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马 / 今天09:30 发布
中鼎股份,它的密封系统产品供应给奔驰、宝马、特斯拉这些高端品牌,2024 年上半年这块业务的收入占比是 20.03%。
冷却系统:这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汽车流体管路供应商,掌握着 creatube 自动成型工艺等核心技术。2024 年上半年冷却系统业务收入占比 26.23%,给特斯拉、比亚迪这些头部车企都有供货。
(二)新兴业务:三大赛道带来新增长
空气悬挂系统:
技术优势:中鼎股份通过收购德国 AMK,掌握了空气供给单元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 70%。空气弹簧产品已经得到了理想、蔚来这些车企的订单。
订单情况:到 2024 年 4 月,国内空气悬挂业务订单总产值达到 144 亿元,其中总成产品订单 17 亿元,预计 2025 年量产就能带来收入。
轻量化底盘:
产能扩张:斯洛伐克、墨西哥的工厂正在建设中。2024 年上半年轻量化底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56.51%,占比提升到了 14.79%,给比亚迪、吉利这些车企都有配套。
技术突破:球头铰链总成技术通过了特斯拉工厂的验证,铝合金控制臂减重效果达到 30%。
人形机器人关节总成:
技术迁移:把汽车密封件微米级精度工艺用到了机器人关节设计上,推出了旋转关节模组(扭矩密度≥180Nm/kg)和线性执行器(推力≥800N)。
客户突破:进了特斯拉Optimus 的第二供应商体系,和国内头部厂商也完成了小批量交付。2024 年订单预计 5000 套,2025 年产能规划是 20 万套。
关注我,每日市场龙头预测!
二、估值解码:低估值和高成长的矛盾体
(一)核心指标横向对比
指标
中鼎股份(2024Q3)
行业平均(汽车零部件)
溢价 / 折价率
市盈率(TTM)
13.89 倍
31.63 倍
-56.1%
市净率(LF)
1.47 倍
2.89 倍
-49.1%
市销率(TTM)
0.98 倍
1.52 倍
-35.5%
研发投入占比
4.5%
3.2%
+40.6%
海外收入占比
54.62%
38.7%
+41.1%
(二)DCF 模型下的价值锚点
用现金流折现模型(DCF)算,如果假设未来三年营收增速 12%、永续增长率 3%、折现率 8%,公司合理估值是 285 亿元,对应股价 21.8 元,比 2025 年 4 月 21 日的收盘价 16.64 元,有 24% 的修复空间。
要是乐观一点,机器人业务 2025 年贡献 5 亿元收入(净利率 20%),折现率下调到 7%,合理估值能升到 340 亿元(对应股价 26.1 元)。
悲观的话,传统业务毛利率下滑到 20%,永续增长率降到 2%,估值就会下修到 230 亿元(对应股价 17.6 元)。
(三)业务拆分估值矩阵
业务板块
营收占比
合理估值(亿元)
对应市值贡献(亿元)
密封系统
20%
48-60
48-60
冷却系统
26%
65-80
65-80
空气悬挂系统
6%
30-45
30-45
轻量化底盘
15%
37-55
37-55
人形机器人关节
2%
20-30
20-30
合计
69%
200-270
200-270
现在(2025 年 4 月 21 日)市值 219 亿元,已经在合理估值下限了,说明市场对机器人业务预期比较保守。
三、技术护城河:并购整合和产学研协同
(一)全球化并购技术反哺
中鼎股份收购了德国 AMK(空悬系统)、TFH(热管理管路)、KACO(特种密封)这些企业,整合了空气供给单元、creatube 工艺、TPV 软管等核心技术,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总成的垂直整合能力。
还把海外技术引进国内,像 AMK 中国实现了空气弹簧自产,TFH 中国给比亚迪刀片电池热管理系统配套,2024 年国内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49.13%。
(二)产学研深度融合
2024 年前三季度中鼎股份研发费用 6.71 亿元,还在增长呢,累计专利 1161 项,国外专利就有 259 项,主导制定了 28 项国家标准。
在技术不断进步和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中鼎股份有希望在 2025-2027 年实现估值体系的升级,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变成“智能驱动生态构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