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半导体封装设备国产化率特别低,国产品牌急需重点培育!

研报院   / 2021-08-01 23:38 发布

半导体封装设备国产化率特别低,国产品牌急需重点培育!

中银国际研报指出,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封测环节发展成熟度好于晶圆制造环节,但封装设备与测试设备国产化率均远低于晶圆制程设备的国产化率,国内缺乏知名的封装设备制造厂商,也缺乏中高端测试设备供应商,封测设备尤其是封装设备的国产品牌还需产业链及政策重点培育。

1)全球封装设备市场规模40亿美元

根据SEMI统计,2018年全球封装设备市场规模40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占比6.2%,仅为制程设备市场规模的1/13,也低于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过去10年内,全球封装设备市场规模年均增长6.9%,其增速仅次于半导体设备中的制程设备和掩膜设备,但快于测试设备。

2)全球封装设备也呈寡头垄断格局

国际上ASM Pacific、K&S、Besi、Disco等封装设备厂商的收入体量在RMB50-100亿元,其中K&S在线焊设备方面全球领先,球焊机市场率64%,Besi、 ASM Pacific垄断装片机市场,Disco则垄断全球2/3以上的划片机和减薄机市场,表明全球封装设备的竞争格局也和制程设备、测试设备一样,行业高度集中。

3)我国封装设备国产化率远低于制程设备

据中国国际招标网数据统计,封测设备国产化率整体上不超过5%,个别封测产线国产化率仅为1%,大幅低于制程设备整体上10%-15%的国产化率,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向晶圆厂、封测厂、制程设备等有所倾斜,而封装设备和中高端测试设备缺乏产业政策培育和来自封测客户的验证机会。

4)各类封装设备几乎全部被进口品牌垄断

国内装片机主要被 ASM Pacific、Besi、日本 FASFORD和富士机械垄断,艾科瑞斯实现国产化突破;倒片机也被 ASM Pacific、Besi垄断,中电科实现倒片机国产化突破;线焊设备主要来自美国K&S、ASM Pacific、日本新川等外资品牌,暂无国产品牌进入主流封测厂;划片切割硏磨设备则主要被DISCO、东京精密等垄断,中电科实现减薄设备国产化突破;塑封系统/塑封机也主要被TOWA、ASM Pacific、APIC YAMADA垄断。

5)多个封装设备国产品牌正在蕴育中

中电科的封装设备产品涉及减薄、划切、倒装、引线键合等设备;苏州艾科瑞思则专注于高性能装片机,2018年营业总收入7千多万元;江苏京创专注于半导体切磨设备,自主研发的AR9000型12英寸双轴全自动划切设备在国内某封装产线正式并线运行验证;深圳翠涛自动化从事固晶机、焊线机、点胶机的研制,还有大连佳峰自动化产品定位于装片机。

6)先进封装设备国产化率略高于传统封装产线

据中国国际招标网数据统计,国内某先进封装产线上的工艺设备国产化率高达20%-50%,但后道封装设备国产化率较低。其中,刻蚀设备、曝光机、清洗机、去胶机、涂胶显影等都有实现国产化突破,但封装用CVD、PVD、编带机、电镀设备、检测设备、切割机、贴片机、抛光研磨等设备少有国产设备,仍主要依赖于进口。

7)中高端测试设备也主要依赖进口

尽管精测电子、长川科技、北京华峰测控、北京冠中集创、金海通等实现部分测试设备或分选机的国产化突破,但国产品牌主要聚焦在国内较为成熟的电源管理芯片测试设备等领域,而SOC和Memory芯片测试设备仍主要依赖于美国泰瑞达和日本爱德万等进口品牌。精测电子、长川科技、北京冠中集创等布局的数字测试设备急需市场培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研报院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