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否反弹命悬一点
余岳桐余扬
/ 2017-06-02 19:51 发布
每每到周五的尾盘,就会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大盘托起,如果非要给这股神奇的力量定个性,不妨称之为:赌徒心态。有人会问,干嘛要这么说,赌徒多难听?难听吗?难道不是吗?上个周五收盘,也是这样一股神奇的力量将大盘托起,然后就在等监管层的利好信号,结果,规范大股东减持的利好如期而至,而大盘也顺利在接下来的那个交易日高开。尝到甜头的赌徒二度前来,又在开始觊觎监管层的利好。如果在IPO数量上能高抬贵手,那下周就更理所应当的可以再冲高一把了。
但如果,还是恢复到以往的节奏呢?那就没办法了,赌输了呗,止损走人。
有人似乎看明白了,能不能反弹决定权似乎已经不在自己的手里了,而是在某人的手中。如果市场是这样,那的确挺危险。但这还不是最危险的事,如果你把命运教给某人而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更危险。
从4月中旬到6月初,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个股的普遍跌幅都在30%左右,当然有少数的个股没跌,不仅没跌,还涨的不错。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有个别人不断嘚瑟的原因。但散户,我知道,赔的很惨。原因也很简单:跌得多了,已经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找不到原因的小散开始盲目寻找安慰,比如大V们经常把矛头指向监管层,那小散也就跟过去骂。结果不重要,过程很重要,如果还是个一言九鼎的大V,那可了不得了,还能直通上层。但最终,你会明白,什么样的力量也不抵趋势的力量,在时间和空间没有满足前,市场不会那么快转向的。就好像冬季没过完你非要穿个裤衩去外面嘚瑟,我不排除少数战斗的民族有这样的好身板,但绝大部分散户那样的小体格,不冻得感冒发烧也得是大鼻涕直淌。
趋势很重要,几个字看着简单,你真能看对了,你就是市场中的佼佼者。
好了,说了这么多废话,还是说说大盘吧。沪指又一次死守3100点,这一次,靠的还不是上证50,这让追进去的吃瓜群众有点沮丧。两面挨嘴巴说的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有人说昨天终于熬不住了,中小创扔了进了上证50,结果今天悲剧了。这个道理我讲了很多次,人家的任务是护盘,只要盘护住了就基本完成任务,剩下的呢?剩下的,得靠你自己了,要啥自行车啊!
看看沪指的60分时分时,通子金叉还在,这段60分钟级别的反弹就没有真正终结。但是要注意3130点,大道辰线就在这里,上次遇阻回落让上证50给救了,下次再回落,上证50还会救你吗?
中国股民最可爱,也最有才,他们能歌善舞,勤劳勇敢,他们上得了厨房,下得了厅堂,还斗得过流氓。他们能够八股,也能八卦,他们能跟你聊阳春白雪,还能陪你唠下里巴人。最重要,自己已经赔的裤衩都不剩了,还能啃着窝头写段子:
收盘了,股民小刘起身合上电脑,用滚烫的开水为自己泡制了一碗腾着热气的老坛酸菜面。中国的股民更偏爱拉上窗帘,在黑暗中享受这独特的美食。江浙一带的股民口味清淡,他们往往不加料包,由脸颊自然淌下的热泪补充恰当的盐分。他们相信,用这种方式,能够抹平买在顶部和卖在底部带来的大部分忧伤。
小刘的父亲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从爷爷手里接收了套牢的股票财产,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到小刘这一代,很多东西都遗失了,但是中国股市的味道保存的是如此的完整。
时间回到六年前,可没这样不讲究,很多食材需要应景搭配精选上桌,太太的红糖荷包蛋是开盘前定神的妙物,每当行情跌宕起伏,两钱花茶斟泡的淡香往往能平抑极端情绪,至于一包干脆的炒花生,则是复盘时临时充饥的点心,因为又套牢了,晚上的餐桌少了腊肉。
同样在千里之外,广东的股民正在为“三叫”的食材发愁。这种流传已久的美味,其实就是老鼠,从老鼠仓里捉来的幼鼠,鲜美细嫩,眼睛还没有睁开,蘸料生吃,营养价值极高,但原料却难以寻获和扑捉。因而,只有少数庄家才有机会得以享用。其他股民,大抵只能是望老鼠仓兴叹、空流馋涎而已。
与此同时,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北京,ipo的企业家们正在享用着油而不腻的炒肝,富有层次的口感,仅为少数人专享,他们知道,这是来自A股股民的馈赠。
牛是族人最忠实的伙伴,传说远古时代,是牛给这个族群带来了富足的生活,在牛的庇护下,家家户户的人们吃香的喝辣的,男男女女欢快的唱歌跳舞。不过自从来了一头大熊,生活便愈发的艰辛,族人们许久也没吃上一顿肉只能吃些绿绿的菜个个面如菜色。不过生活还需继续,人们便竖起了牛图腾,期待牛再次到来。
就在24小时之前,A股市场一线飘红,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股民们补仓,平仓,抛售,割肉,四季轮回的等待换来这难得的丰收时刻。卓玛知道,股市的保鲜期只有短短两天,股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对个股进行精致加工,任何一支绩优股都可能在24小时之后变成一文不值的垃圾食材。
股民老张一边咀嚼着煎饼果子一边看着电脑上的K线,嘴里不时咄弄着:做煎饼果子要掌握火候,制作的时候动作一定要快要果断,该翻面的时候切记不要犹豫。长此以往,老张也悟出了一个炒股的道理:做多做的火热的时候,就要像煎饼果子一样,准备翻面再煎煎了。
这道美味,送给每一个苦苦煎熬的中国股民,我们称之为《舌尖上的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