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购拯救股价无异于画饼充饥
施乐 / 2016-08-06 14:58 发布
回购,俨然成为拯救业绩倒退,股价走势低迷公司的一根救命稻草。港股正值中报发布密集期,在众多近期发布业绩的上市公司中,“大笨象”汇丰控股的“成绩单”尤其引人关注。
回购,俨然成为拯救业绩倒退,股价走势低迷公司的一根救命稻草。港股正值中报发布密集期,在众多近期发布业绩的上市公司中,“大笨象”汇丰控股的“成绩单”尤其引人关注。
不过,“大笨象”的中期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公司上半年税前利润按年下跌28.7%至97.14亿美元。但“大笨象”同时也带来令市场惊喜的消息,提出在下半年回购25亿美元股份的计划。
受此消息提振,业绩发布当日汇丰控股香港股价一举扭转颓势,逆市上涨并跑赢大市,在之后的两个交易日里,汇丰依然成为引领大市反弹向上的“火车头”。从发布业绩当天的走势计,汇丰股价在短短三个交易日内大幅反弹幅度将近6%。
回购,俨然成为拯救业绩倒退、股价走势低迷的汇丰的一根救命稻草。不少外资大行也随声附和,高盛在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称“最令人惊喜的是,汇丰推出的25亿美元回购股份计划”,强调回购计划对汇丰股价有正面提振的影响,并重申给予其“买入”的投资评级;德意志银行报告呼吁投资者,应将焦点放在公司的回购股份计划及派息政策上;摩根士丹利也认为,汇丰的25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为投资者带来惊喜”……
那么,是否有了“回购”的汇丰真的就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惊喜呢?
从汇丰控股公布的回购计划可见,其部署是在7月完成出售巴西的业务后,拟对每股0.5美元的汇丰普通股展开回购,金额最多为25亿美元。汇丰强调,回购旨在减少汇丰已发行普通股数量,并将以出售巴西业务所得的部分款项支付。
据悉,汇丰与高盛签订的一项不可撤销非委托协议,准许高盛可于8月4日至不迟于今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总值不超过25亿美元的汇丰普通股,并同时向汇丰出售有关股份。购买的任何普通股均须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汇丰将以库存方式持有回购股份。
实际上,股价的表现应当与上市公司的经营表现、发展和业绩预期直接挂钩。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汇丰乃至大部分银行金融业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内外交困局面,并非只靠“回购”就能够迎刃而解。例如:欧洲经济近年来增长动力不足,加之英国公投脱欧影响,更令汇丰经营的不明朗因素增多。此外,与汇丰业务紧密相关的工商业、零售业等都面临发展困局,令汇丰在环球的业务面临盈利倒退的压力。同时,“大笨象”自身也是百病缠身,比如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汇丰等多家国际大型银行均连番遭遇监管风暴,他们需要面对诸多诉讼、监管和罚款,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加大拨备应对处罚,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加紧自我审查,令其业务扩张方面较以往变得更战战兢兢,有所退缩。
从汇丰的业绩可见,在环球经济压力大增、经营环境更趋严峻的情况,仅在第二季度,汇丰的税前利润大跌近45%。此外,汇丰在 “主场”——香港的第二季度税前盈利同比跌近40%,同时,在环球其他各个地区的业务盈利也全面倒退。外资大行里昂提醒投资称,因应汇丰控股的营运环境面对挑战,预期其贷款增长将会变得温和,同时低息环境及竞争加剧将令汇丰的利润率受限,坏账也将会增加。
再看“回购”。从近年来部分美股的情况来看,回购股票成为支持相关公司股价走高的动力之一。从这点出发,也就可以理解为何汇丰回购计划一出,随即引来港股市场上“涨”声应和。值得一提的是,通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资金来源一般是借贷(汇丰本次是以出售巴西业务所得资金支付),在股息高于借贷利率时,上市公司就会热衷于借钱来买回自己公司的股票,股价的上升也能让管理层持有的期权大赚一把。对此,有学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上市公司不管是用借来的钱,还是内部自有资金去买回自己公司的股票,而不是去发展新业务时,这都相当于斩自己的手脚来充饥,能够坚持多久,这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