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深刻认知注册制的,最好不要进股市
金豆看盘 / 2020-07-04 14:54 发布
最近在股圈里面发生了很多令人感慨的事情,先是6月中旬的时候有朋友对股市失去信心。因为交流中发现他对股市比较失望,然后也不敢怎么操作。跟他讲了一些股市的事情,他也有些无动于衷。于是我在6月17号写了《牛市什么时候来?》这篇文章。说实话,这篇文章很大的因素是为他而写的。因为为这篇文章是一篇技术文章。有一定股龄想了解这个市场的,看那篇文章估计收获会比较大。而且文章中的配图,特别是第二图,很直白的告诉大家,行情就在启动前夕。有兴趣的再回看那篇文章。
(本图为《牛市什么时候来?》文章中的配图)
6月21号的时候。我写了《指数长牛》这篇文章。因为一个即将出台的新规则让指数长牛真正有内在的逻辑了,讲到这篇文章是因为上交所发布公告的内容触动了我的记忆。因为在那个新的指数编制公告里面。那个日期太显眼了。7月22号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14年的7月22日那里就是上一轮主升的开始,不信你们打开软件复盘。然后去年的7月22日科创板第一批标的开始上市,说明管理层希望科创板能红红火火,牛气起来。作为股票市场而言,上一轮的7月22号这一天意义重大。同样这里把今年7月22日施行指数新规。其也能够看出管理层,希望市场从这里开始牛气起来。机构可不傻,这么强烈的信号,他们又怎会看不出来意思。
在本周三的时候,也就是7月1日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事件,同时那一天也有一篇重要的文章。《大盘很快要切换风格了》文章直指创业板要调整主板要启动。巧合的是市场在2号开始主板暴发行情。而在7月1号的时候我认为重要的事件是一个股民朋友说他要清仓离场。这种事件又是多么的熟悉了。大家还记得我以前讲过的18年10月19我们是怎么抄底的吗?多篇文章都有提到。是因为一个老股民朋友说要割肉了。我说你别动大盘马上上涨了,因为他当时在当年10月18日的时候已经忍受不了,准备19号割肉的。如果割了,那就是在地板上。所以也被有些股民朋友调侃成我身边有些经典的反向指标。当然这个是指标之一。还有其他的数据支撑我们的分析。(题外话:这个指标有点类似于以前券商大堂的人气指标。)
(牛市升华阶段来了吗?》文章中的配图
然后在7月2早盘开盘前我就写了文章《牛市升华阶段来了吗?》文章里面的技术图堪称经典,这个图开盘前截的。可以看一下上面的这张图。后面早盘不忙的时候,才把那个文章发了出来。其实在写文章之前,我就有强烈的预感大盘要突破了。因为各种事件各种技术,然后再加上这种反向指标的确认,这个时候的分析通常准到没朋友。
毫无疑问现在市场走突破了。那就是牛市主升行情开启。这几乎是所有股民最期盼的阶段。如果这位置还有人问牛市能不能赚钱的,那这个问题就有点傻了。但是,但是,但是,你们别以为现在的市场跟之前一样。这就是今天文章标题的内容了。
不管你们是老股民还是新股民,或者正打算想进市场的朋友。你们必须要明白一个事情。市场玩法变了,意味着原有的某些规律已经被打破。就像市场几乎所有股民都认为牛市好赚钱,牛市几乎所有票都涨,买什么都容易赚,这个观念和认知。在现在的市场会害死你。以前确实牛市的时候,几乎所有票都涨,但注册制之后就不是这么玩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轮行情几乎所以大V都翻车的因素 之一。
因为在过往的经验牛市的时候,一定很多的票涨。而最近的一年,特别是今年六月中旬往前推的一年时间里,市场涨得好的形态好的也就四百多家,以当时的数据来说,也就百分之十多一点的票涨得好。按以前的思维,市场这么少的比例,打死你都不会相信他处在牛市之中。所以今天要给你打破股市三观的观点就是:注册制不仅仅是上市容易,融资容易,退市容易。而且他将颠覆以前牛熊论。大白话就是以前牛市大部分票都能上涨,而注册制下的市场。少数票上涨也可以是牛市。如果对这里不好理解的话,继续往下看。
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的市场都是采用注册制。我们所熟悉的美股是这样,港股也是这样。那么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讲讲注册制,2017年3月中旬的时候。港股恒生指数点位是24,000多点,总市值27万亿,当时腾讯股价不到220。腾讯市值不到2万亿。到2020年3月中旬的时候。港股恒生指数点位还是24,000多点,市场总市值30万亿多一点,而现在腾讯的股价已500多,总市值达到了5万个亿,相对于三年前他已增长了3万多个亿。就是以3月中旬的那个位置记起也增加了2万多个亿。
知道上面数据的意义吗?总市值增加的那部分市值,里面大部分的市值是腾讯贡献的,那就等于是其他的老票差不多都没有涨。但肯定也有个别的老票像腾讯那样上涨。意味着这里面更多的老票没涨甚至下跌。但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此。人家那三年上市了很多新股,比如去年上市的阿里巴巴。现在的市值已超过4.5万个亿。小米也有几千个亿。数据显示,港股在19年新上市183家企业,18年上市218家企业,17年上市197家企业。如果这些新上市的企业市值有10万8万个亿。那你又知道意味着什么?
这三年期间港股新上市的公司总市值没做具体统计。但这个数据一定不会小,前面我们说了,600家新增的企业中。新上市的股票中阿里巴巴超过4.5万个亿,小米几千个亿。还有其他一大把的票。毛估估10万或8万个亿应该会有。然后你知道十万个亿意味着什么吗?在前面我们有讲到三年中新增的市值中,不考虑新股发行市值的话,等于其他老票基本没涨。但是一方便有类似腾讯的公司这三年他们市值是上升的。也就等于原有大部分老票都是让出市值的群体。而在考虑近三年发行的新股的市值的话,那么一定会得出下面的结果:第一种结果是假设腾讯以外的老票群体如果这三年整体没跌,那么现在的总市值最少是40万亿以上。
第二种结果是因为原有大部分的老票群体他们让出了市值给新股市值腾了地方,所以现有的总市值才30万亿多一点。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原有总市值27万亿,三年后,总市值30万亿,涨得好的老企业中,单是腾讯一家就增加了两万多亿,如果考虑类似腾讯涨得好的老票群体,他们新增的市值估计要超过3万亿。也就等于大部分的老票没涨了,再考虑三年发行新股的市值这个因素。由于总盘子没有同步增长,也就意味着新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占用了原来老票群体的空间。直白来讲,按照上面的数据新股增加了多少市值,就等于原有不涨老票群体让出了多少市值。如果让出10万亿,就等于17年以前的老票不涨的群体下跌了10万亿。原有老票的数据是原总市值27万亿减去腾讯17年差不多两万亿的市值,也就是原有老票的市值是25万亿。如果按照上面的数据分析。等于原有老票大部分不涨的群体中,平均损失40%。
看到上面的数据没有?时间过了三年指数没跌,大部分的票平均损失40%。就算你以新股发行市值5万个亿。那么原有老票不涨的群体的损失也超过20%。事实上不管你怎么去算,他这三年发行上市的600余家企业市值铁定超过5万亿。因为单是去年上市的阿里和前年上市的小米这两家的市值就已离5万亿很近了。其他的500多家新不可能没有市值。讲这些例子,用这么大的篇幅。如果你还要用原有的我们市场那种老思维去看待现在的市场。那么你连亏钱亏在哪里你都不知道。大家期望的像美股和港股那种长牛的市场。居然是大多数股票熊市的结果。这个是不是跟大家的认知不一样?很多人认为它们长牛,就以为是多数上涨得来的结果。铁一样的事实告诉你们,你们的认为是错的。
所以注册制以来,我有多次的文章提到大家要提高自己的修为。当你的股市修为提高到一定水准,自然看市场也会比较清晰了,掉大坑的概率要远远小于别人。还会大幅提高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当你的修为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这个市场反而变得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