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临一次重大考验
金豆看盘 / 2021-09-23 08:16 发布
我们正面临一次重大考验。节日期间港股大跌,其中主要是地产行业引发的。而地产的震源是许家的公司H大14日晚间的公告。目前影响A股大势的就是这一块。地产行业负债太多。大家都担心暴雷。因为地产的背后是银行和保险。大家又担心他们被拖下水。
现在大家并不是说怕股市跌,怕股市调整,而是担心H大事件,引爆房地产一众高负债的企业,然后大幅拖累银行和保险。特别是对金融系统的影响。说直白一点大家怕H大的事件演变成系统性危机。若要到那个地步或那处程度中国的居民就会大受其害。
为什么管理层三令五申提到房住不炒提了几年了。房地产企业还是不听话呢?这得从这些年房地产的发展史说起。远的不说就最近这十几年吧。07年的时候市场房价已经涨到当时比较高的位置,因为此前几年一直快速上涨,所以对房地产的调控从07年开始。到08年时全国大范围的调控。到08年时市场房价一度出现20%--30%的下跌,个别地区的回落幅度还要超过这个。本来那里我们就能实现宏观调控。并且重构经济结构。解决房地产绑架经济的这个难题。
但不巧的是08年发生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且席卷全球。并且当时由于我们外贸的比重比较大。因此出了一个最“有趣”的一个说法,说救美国等于救我们自己。所以在那一轮危机中美国被救活,而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个代价有多大,我们在本月的文章《中美博弈进入关键时期》一文中有讲。文中写道:“09年时,中国帮美国走出了危机,且美国没有通胀,中国人肚量大,独自扛过了上游涨价,下游不涨价。自己虽有出口,但并没有多少利润。虽有就业但只能糊口的难关。”
而且为了大量给美国提供㾾价商品,我们在本来有些过剩的行业继续扩产能。后面在市场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并且后面各行各业去库存,去杠杆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有的那些我们都独自扛了。而中国的房地产本来在应该调控后重构经济结构情况下。由于四万亿的大放水。房地产企业又活过来了,高杠杆高负债的企来又得到了新一轮扩张。然后随着市场在消化四万亿的不良影响下,经济又停滞不前,特别是高杠杆高负债的房地产行业,经过几年的经济不景气,他们又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
在15年的时候,国内房地产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存货,资金链即将出现大问题的时候,由于当时担心房地产倒下拖累银行暴雷。所以启动了涨价去库存。然后房地产又得救了,之前玩高负债的又得到了大的胜利,企业资产规模又上一个台阶。但是贪心的房地产商们在本应借机降负债的情况下,沿用了以前的策略,继继大的扩张。所以外面一直有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说法。
而现在H大及一大比高负债的房地产企业,就是过于贪婪。把一种非正常模式当成盈利扩张的法宝。前面国家已经帮忙解决了两次大的危机了,并且这几年在上面反复提到房住不炒的背景下仍大势扩张。让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毒瘤。
这种类似房地产高负债的发展模式,肯定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这一点我们的管理层是深深知知道的。所以提了多年房住不炒。但是仍有大量房地产企业目前在相高当的负债率,甚至网上已有很多人把房企负债作了排名。说某些企业也在高风险之例。今天我们这里不点他们名。只是用另外的角度来说明情况的严重性。
我们在《一场悄无声息的金融战已经开启(二)》里面有提到:“根据公开数据2018年前后,中国非金融企业有300万亿有息负债(含表外贷款),去年疫情以来中国至少贷出20万亿的企业贷款。也就是目前总体有息负债不会少于320万亿,但目前中国GDP增量,估计一年难超过10万亿,320万亿的有息负债,即使按4.75的利率计算,每年需要还贷15.2万亿,跟全国GDP增量相比,一年相差5-7万亿。也就是明斯基时刻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中国经济头上……“
我们去年的GDP总量才刚过100万亿,但我们目前非金融企业的负债总和已超过320万亿,国内大部分企业的负债率超过80%。这个相当恐怖的。如果经济因为某种因素稍一放缓。那么大量行业的的企业将处于极度高风险的位置。因为我们国内目前的利率仍相对较高。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很低的。这个好懂吧,你负债高了,你杠杆高了,自然是承受不了大一点的波动。这就好比做股票加高杠杆的不能承受股票价格较大波动,其意思大致差不多。而且我们与美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较大的差距。不是说他们没有负债,也不是说他们没加杠杆。而是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的负债率是最高的。并且融资能力单一。现有情况我们的企业融资大约80%来自于银行贷款。20%来自于股市等”无息债“。而美国20%贷款从银行拿 ,80%从市场(股市拿)。所以大家的抗打压能力和抗变化能力不在一个层次。
融资结构的比例说明我们一直在高风险下运行,这个有股市常识的很容易懂。你企业股市融资,接近于”0“成本。不存在债务存续期的成本。你公司经营得好可以分红,也可以不分。没有特定的成本。而银行融资不一样。他是有利息的。而且不管你经营得好不好,你资金的时间成本照样计算。所以我们贸易战后新开了科创板,并修改规则易于上市融资。其实也就是降低整体企业的负债率。包括目前搞北交所其目的也是如此,就是加快和增加股市融资,从而降低你整个国内企业的负债率。
而目前的问题是,H大等一系列的高负债房企。这里不能出大的乱子。不能让房地产闪崩。更不能让这些大规模传导到银行里面去。好在我们管理层有先面之明,国内实行了存款保险金制度。银行可以破产。理财产品也早就打破刚兑了。所以。就算管理层要重构经济结构,不让房地产再绑架中国经济(重构的话,这个行业中期都不能依赖高杠杆,只要你敢玩肯定出问题。许多炒房的将会买单)。这个过程肯定有些阵痛,但不至于金融系统出大问题。毕竟原来推行存款保险金制度就相当于给金融系统安装了防火墙。压力大的银行直接破产就可以让一些债务消失了。
债务消失了自然就不会造成整个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我们相信管理层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应对这场危机。就算通过简单的兵棋推演都可以预期后面将会出现一些专门针对性的政策或制度出台。从这一点上看对股市的整体影响有限。市场无非就是要多一点振荡和调整的时间去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