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一个外人眼中的康得新

信托老杨   / 2016-07-04 09:31 发布

我是一个散户,但是我不愿追涨杀跌,不愿一辈子当韭菜任人收割,所以我尝试投资企业而不是单纯买卖股票,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买入持有了康得新,别人觉得我买了康得新的股票,而我觉得,我是持有了康得新的股权,成为了康得新的股东,虽然是芝麻大小的小股东。


康得新刚上市的时候,我还在上学没开证券户,没赶上最好的时候。等到康得新市值起来了,我才有了点钱,可以投资了,这个时候康得新的体量不小了,市盈率一般会随着市值的增长而缓慢下降,这是A股的莫名其妙的规律,所以康得新的市值增长只有依靠业绩的不断释放才能实现,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大股东不断增发注入资产,那样小股东汤都没的喝,这个后面再讨论吧。 


为什么会买入康得新,还是一个体量已经很大,处于一个不太讨喜的行业的企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基于确定性,对于业绩释放的确定性。我认认真真看了康得新的招股说明书,历年的年报季报,所有的公告,以及能找到的所有的新闻报道,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康得新不一定能让我赚到最多的钱,但是肯定能让我赚到钱,而且不用我自己操任何心,论据如下:


 (1)康得新一路不断颠覆,搭建生态,雪球越滚越大,路越走越宽。说实话,从招股说明书看起,一路看到2015年的年报,我是非常感动的,从预涂膜到光学膜,再到裸眼3D,碳纤维,石墨烯,创造了无数奇迹,个中艰辛虽然没有透露,但也不难想象康得新的同事付出了多少代价,才能让这些颠覆性的技术逐一落地。而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康得新的整合能力,这是不多见的,我看到预涂膜孔达钢来了,就查了一下北人印刷,我看见碳纤维的王永生和复材的张保平,就查了一下中国碳纤维行业的发展历程,我看见3D的张彪来了,就顺带查了一下上海玮舟,我看见柔性材料的李守军来了,就查了一下他原来的工作履历,现在又有了deepub,有了新网互联,有了旅游板块,我还会继续查一查。当然了,还有SGL,GFG,宝马,慕尼黑工大,罗丁,剑桥,国广东方等等。这么多能人聚过来,跨国的合作能落地,这么多细分材料的产业搞起来,确实是罕见的,整合让康得新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种爆发力是可持续的。就拿新能源汽车说,碳纤维原丝和复合材料还没投产,下面的客户都已经找好了,这种模式我是第一次见到。全产业链才能帮助中国的制造业崛起,才能不受制于人,康得新正在努力。 


(2)康得新有一个强大到近乎恐怖的管理层。钟总确实是令人感佩,我不愿意把他称为企业家,有点局限了,我觉得钟总应该算是中华民族的一位旗帜性人物,从局级干部的位置裸辞,就是为了能够创办一家不同于国有企业体制的新型企业,为了能够让中国最落后的材料学领域能够有所突破能够领先,这种境界和格局,不是一个企业家的内涵能够覆盖的,而是一种天生的使命感,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幸运,如果多几个像钟总这样的人物,也许供给侧改革能够提前胜利完成。我常感到,民营企业的成败主要在一把手,一把手如果不行,企业肯定不行,一把手如果行,再加上天时地利,那这个企业大概率就能行。我从康得新的执行力,从康得新的整合能力,从康得新的战略眼光和布局的决心,坚定认同和支持钟总和康得新管理层。特别是,必须着重提出的,实际控制人的人格,是参与投资的最关键的考量,从康得新两次增发这件事情上,足以说明钟总的人格是值得信服的,特别是第二次增发实际上钟总是吃了不小的亏,但是一个人能够不计利益,能够让利,他没有道理不成功。还有最近对上海玮舟的收购方案,也是让人感觉到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我也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碳纤维和复合材料待时机成熟后,也不会令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受损,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3)康得新的强大执行力和令人乐观的转型。康得新提出的目标都实现了,未来会不会也是如此呢,我觉得,大概率还会实现。我曾经做过的一个单子,见下表,这是让人无话可说的佩服。对于转型,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从B2B转向B2C,我觉得这样做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特别是通过整合相关行业的精英,小团队作战,往往更能出奇制胜,比如DEEPUB,新网互联,以及和行悦信息的合作,这部分留待继续验证吧,对于股东来说,最乐见的就是毛利率不断提升,B2C和轻资产就是提升毛利率的利器。 


当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十全十美的很难的,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没有不挑剔的股东,特别是对于A股的股东们来说,其实就是一帮散户,股价涨了是自己会选股,股价跌了是上市公司没做好,很浮躁。一个负责任的股东,还是应该多对公司的经营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才是对上市公司和自己都有利的方式。我大概看到这么几点,供商榷:


 (1)上市公司会提前披露一些合作计划,导致很多不明真相,不懂投资的散户跟风,然后由于股价涨幅不符合预期,带给他们的是无尽的失望,进而演化出谩骂和不满。这样不值得。对于康得新的投资是以年为单位的,短期的涨跌不足为虑,有些计划达不到披露的要求时,还是闷头做更好,等落地了再说,让那些真正的投资者获得收益,而不是招来追涨杀跌的散户捣乱。 


(2)从B2B转型B2C,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做实业的和搞大众营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打法,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对于互联网智能应用板块,很多受众是90后甚至00后,他们需要的点可能和三星、LG这种传统厂家不一样,需要有不一样的文宣打动他们,需要专业的策划,这一点康得新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希望康得新能多组织投资者调研,让股东有机会多了解康得新。 


(4)警惕大企业病。 


(5)警惕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的问题。 


最近重温了一下钟总关于颠覆和生态的讲话,高屋建瓴,也让我有感而发写了这篇读后感吧,我会追随钟总一直到康德集团50周年的庆典,那个时候中国又是一番新景象了!


 重申,个人看法不代表投资建议,盈亏自负,买定离手,各安天命。脑残绕行,喷子拉黑。


作者:信托老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