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付宝“碰一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野豹财经 / 05月17日 14:11 发布
在移动支付的江湖中,支付宝一直是个“不安分”的大侠,总是想着搞出点新花样。这不,前阵子它推出了一款名为“碰一碰”的支付新玩法,一时间,江湖上议论纷纷。
自2024年7月“碰一碰”诞生以来,它的发展速度堪称迅猛。截止今年4月24日,仅仅321天,就已成功布局全国超400个城市,吸引了5000 +品牌、千万商家接入,场景更是从单纯的支付拓展到点餐、开门、骑行、入住等共计300种细分场景。其用户数也已破亿,一半是 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样的成绩,无疑是相当耀眼的。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便利店,手里拎着刚挑选好的商品,无需匆忙打开手机里的支付APP,也不用等待繁琐的扫码过程,只需将解锁后的手机轻轻靠近收款设备,“滴”的一声,支付瞬间完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轻松又便捷,这便是支付宝“碰一碰”支付为我们带来的全新体验。
便捷or繁琐?与扫码支付大battle
在这个移动支付无处不在的时代,扫码支付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热闹的商场购物,还是在街边的小吃摊买早点,又或是在乘坐公共交通时,扫码支付的身影随处可见。
然而,与传统的扫码支付相比,“碰一碰”支付在操作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扫码支付时,用户需要先打开支付APP,然后在众多功能中找到付款码或扫一扫功能,再将手机对准二维码进行扫描,最后还需确认支付金额和密码(或进行指纹、刷脸验证),整个过程较为繁琐。
而“碰一碰”支付则无需这些复杂的步骤,用户只需在手机解锁的状态下,将手机靠近收款设备,即可瞬间完成支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例如,在超市购物结账时,使用扫码支付可能需要30秒甚至更长时间,而使用“碰一碰”支付,整个过程仅需短短3 - 5秒,极大地提高了支付的效率。
在一些特殊场景下,“碰一碰”支付的便捷性更加凸显。比如当你双手提满重物,或者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扫码支付可能会变得十分困难,而“碰一碰”支付只需轻轻一碰,就能轻松完成支付,不受环境和手部动作的限制。再比如在乘坐公共交通时,使用“碰一碰”支付可以实现快速过闸,无需提前准备乘车码或现金,让出行更加便捷。
另外,从交易时间对比来看,“碰一碰”支付的优势十分明显。根据相关测试数据,传统扫码支付完成一笔交易平均需要15 - 30秒,而“碰一碰”支付平均仅需3 - 5秒。这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使用“碰一碰”支付可以完成更多的交易。
以一家繁忙的便利店为例,假设每小时有100位顾客结账,如果都使用扫码支付,每笔交易平均耗时20秒,那么一小时内用于支付的总时间为100 × 20 = 2000秒;而如果使用“碰一碰”支付,每笔交易平均耗时5秒,一小时内用于支付的总时间仅为100 × 5 = 500秒。节省下来的1500秒可以让收银员有更多时间为顾客提供其他服务,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
在一些人流量大、交易频繁的场所,如火车站、机场的便利店、快餐店等,“碰一碰”支付能够有效缓解排队结账的压力,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高商家的运营效率。例如,在火车站的一家快餐店,在引入“碰一碰”支付之前,高峰时段顾客排队结账的时间常常超过15分钟,导致很多顾客因为赶时间而放弃购买。而引入“碰一碰”支付后,顾客结账时间大幅缩短,排队人数明显减少,店铺的销售额也因此提高了30%。
安全隐患与市场冷遇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支付宝“碰一碰”从最初的高调登场,到如今面临市场冷遇,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首先,在“碰一碰”支付刚推出时,大家对其安全性的担忧尤为强烈,其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手机丢失后被盗刷的问题。毕竟,以往的支付方式大多需要输入密码、扫码确认等多重步骤,而“碰一碰”只需轻轻一碰就能完成支付,这难免让人觉得不安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支付宝 2025 安全白皮书显示 ,NFC支付被盗刷概率<0.0007%,所需时间接近8秒,这个数据表明,从技术层面来看,“碰一碰”支付的被盗刷风险是极低的。而且,2024年央行新规要求,所有碰触支付必须二次验证 (指纹/刷脸/密码三选一) ,这就相当于给“碰一碰”支付加上了一把安全锁。比如,当你用手机“碰一碰”完成支付时,系统会要求你进行指纹识别、刷脸或者输入密码,只有通过验证后,支付才能成功完成。
此外,支付宝还配备了一套智能实时风控系统,能够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评估,一旦检测到高风险交易,系统将立即终止支付流程,或要求用户输入密码、进行人脸识别等二次验证,以确保账户安全。
其次从用户端的数据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从市场数据来看,“碰一碰”支付取得的成绩相当亮眼。上线后迅速在全国超400个城市布局,吸引了5000 +品牌、千万商家接入 ,场景拓展到300种细分场景,用户数也已破亿。但令人意外的是,在用户端,“碰一碰”支付却有点叫好不叫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碰一碰”支付在一些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等场景有一定的使用率,但在更多的小店铺、路边摊,大家还是更习惯使用扫码支付。
一方面,用户习惯是个大问题。扫码支付已经陪伴大家很多年,大家早已习惯了拿出手机、打开APP、扫码支付这一系列流程,想要改变这种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就像让一个习惯了用右手写字的人突然改用左手,肯定会觉得别扭。另一方面,“碰一碰”支付的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听说过,却不知道具体怎么用、有什么优势,自然也就不会主动去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NFC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但目前仍存在部分手机不具备NFC功能的情况。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国内仍有大约 30% 的智能手机未配备NFC 功能,这部分用户无法直接使用“碰一碰”支付。在一些中低端手机市场,NFC功能的缺失更为明显。这些手机的用户群体往往对价格较为敏感,更换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可能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从而限制了“碰一碰”支付的用户拓展。
对于商家而言,更换支持“碰一碰”支付的设备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虽然支付宝为了推广“碰一碰”支付,对部分商家提供了设备补贴,但对于一些小型商家来说,设备的采购、安装和维护成本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据了解,一套基本的支持“碰一碰”支付的收款设备价格在200 - 500元不等,如果商家需要更换多台设备,成本将更加可观。此外,一些商家现有的收银系统可能无法与“碰一碰”支付设备兼容,这也需要商家进行系统升级或更换,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最后,在支付领域,支付一直是支付宝的强劲竞争对手。凭借其庞大的社交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在支付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截至2024年底,支付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8.8%,成为支付宝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支付在用户粘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许多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使用进行支付,还通过进行社交、聊天、获取信息等,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支付。
除了支付,其他新兴支付方式也在不断涌现,如刷脸支付、指纹支付等。这些支付方式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刷脸支付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无需携带手机,更加便捷;指纹支付则利用了手机的生物识别技术,安全性较高。
这些新兴支付方式的竞争,也给“碰一碰”支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一些大型商场和超市,刷脸支付设备已经广泛铺设,用户可以通过刷脸快速完成支付,这对“碰一碰”支付的市场拓展构成了挑战。
未来展望:是新宠还是泡沫?
“碰一碰”支付以其便捷、安全的特性,在支付领域掀起了一阵波澜。它简化了支付流程,提升了支付效率,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支付体验,在餐饮、零售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用户的支付习惯难以改变,以及设备普及方面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只有不断优化技术,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市场推广和用户教育,解决好这些问题,“碰一碰”才有可能在支付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真正的支付新宠。
至于支付宝“碰一碰”支付究竟是支付新宠还是泡沫,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