需求恢复双重利好,行业盈利弹性有望大幅超预期,建议把握啤酒板块性机会,首推华润(H股)青啤(A+H),其次推荐重啤。乳业龙头伊利步入盈利提升通道,且高盈利奶粉业务开启高增趋势,进一步夯实盈利上行确定性,具备布局价值。其他食品推荐经营已至底部的安琪、桃李、绝味、仙乐,持续推荐中长线逻辑清晰的东鹏、安井,关注冷冻烘焙龙头立高露露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


风险提示: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成本压力超预期使业绩持续承压、消费税改革影响不确定性、企业改革不及预期等。


报告目录

图片

正文部分

一、食品饮料行业2022年展望:困境与新生

(一)21年复盘:需求回落、成本上涨、估值消化三重困境


需求回落、成本上涨,是行业面临的经营难点。今年整体消费需求相对疲软,社零表现较弱,其中餐饮仍未恢复至19年水平,与餐饮相关的食品饮料子行业,如调味品、啤酒等销量持续承压,消费者信心指数亦持续处于低位。特别是在宏观经济三季度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下游需求明显回落。与此同时,成本压力在今年加速提升,全球大宗价格上涨背景下,原奶、大豆、大麦、糖蜜、豆油等食品饮料原辅料价格均达到两位数,而与各行业均相关的包材、运费价格也均大幅上涨。

图片
图片

资本市场层面,估值已消化至中枢。食品饮料年初至今累计跌幅13.58%,年内排名在各板块间靠后,除需求和成本端压力之外,年初在流动性宽松推动下估值达到历史高位,年内估值大幅回落。经历估值消化后,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已消化至近5年估值中枢,其中白酒已消化至中枢偏下,啤酒、软饮料、肉制品估值已消化至低位。


估值合理、持仓回落下步入22年。除上述板块整体估值消化至合理区间,部分子行业估值已至低位外,机构持仓年内也连续回落,截止三季度,食品饮料重仓持股占比已回落至8.34%。结合当前估值以及机构持仓水平,我们认为明年食品饮料的投资机会将大于今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22年主线:食品底部崛起,白酒韧性仍足


成本已在传导,而需求不确定性是明年投资食品饮料的难点。当下消费复苏依旧疲软,白酒消费相对显现韧性,而处于需求渗透期行业或全国化扩张期企业也对短期需求进行对冲。大众品成本压力在三季度全面显现后,自9月起提价密集落地,将成本压力向下传导,尽管需求恢复仍有不确定性,底部信号已经明确。


食品饮料板块明年投资机会将多于今年,投资主线两条。考虑估值回归合理、成本压力顶部回落、而需求底部等待回升,明年投资机会将多于今年,板块主线看:


 ➢一是大众品纷纷提价后,经营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投资机会贯穿全年。虽然短期成本仍有压力,但明年成本高位下降、需求底部回升预期,将有望带动双击机会;


 ➢二是白酒明年稳健降速的背景下,需求韧劲不可低估。全年看,一线龙头确定性凸显,而边际加速标的更显得稀缺;年内节奏看,开门红确定性高,将有望催化一季度行情。


二、白酒:需求韧性不可低估,加速机会更显稀缺

(一)行业整体:稳健降速,但不可低估需求韧性


1、当下背景:21年高质经营,当下蓄力充分


前三季度回款质量仍高,龙头企业留有余力。复盘年内白酒行业节奏,泛全国化次高端全力扩张渠道,行业增速弹性较高,Q1/Q2营收分别同增23.7%/22.1%。下半年以来,因局部疫情反复扰动,中秋国庆双节旺季及秋糖氛围平淡,Q3收入增速放缓至17.2%,其中上半年扩张型次高端环比合理降速,高端酒主动控制节奏备战来年。结构升级仍是贯穿全年主线,推动各价格带毛利率稳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现金流表现强劲,Q3回款同增35%,高于收入增速,留有余力。

图片
图片

2、来年展望:稳健降速,但不低估需求韧性,报表确定性更高


行业稳健降速,回归平稳增长。今年茅台价格一路高涨,带来次高端量价齐升的空间,处于全国化扩张期的酒企展开攻势,招商高增,但也客观形成增长高基数。展望来年,宏观经济或放缓,消费需求疲软,在高基数下行业难言高增长。在此背景下,高端白酒平稳增长确定性高,而扩张型次高端经营方向大概率从粗放扩张走向精细化沉淀。因此,我们判断行业整体明年大概率稳健降速,回归平稳增长。


白酒需求韧性不可低估。在消费整体疲软背景下,白酒当前需求优于大众品,但来年需求能否延续是一大分歧点。尽管一般看,经济下行对商务宴请的频次和档次均有影响,但经济初始向下时,经营难度增加或也会导致商务需求增加,另外高端宴请、宴席场景等场景受经济影响幅度较小。由于社交链接的刚性,因此白酒消费常展现出高于其他消费品的需求韧性。


➢历史上多次经济下行期,白酒均展现出超强韧性,板块超额收益明显。复盘过往经济景气下行期,08年、11-12年、18年宏观经济增速均有所承压,消费整体承压,当时市场也对白酒的需求和增长充满疑虑。但不同于一般大众品和奢侈品,白酒需求在每一轮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板块营收增速均保持20%+,超出市场预期,08年、11-12年、18年的白酒板块超额收益亦同样明显。

图片

报表端确定性更高。复盘核心酒企近年来目标及完成情况,主要酒企目标制定相对理性务实,除2020年疫情特殊情况外,整体完成概率较高,甚至超预期完成,从前三季度经营情况来看,各酒企今年全年目标大概率可以完成。展望明年,预计主要酒企目标制定或延续理性思路,规划理性、需求韧性凸显、今年余力充分下,判断明年白酒报表确定性较高。

图片

3、年内节奏:Q1开门红仍可期,关注节后需求变化


Q1春节开门红大概率仍可实现。基于今年季度节奏背景,结合当前库存、批价、动销等跟踪指标,预判明年季度节奏。我们预计Q1春节开门红仍可期,一方面,今年报表端现金、预收款留力充足。另一方面,下半年以来渠道打款节奏良好,目前库存已消化至低位,老窖、汾酒、洋河等均已控货备战来年,经营良性趋势并未改变,叠加茅台批价回落释放部分监管风险,因此预计春节前渠道打款信心仍足,Q1开门红可以期待。


Q2或是需求考验时点,但也或带来布局良机。明年二季度淡季期间,行业或面临今年高基数和真实需求走弱的双重考验,增速可能放缓。若悲观预期下需求出现回落,或将影响报表预期调整,回调过后明年后半年亦是布局良机。但考虑到白酒消费的强大韧劲,若二季度表现良好平稳过渡,则可为市场注入强心剂,后续三、四季度在双节平淡背景下,预计可维持稳健增长。

图片

(二)分价格带:高端茅台加速,次高端真实需求驱动,区域龙头改革主题


1、高端:茅台加速是最大的亮点,普五价格成行业晴雨表


茅台加速确定性较高,量增为最大保障。结合历史产量可测算可供基酒销量,茅台酒19-21年因前期气候条件制约可供销量有限,实际销量增速为低个位数。16-18年,茅台基酒产量爬坡,预计22年量增瓶颈突破,可供基酒销量可达4万吨,对比21年增速约10%+,为明年增长提速提供坚实支撑。此外吨价方面,即便不考虑茅台出厂价直接提价,直销渠道加速放量,非标产品提价效应逐渐兑现,吨价预计可稳步提升贡献部分增速。因此在行业普遍降速背景下,茅台明年加速增长将是一大亮点。

图片

普五成行业真实需求晴雨表,来年挺价为重。我们自19年提出千元价格带龙头普五逐步成为行业景气度真实晴雨表,在茅台当前价格独居2000元以上,且消费、收藏、投资需求不断强化背景下,普五更加成为行业需求晴雨表。在今年普五加大放量背景下,是批价持续未能过千的重要原因,往明年看,推动普五批价回升、放大经销商利润空间,对企业自身经营、行业经销商信心以及资本市场都是关键。


千元价格带持续扩容,品牌特色化是立足关键。老名酒纷纷布局千元价格带分享扩容红利,从目前布局玩家来看,普五和国窖作为老牌玩家规模优势凸显。新晋玩家增多贡献边际增速,但品牌特色化、目标市场精准化是在千元高端价格带立足的关键。其中青花郎、君品习酒依靠酱酒品类优势享受茅台溢出红利,青花30·复兴版新推出体量尚小,但清香差异化优势及品牌全面复兴势能强大,在千元价格带大有可为,内参依靠馥郁香差异、中粮、渠道端赋能仍在增势之中。

图片

2、次高端:驱动核心从渠道扩张走向真实消费,600+价格带有望成大机会


次高端在升级和扩容延续背景下,仍有较多机会可以挖掘。站在明年视角,主要分析几个重点问题:1、扩张型次高端今年高速扩张后,明年能否延续的关键是什么?2、次高端价格带范围已经涵盖300-800元,机会在哪里?3、酱酒新变化下,如何看酱酒机会和对次高端影响?


扩张型次高端:从招商扩张到精细化沉淀,真实需求决定消费延续性。


➢21年招商扩张高增。今年上半年低基数、泛全国化布局的酒企,把握行业景气上行机遇全力进攻,凭借渠道扩张实现高增。上半年酒鬼酒经销商净增294家至1055家,且以省外为主,对应收入同增137.31%。舍得经销商净增283家至2044家,对应收入同增133.09%。


➢22年逐步转向精细化沉淀。自下半年以来,酒鬼酒、舍得和水井坊等扩张型次高端攻式渐收,从粗放招商扩张转向精细化动销沉淀,开始面对真实消费动销的考验。三季度部分品牌已面临价格倒挂、库存渐高、区域窜货等问题。舍得停货挺价梳理渠道,招商速度放缓,酒鬼酒严格控量下将库存控制在1-2个月良性状态,水井坊有条不紊地推进高端化建设,Q3酒鬼酒、水井坊、舍得收入增速分别为43.43%、56.27%、59.65%,环比一二季度有所回落,预计来年仍将放缓。


我们认为,高速招商铺货后,高速扩张的小酒或呈现分化趋势,动销及复购为决定后续增长持续性的核心指标,能扎实培育终端、精细渠道的品牌有望承接真实消费,实现持续增长。

图片

600+价格带或孕育升级良机,有望成明年次高端最大机会。两轮景气周期中,在流动性放松、白酒消费升级背景下,均衍生出新次高端价格带,上一轮主力100元价格带之上延伸出300元新次高端,本轮则在主力300元价格带之上延伸出600元+价格带,不同在于本轮受益于茅台需求溢出,酱酒品类直接卡位600+价格带成为重要玩家。但两轮周期中新次高端消费基础均不够扎实。因此,上一轮主要受益者舍得、酒鬼酒等业绩和股价爆发式成长后,板块回调期间价格、收入下滑较大,部分小酒品牌销声匿迹。参考历史经验,本轮600+或存在较大投资机会,洋河梦6+、汾酒青30、水井坊典藏以及知名酱酒品牌或受益,但需考验酒企扎实培育终端真实消费氛围。

图片

酱酒从无序扩张走向有序渗透,品牌酱酒仍在稳步壮大。酱酒在茅台品牌价值外溢、高渠道利润背景下热度不减,在河南、山东、广东等饮酒大省加速渗透,明星单品国台国标、摘要和窖藏1988等批价涨幅较年初分别约为22%、17%和10%。但品类热潮下亦催生出较高价格弹性和渠道杠杆,囤货及倒卖等局部乱象出现,品类内部呈现分化,二季度以来主流酱酒单品批价进入相对平稳期,小酱酒价格小幅回落,部分品牌出现倒挂现象。站在从品类扩张走向品牌竞合的关键阶段,酱酒品类阶段性降温为渠道理性和消化库存的健康发展的信号,可承接真实消费的品牌仍将稳步壮大。





(二)重点子行业梳理与展望


1、啤酒:高端化长线逻辑不变,明年成本下行拐点,盈利弹性有望超预期


即便在需求承压、成本压力全面体现背景下,21年盈利提升在高端化大逻辑下继续兑现。受餐饮恢复不及预期影响(现饮渠道仍占啤酒消费约50%),21年啤酒销量持续承压,前9月在低基数下仅增长4.1%,且自5月起单月产量连续下降。同时原材料及包材价格自20Q2开始持续上行,21年前三季度原料大麦/玻璃/铝/瓦楞纸的价格分别同增57.1%/50.0%/46.0%/14.9%。即便在需求影响销量、成本压力提升背景下,各家啤酒企业依靠产品结构升级和部分调价,盈利提升依然持续兑现。

图片

展望来年,高端化趋势不改,随着需求逐步恢复,成本下行拐点带来的盈利弹性释放,将有望成为板块性大机会。历史上09年啤酒板块行情来自于成本下行,进而带动盈利超预期,我们对此进行复盘,以寻可借鉴规律:


08年啤酒行业主要原材料进入上涨区间。大麦/包材价格分别自2007/2008年初开始上涨,并在2008年三季度末达到顶峰,2009年初开始同比回落。其中大麦价格上涨幅度最大,2007年3月开始上涨,2008年6月份见顶,持续时间达15个月,单月同比平均涨幅约50%。玻璃、纸箱、铝罐等包材最高亦有10%-30%上涨。

图片

青啤低价储备原材料,表现成本上涨滞后两个季度体现。在2007Q3-Q4成本低位提前锁价囤货,07Q3起预付账款大幅增加,Q4预付款见顶,低价原材料入库,此后一年间大麦与包材价格持续上涨,公司锁价原材料陆续入库后开始按需采购,报表存货上行,表观吨成本于08Q1同增5%,并在08Q2-Q4分别同增14%/14%/10%。


➢成本回落期间,吨成本下行较现货价格同比下降时点滞后一个季度。大麦与包材价格于08Q4开始回落,并自09Q1起同比下行,公司减少锁价储备动作,同时直接采购低价原材料,预付账款环比持续降低(注:09Q1预付账款环比增加主要由于收购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报表存货与购买商品支出的现金流亦逐渐下滑。表观吨成本自09Q2开始同比下行,较现货价格同比下降时点滞后1个季度。


➢提价效应于1个季度后体现。青啤于08年1月、2月、5月分别对旗下产品提价,Q2后公司提价效应大幅体现,Q2-Q4吨价同比增长12%、10%、8%,提价效应于1个季度后体现。

图片
图片

盈利弹性在成本下行后大幅释放。毛利率方面,08Q2-09Q1公司提价未能完全对冲吨成本提升影响,毛利率同比下滑;09Q2以后成本同比回落,推动盈利弹性大幅释放,毛利率于09Q2-10Q1同比大幅提升3.7/3.4/2.8/3.7pcts,净利率于08Q4-10Q1同比提升5.8/1.6/2.4/4.8/0.2/2.0pcts(其中08Q4-09Q1净利率提升主要与费用控制和所得税变化有关)。

图片

股价在成本拐点后迅速反应,较盈利反弹提前1~2个季度。成本压力下,青啤毛利率自2008Q2起同比下滑,而股价则在2008年1月初开始下跌,提前一个季度反映。2008Q4原材料与包材成本见顶后,股价迅速反应在2008年11月开始上行,较2009Q2的毛利率改善提前两个季度。

图片

展望来年,中性预计行业盈利弹性于22Q2后开始释放,成本回落预期时点值得重点关注。


➢销量方面,21Q1行业销量同增32.5%,基数相对较高,21Q2受疫情影响销量下滑9.5%,随着餐饮需求底部恢复性增长,预计22Q2-Q4在同期低基数下销量有望高增。


➢价格方面,多家酒厂规划于21年9月-22Q1淡季密集提价,加上18年之后持续小幅高频提价,预计报表端提价效应在22Q1-Q2开始体现。


➢成本方面,当下成本压力较大,大麦、铝罐价格同比仍有上涨,纸箱价格维持高位,多数酒企低价储备原料已消耗较多,预计表观成本压力在21Q4-22Q1间依然延续,但从22H2来看,通胀回落或有望带动原材料价格回落,成本回落预期时点值得重点关注。

图片

2、乳业:原奶价格提前回落,伊利奶粉战略发力


行业层面,当前成本压力高点已过,预计22年奶价高位震荡为主。当前白奶需求仍相对坚挺,但因20H2行业加大补栏、21H2起产能逐步释放,叠加基数效应消退,21Q3以来奶价涨幅已逐步趋缓,成本压力高点已过。考虑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预计22年奶价仍以高位震荡为主。


龙头企业加快细分赛道布局,孕育高盈利增长点。当前伊利、蒙牛战略目标积极,收入和利润诉求更加均衡,同时加快奶粉、奶酪、低温等细分赛道布局,孕育高盈利增长点。而考虑当前产品多元化程度提升,且新业务仍处培育期需战略资源持续投入,正面恶性竞争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图片
图片

伊利奶粉业务内生外延并举,高增有望延续,成为盈利上行新驱动点。在25年全品类均成为行业第一的战略目标下,伊利加大对奶粉业务的资源投入,全力提升份额。内生方面,公司自19年底以来对团队、渠道及配方进行全方位调整升级,当前成效逐步显现,21年以来份额大幅提升。外延方面,公司拟收购澳优34.33%的股权,二者在品类、供应链、渠道充分互补,有力护航中期战略达成。结合渠道调研测算,若22年可通过要约收购实现澳优并表,则伊利至25年奶粉业务有望实现450亿左右体量、市占率30%以上,而以公司20年财务为基数测算,至25年奶粉业务对公司整体毛利率拉动约为5pct,将有力强化盈利上行确定性。

图片
图片

3、软饮料:需求相对景气,成本压力渐显,龙头应对更为从容


高消费频率支撑需求相对景气,而随前期锁价影响收敛,成本压力或将逐步显现。饮料为典型疫情受损板块,20年以来行业在低基数下需求显著修复,且较19年仍有较好增长,预计随基数效应渐退,来年增速逐步回归稳态,但受益高消费频次,整体景气仍相对较优。成本端,PET、白砂糖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于20年末或21年初开启上涨,前期龙头通过锁价等方式积极应对,预计随锁价影响逐步收敛及涨幅扩大,来年成本压力将逐步体现,强供应链管理的龙头企业应对或更为从容。

图片

建议把握景气细分赛道中的个股势能释放机会。21年饮料各细分赛道看,植物基、能量饮料、碳酸、包装水、RTD咖啡景气度相对较高。其中包装水、RTD咖啡仍处于渗透期,植物基饮料受益品类焕新带动,能量饮料受益于高消费粘性及消费场景/人群扩展。其中龙头农夫山泉今年增长超预期,而东鹏饮料全国化扩张量质兼具、省内市场深度挖潜,21年前三季度省外市场营收增速普遍维持40%以上,广东本埠仍亦实现26.8%的高增长。另外露露新管理层上任后带来销售新变化,建议关注改革持续性。

图片

4、调味品:份额逆势集中,把握盈利修复


逆境下格局往往加速集中,回暖后助推龙头增长。复盘历史上12-13年、15-16年行业承压阶段,由于小企业竞争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每一轮行业景气恶化时候,均推动行业份额加速向龙头集中,其中海天依托极致的经营效率,持续实现对中小品牌份额挤占。待后续周期成功穿越后,均是推动企业加速增长的动力。

图片

整体展望,提价提供盈利改善契机,核心需紧盯需求承接、渠道价盘等情况。21年Q3成本压力充分体现,企业出于改善盈利、增厚渠道利润等角度,纷纷于10月份后集中提价,从提价时点看当下并非提价最佳时点,需求疲软和渠道库存较高一方面制约提价效果,另一方面或引发渠道混乱等更严重问题,因此当前时点展望来年,核心仍需紧盯需求承接、渠道库存去化、价盘管理等指标,若来年需求恢复不顺,实际提价效果低于预期、企业间表现分化或将体现。


具体来看仍有积极因素:


➢收入方面,今年压制因素有所减弱,龙头公司加强品类深挖、渠道开发等综合布局。客观看当前需求仍显疲软,但年内面临的成本上行、社团冲击和渠道累库等压力因素,边际上有所减轻。一方面企业积极拥抱社团渠道,另一方面在各公司投费去库存动作下,渠道库存有所改善,而成本上行幅度亦逐步放缓。此外,从企业实际经营层面看,品类方面继续深挖,如零添加酱油、油醋汁等高端品贡献亮点,同时龙头如海天加强全产业子品类布局,年内成立多个子品类公司,加强品类间综合运营能力,而渠道方面主要企业亦在较快扩张中灵活调整,渠道深度和广度继续提高,为需求回暖后经营打下良好基础。

图片
图片

➢利润方面,提价能否顺利传导是关键,关注成本下行后业绩弹性。费用方面,行业承压背景下,企业纷纷加大费投推动渠道去库,参照往年历史,若需求回暖、渠道库存和经营节奏回归良性轨道,加上规模效应体现,来年费用率有望趋于优化。毛利率方面,当下成本压力已趋于高位,假设部分原材料开始下行,有望进一步贡献盈利弹性。最后展望来年经营节奏,由于22Q1春节提前、同期基数较高,业绩预期不宜太高,后续Q2提价效应开始体现,加上低基数、后续费用和成本端压力缓解,整体业绩节奏前低后高。

图片

5、速冻食品:产业逻辑清晰,寻找盈利底部


需求仍在渗透期,速冻和预制食品长期逻辑清晰。我国当前速冻食品发展阶段,与美国60-80年代、日本70-90年代相似,一方面餐饮业连锁化率、房租和人工成本持续抬升,驱动B端需求抬升,另一方面家庭规模小型化、女性就业率和城镇化指标提高,推动C端消费需求崛起,当下需求驱动因素清晰,未来10年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其中速冻食品的品类创新空间充分,替代厨师、便捷化的趋势向正餐渗透,当下预制菜肴增长较快,行业空间约2200亿+,未来10年CAGR约15%,长期看预制食品逻辑清晰。

图片

年内来看,疫情红利后景气有所回落,企业积极应对盈利压力。疫情红利和行业进入者增多,短期内推动市场竞争加剧,加上年内鱼糜、油脂、大豆蛋白和部分蔬菜等原材料上行,行业内企业盈利回落明显,其中安井和三全依托龙头优势,盈利波动好于其他企业。展望来年,原材料成本压力或将保持,加上市场竞争加剧,推测企业盈利压力仍然保持,不过考虑到企业纷纷采用提价应对,此外安井还推出玲珑装、加快高毛利C端产品开发,来年企业盈利具备支撑。

图片

6、连锁业态:21年龙头开店驱动,22年更重同店恢复


21年需求同比恢复下,龙头企业开店加快。20年受疫情影响,致需求断崖式下跌,同店恶化明显的同时,行业预期也笼罩在悲观情绪下,多数企业被迫放慢开店节奏(绝味是少数逆势开店的品牌),如巴比20年净开店174家,约为18年净开店数一半。而21年尽管需求仍不景气,但同比改善下仍催化企业开店动力,主要品牌开店基本加速或保持历史较高水平。此外,蜜雪冰城、紫燕百味鸡等年内开启上市融资计划,低线城市奶茶、餐桌卤味等业态亦有望迎来催化。


疫情影响致同店仍有缺口,22年预计更重同店恢复。当下受疫情反复影响,餐饮同店比19年仍有较大缺口,其中至三季度,绝味高势能店恢复至80-90%左右,整体同店比19年恢复至95%上下,而周黑鸭交通枢纽店至8月恢复至19年7-8成水平,其他如连锁酒馆、奶茶店等同店亦普遍存在缺口。展望来年,在21年开店较快后,22年同店恢复工作重要性凸显,否则或透支加盟商忠诚度,于品牌长远发展不利。目前来看,绝味已率先启动调整,包括加强品牌营销、数字化驱动和调整开店方向为社区店和街边店等,巴比亦凭借刚需属性恢复正增,后续若需求进一步改善,前期同店恢复更好的企业有望增长更快。

图片

7、烘焙食品:酵母提价短保改善,低温烘焙持续放量


安琪兑现定价权,关注成本回落后的业绩弹性。成本上涨致公司盈利承压,压制因素释放充分后,Q3已至经营最差时点。作为烘焙上游细分行业龙头,一方面公司成本传导能力优于下游企业,自10月以来,公司针对多个业务提价10%~30%以应对成本上涨,另一方面在疫情及成本压力下,酵母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展望未来,公司酵母业务稳定增长,衍生品空间广阔,盈利方面公司亦通过提价、优化产品结构、寻找替代原料等方式保障明年利润率水平,随着明后年糖蜜成本回落,公司提价效应将有望充分体现。

图片

桃李经营有望改善,低温烘焙持续放量。桃李21年内经营承压,但公司已于10月以降低促销方式间接提价约3-5%,若明年疫情和消费环境好转,退货率降低、盈利提升的良性循环有望形成,加上来年低基数、新兴市场开发加快,公司经营有望改善。烘焙行业长期景气,立高食品作为细分龙头,人工和租金成本提升下,公司持续受益于低温烘焙渗透率提升。虽然短期内成本上行、产品结构调整、费投加大致盈利承压,但公司具备提价能力,加上执行力优秀,随着产能释放、渠道加速渗透,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夯实。

图片

8、休闲食品:零食渠道迭代,回归品牌价值


品类龙头兑现定价权。瓜子品类龙头洽洽于10月针对葵花子产品提价8%-18%不等,因主要原材料基本自产,加上费用管控能力优异,公司盈利韧性突出。展望未来,坚果扩张和瓜子升级品类逻辑未变,结合渠道下沉、销售组织革新、数字化终端加持,品类品牌优势持续夯实。


关注渠道品牌调整机会。因线上新兴流量分流、社团冲击商超,松鼠、盐津等渠道品牌加快调整,其中松鼠布局线下渠道,组建新团队发力线下分销,现与国内80%商超连锁体系建立合作关系,未来计划将子品牌全部导入分销系统,保障线下业务长期发展,而盐津在发展新增中岛的同时针对商超分级匹配相应投放,加速腰部、腿部门店的布点,提升费投效率,另外公司定量装招商进展良好,终端渠道下沉有望加速,建议关注休闲食品板块需求复苏以及品牌调整成效。

图片

(三)投资策略:底部不断抬升,布局双击机会,首推啤酒、乳业

短期防守反击,布局战略反攻,首推啤酒、乳业。今年大众品板块不断溃退,近期龙头企业相继提价是行业谷底的明确信号,虽然企业报表短期仍难以大幅好转,但明年成本下行时则将迎来盈利弹性释放,而需求回升时则将进一步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击机会,开启全面反攻。板块选择上,未来半年以产业逻辑确定性对冲需求疲软,优选乳业、啤酒,而待成本下行、需求回暖后有望迎来双击机会。


➢啤酒:21年以来即便在需求和成本压力双重测试下,高端化逻辑再度验证,加上企业提价,盈利仍在持续提升。当下虽仍面临压力,但持续提价事件性催化不断,且随着明年成本下降和需求恢复预期双重利好共振,行业盈利弹性有望大幅超预期释放。建议把握啤酒板块性机会,首推华润(H股)、青啤(A+H),其次推荐重啤


➢乳业:在整体消费需求疲软背景下,白奶需求相对坚挺。龙头伊利战略目标更加清晰,当前盈利提升通道已开启,且高盈利奶粉业务开启高增趋势,进一步夯实盈利上行确定性,具备布局价值。


➢其他食品:推荐经营已至底部,待成本下行/需求回暖阶段,有望迎来双击的安琪、桃李、绝味、仙乐,持续推荐中长线逻辑清晰的东鹏、安井,关注冷冻烘焙龙头立高露露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


四、风险提示

 ➢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或维持高位,回落时点不及预期;

➢消费税改革影响不确定性;

➢企业改革不及预期。

五、板块及重点公司估值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