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息率超8%的ETF分红了,如何构建一个AH跨资产红利组合?
指数基金价值人生 / 05月15日 10:15 发布
分红季到来了,如何收获比较多的分红?
指数成分公司争相分红,有些ETF也迎来了2025年度的第一次分红。
比如今天除权的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本次分红方案每10份基金份额分0.02元。
我们需要分清楚的是,ETF分红与指数成分公司分红有一定的相通性,但不完全相同。
成分股分红,主体是上市公司,本质是将利润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回报我们。ETF分红,主体是基金公司,把超越标的指数的部分分出来,变成到手现金。无论我们持有的ETF是盈是亏,都有可能分红,分红除权后我们可以自行判断是重新上车,还是暂时积攒起来,还是消费花掉。
但仔细分析ETF分红的来源,其实还是主要来源于成分股上市公司的分红,因此可以说二者的本源是一样的。不同的是ETF分红的决定权在基金公司,他不一定将上市公司全部分红款都变现给我们,没有分给我们部分,其实还是体现在基金净值中,相当于帮我们分红再投资了,所以我们持有的资产并不会因此减少。
所以我们需要查询指数的股息率,当然两者是成正比关系的。
截至最新数据,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的股息率依然高达8.36%,历史百分位的92%。最近五年的收益为+11.50%,而恒生指数最近五年的收益为-10.34%。
港股的股息率比较高,作为屈指可数的高股息率指数,对应的指数基金是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自然能够取得比较多的分红。 红利低波类型的长期收益和分红,是比较长久的。 有本投资书籍叫做《低风险 高回报》可以读读,之前也写了一篇文章八十八年的长牛策略和“升级版”策略指数写了书摘,为什么低风险股票能够战胜高风险股票,基于实证,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投资,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慢就是快,不要太激进了。 往往越是经济低速增长下的稳健企业,越是业绩低波动,股价低波动,能够高股息,最终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收益。 投资不是编故事,而是最终要获利收益。 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加大权益投资比例,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也都是基于此。随着港股通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高股息的品种投资价值显现。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所对应的指数,首先保持了每只公司的上限5%,分散配置不会有较多损失。比起同类型指数,优势明显,尤其在避免了高股息陷阱和流动性问题的基础上,适度分散,安全程度还是非常高的。 分红:连续3年分红并且分红率小于100%,考察分红的连续性并剔除一次性分红的样本。公司分红率是持续稳定的,股息率才值得参考。
动量(反向筛选):剔除过去一年股价跌幅大于50%且跌幅在前10%的样本。避免纳入基本面异常的样本,避免因股价大跌而股息率上升造成的“股息率陷阱”现象。
复审:股息率大于7%的样本将重新审查并剔除一次性分红,尽量避免特殊分红导致股息率高估的情况,确保高股息是稳健、可预期的。
流动性:每半年调样一次,入选标准6个月日均成交额至少2千万港币,保证一定的流动性,这在流动性欠佳的港股市场非常重要。
低波动:在入选证券中,按照股息率从高到低排名,选取75只“高股息”股票;对于这75只股票,按照波动性从低到高排名,选取50只“低波动”股票。
同时港股红利低波(520550)基金合同中明文写上了“月度评估分红”的条款,费率为0.15%+0.05%的最低档。也是所有红利ETF中首支低费率且可月月分红的品种。
《低风险 高回报》书中统计的红利低波类型长期效果好。
如果要做成长,也可以寻找好公司好价格,也就是有安全边际的优秀公司,而不是追热点故事。
像当下的市场,有着由熊转牛的概率,搭配一些低估值高质量的组合,可以通过红利因子结合质量因子来做。
中证全指红利质量指数(932315),简称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就是红利因子结合质量因子。
质量代表着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的稳定性、盈利质量,与ROE、现金流等有关的考察。
不单纯的考虑质量,而是考虑了“股息率因子”,使得选入的股票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在A股这种波动性较大的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股息率+ROE:用股息率筛选剔除后50%样本,随后通过过去12个季度ROE标准差筛选前80%的证券,确保盈利稳定性。
四个指标:采用ROE、ROE同比变化(ΔROE)、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负债(OPCFD)及分红/市值(DP)四类指标,并对金融与非金融行业分别计算标准化得分。
行业中性:一级行业权重不超过30%。
红利+质量:指数采用倾斜加权方式,更接近调整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蓝筹公司居多,一定程度规避了红利类基金规模扩张以后的调仓损耗。
指数能够区分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不同行业特征不同计算方式不同。
比如前十大成分公司中,贵州茅台为第一大权重,集红利+蓝筹于一体,集现金流+稳定成长于一体,属于“好公司+好价格”。 这与目前的红利类、现金流类差别很大,作为“现金奶牛”的头牌,这个指数能将它选为第一大,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在里面,当然也从另一角度看出来,这个指数与红利、现金流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截至2025年4月底,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对应指数的股息率是3.89%,从股息率中选取质量好的公司,可攻可守。
就在昨日 AH两市共振大涨的日子里,根据每经新闻AI快讯,中证红利质量ETF与港股红利低波ETF联袂新高。
若以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的极致防守,叠加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的极致进攻做一个配置,便构成一个低费率可月月分红的,穿越牛熊的AH跨资产红利组合。
在A股市场中,在Smart Beta聪明策略指数因子中,从2011年至2024年。选取前1/5的样本数量。
其中价值、红利、低波、质量、现金流类型因子的年化收益率都在6.6%至8%之间。成长因子比较差些,在0%至2.5%之间,动量因子尚可,在3%至4%之间。同期A股的年化收益率在3%至5%的范围。
众所周知的约翰聂夫的温莎基金,从1964年至1995年的31年间收益56倍,年化回报13.7%,年化超额回报3%以上,其中有接近3%来自于股息率的回报。因为选取的是低市盈率的成长尚可的公司,所以相应的股息率也自然比较高了。
用多策略因子指数进行配置与互补,加上分红现金流持续的正反馈,也能达到上述效果。在长期的投资中,用聪明策略因子配置做好组合,长期确定性相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