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已死;放弃幻想(第751期)
时空复利 / 2020-12-03 17:24 发布
银行,这个传统的,古老的行业,多次耍猴。
搞得银粉们闷闷不乐。
我在这里给银粉们淋盆冷水,不是银行不够好,而是银粉们预期太高。
这个之前也聊过,书里也写过。
银行,是防守仓位,没有大钱赚。
1、茅台姓社
问题的本质,不是股东姓谁的问题。
茅台,富得淌油,是股东的么?
贵州生伪惦记多久了?委派交通运输厅厅长,出任茅台董事长。
我当时看到这个公告就乐了。
很明显,是来搞修路工作的......
后来的事,大家都看到了。
但耽误股价上涨了么?
腾讯,分红铁公鸡,耽误股东赚钱了么?
所以,跟姓谁没关系。
2、本质在于增长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作为投资者,赚的是什么钱。
《常识》里写过,本号也聊过,投资者赚的只有三种钱。
(1)公司业绩增长的钱。
这个无需多言;而(2)和(3),都与(1)有关。至于K线图(技术分析)的钱,我没赚到过。
(2)估值提升的钱。
估值提升的因素只有两个;一是业绩增长。
二是情绪冷暖;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市场环境(牛市熊市),都会触发情绪变化。
很多人认为买股票,期盼估值提升,是投机。
如此说来,投资大师们都是投机大师。
巴菲特,芒格,林奇,邓普顿等,谁不希望能买的便宜一些呢?
但如果不考虑业绩增速,买入股票,单纯的期盼估值提升,那么存在投机因素。
(3)股息率的钱。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都是有分红的,这个也是投资者赚的钱。
而分的多少,既取决与管理层,也取决于公司赚的多少。
多赚,多分。少赚,少分。
所以,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是增长。
3、预期收益率
过去,银行给几十倍市盈率;工商最多给过48倍市盈率。固然存在大泡沫,但也是有道理的。
那是银行的高速发展时代,经济强劲,垄断增长,20%+的高业绩增长。
拔剑四顾心茫然。
现在,经济大了,盘子大了,受制于天花板限制,大作为是没有的。
从而,低增长;甚至超低增长。
市场是现实的;低增长,低价值,甚至无价值。
毕竟,有谁不喜欢高增长呢?
并且,金融业又是高杠杆行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低增长,低估值,高股息,高杠杆。
所以,未来大多数银行的预期收益率,在股价不变的前提下;
业绩增速(2%-6%)+股息率(3%-6%)=5%或12%。
至于估值的弹性,则另当别论;那是情绪的钱。
再次强调,不能单纯的指望估值提升。
因为有谁胆敢断言估值会100%提升?价值毁灭呢?
并且,A股的生态已经变了。
外资下场,内资加重,去散户化,价值主导;会导致过去炒作的玩法,已经失效。
在一个长期看,大概率走下坡路,高杠杆的行业中,很难受到市场宠幸。
而四大行,那么大的盘子,没有故事,无聊枯燥。
买少了,不涨。
买多了,不好退。
市场需要故事;有故事,才有激情,借此获得眼球流量。
股市也是市场;没有流量,哪来的接盘侠?
一切买入,最终都是要退出的;因为没有基业长青。
4、二八分化,优中选优
再说一个问题,银行二八分化。
好银行不便宜,便宜银行未必好货。
你贪图人家的股息率,人家想念你的本金。
这里面原因很多;经营不作为,市值不管理,股票不回购。
而二八分化,是成熟市场的本来面貌,也是A股16年至今的样子。
优质银行,高资产质量,高业绩增速,给予高估值。
一般银行,低资产质量,低业绩增速,给予低估值。
有什么问题么?
并不是说烟蒂银行不好,而是对于绝大部分资金,预期收益率太低。
但对于低风险投资者而言,下跌有限,吃股息率还是不错的。
可期盼涨的太多,就不敢想了......
牛市如何逃顶,戳“免费送书”,读《价值投资常识》。
十年十倍,就在“时空复利”。点关注,不迷路。
@水晶球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