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金贷市场迎来强监管,好事还是坏事?
薛洪言
/ 2018-10-22 22:38 发布
近日,浙江省出台文件要求严格规范“租金贷”业务,明确要求从事住房房源委托出租业务的长租公寓企业不得自行开办“租金贷”等金融业务,不得与无放贷资质的机构合作开展“租金贷”等业务,不得诱导承租人签订“租金贷”协议,不得为承租人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此前,上海、北京等地方监管机构也针对租金贷和长租公寓市场的发出出台了相关监管意见。
合规的租金贷业务,客观上促进了租客的消费升级、帮助房东实现了租金的提前回笼、也为消费金融机构提供了优质的业务场景,一刀切的政策的确会对合规运作的相关各方带来不便。
不过,与此前的校园贷、现金贷等产品相似,租金贷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普遍性的异化,从缓解租客资金压力的金融工具逐步异化成了缓解长租公寓运营机构资金压力的手段。性质异化后,公寓运营机构成为租金贷的积极推动者,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牺牲租客利益,导致租金贷业务套路丛生、问题不断,侵害了租客和房东的利益,而长租公寓市场鱼龙混杂的竞争格局更是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急需监管整顿。
举例来说,公寓运营机构一次性给房东付了半年的租金,以租房分期的形式收了租客一年的租金,占用了半年房租。半年后,公寓运营机构跑路了,房东只收了半年租金,要赶租客离开。租客要么不肯搬走,与房东陷入纠纷;要么被迫离开,但没房住便不再还本付息,金融机构遭遇不良损失,租客则上了征信黑名单。总之,是个多输的局面,而公寓运营机构的跑路或资金链断裂,是所有风险的触发点。
就当前的租金贷相关政策来看,各地严厉程度不一,有些地方只是强调只能由持牌机构开展租金贷业务,有些地方则暂停了租金贷业务的发放。结合长租公寓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行业内普遍存在着诸如激进的市场拓展策略、紧绷的资金链、鱼龙混杂的参与者、无序的竞争业态等问题,长租公寓市场迟早要经历一个洗牌期,届时,批量的公寓运营机构跑路不可避免,而被套路贷裹挟其中的各方,都会成为受害者,站在这个角度看,为了避免后续更大的风险事件,出台较为严厉的政策是合理的。
对长租公寓运营方而言,租金贷业务不仅是重要的资金渠道,更是降低房屋空置率的重要金融工具。租金贷业务的强监管,短期内会加剧部分公寓方的流动性压力,加速其经营状况恶化,不过站在风险防范的角度看,既然迟早要洗牌,越早洗牌风险隐患越小,越有助于长租公寓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