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骨骼机器人:助行智能黑科技,重新定义自由行走,建议重视五一假期催化
反转2024 / 05月02日 23:54 发布
事件:杭州智元研究院宣布髋部助行智能外骨骼机器人【踏山】将于5月1日正式发布,
【踏山】具备智能算法实时感知+轻量化穿戴+多重安全保护机制等特点
智元研究院:隶属于国资委下属兵器装备集团,聚焦智能化装备和智能前沿科技,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专项任务,是国家实验室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人机结合”的可穿戴机器人,下游应用覆盖军事、医疗、工业、消费等领域,今年以来C端场景出现突破,山岳型景区开始广泛应用,泰山、黄山、峨眉山、武功山、庐山等假期热门景点均宣布引入外骨骼助行产品,“五一”假期临近,建议重视外部潜在催化。
市场趋势 消费级产品需求增长 :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受到市场追捧,如程天科技的 2500 元消费级外骨骼产品 15 秒售罄,展现了其广阔的市场潜力。
应用场景拓展 :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医疗康复、工业辅助等专业领域向养老服务、户外休闲等消费市场延伸。在养老服务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帮助老年人完成日常活动,提升生活独立性;在户外休闲场景,如登山、远足等活动中,能为用户提供更力量支持。
技术进步推动商业化 性能提升 :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生机构设计、新材料等技术的融合,使得外骨骼机器人的性能显著提升,更加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例如,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穿戴者的动作和生理状态,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环境和用户的动态调整运行模式,轻量化材料则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成本降低 :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外骨骼机器人的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从而实现更低的单价,吸引更多用户群体,推动商业化进程。如英汉思动力在实现所有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后,完成了全球首款千元美金以下的消费级外骨骼的众筹,并且其年产能正尝试与供应链合作爬坡到新高度,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 产业变革与机遇 对上游供应商的影响 :消费级外骨骼产品的市场销量趋势明显,一旦出现能够上规模的企业,将为产业链上游企业带来巨大订单,帮助企业穿越周期,同时也有可能诞生下一个欧菲光、同兴达等类似供应链巨头。
推动产业升级 :每一次爆品上量,意味着 10 万以上的量产规模订单,促使企业扩大产能量级,进一步降低公摊成本,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全产业链完成小众化、单一化走向批量化、市场化的过程,是一次堪比无人机的中国供应链升级机遇。 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 政策助力 :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 “机器人 +”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积极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验证,并研究制定相关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为外骨骼机器人的商业化提供了政策支持。
社会需求增加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外骨骼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此外,人们对户外活动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推动了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的发展。
相关企业的发展 医疗康复领域 :大艾机器人是国内首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疗外骨骼厂商,其产品已覆盖国内 300 余家三甲医院;傅利叶智能的康复机器人全场景覆盖,国内医疗级市场占有率第一。 工业场景 :肯綮科技的工业与消费级外骨骼全品类,其产品已在泰山等多个国内景区试点;傲鲨智能是工业外骨骼头部厂商,产品可应用于航空地服、3C 制造、物流搬运场景;振江股份的子公司海普曼专注工业外骨骼研发,产品适用汽车制造场景。 消费场景 :程天科技是全球首个消费级外骨骼量产厂商,产品与国内数百家康复中心合作;迈宝智能的消费与工业场景协同,与探路者联合研发的产品在黄山等景区试点租赁;智元研究院的踏山 AsExo-TK1000,适配户外徒步、养老助行;精工科技携手复旦大学研发的碳纤维外骨骼,与养老机构合作。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绿的谐波(688017) :谐波减速器市占率国内第一,是外骨骼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被列为行业龙头之一。其产品在机器人关节驱动领域具有技术优势,2025 年产能规划 80 万台,工业外骨骼领域渗透率超 35%,进入优必选、傅利叶智能供应链。作为外骨骼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部件供应商,随着消费级市场的爆发,有望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三花智控(002050) :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核心供应商,机电执行器技术适配外骨骼关节驱动,客户覆盖特斯拉、奔驰等。其产品在外骨骼机器人的驱动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受益于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
汇川技术(300124) :工业控制与 AI 算法赋能机器人应用,是国内领先的伺服系统、运动控制供应商。其产品和技术为外骨骼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提供支持,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和智能化功能。
中游设备制造商 机器人(300024) :布局医疗领域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包括康复训练机器人、床椅一体化机器人等,已实现市场化应用。随着消费级市场的拓展,公司有望凭借其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埃斯顿(002747) :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业务延伸至外骨骼机器人领域,产品技术覆盖伺服控制和人机交互系统。公司有望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的竞争优势,推动消费级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振江股份(603507) :控股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专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学设计研究,拥有相关专利,产品计划于 2025 年批量量产。公司已于 2025 年 4 月因消费级产品热销,股价单日涨停,展现出市场对其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期待。
下游应用领域相关企业
伟思医疗(688580) :康复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其控股子公司中科伟思拥有下肢步行外骨骼辅助训练装置,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公司参与了科技部和江苏省科技厅的康复机器人重点研究计划课题,已形成了包括外骨骼机器人设计在内的核心技术,有望受益于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在康养领域的应用拓展。
探路者(300005) :与迈宝智能合作开发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集成多模态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直接应用于登山辅助场景,产品已进入测试阶段。2025 年计划销量突破万台,定价 4999 元,有望在外骨骼机器人消费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康力电梯(002366) :子公司康力机器人参股公司以智能膝关节和踝关节为突破口,重点开发适用于智能假肢的智能膝关节和踝关节。随着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其关节技术有望在消费级产品中得到应用。
其他相关个股 精工科技(002006) :与复旦大学项目组及外方正在联合开展 “人形机器人智能腿项目” 的合作,同时外骨骼机器人产品也有望发布,有望受益于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增长。
光大同创(301387) :已凭借自身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的研发能力,将碳纤维产品逐步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结构件。其碳纤维材料为外骨骼机器人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的便携性和续航能力。
金明精机(300281) :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联合成立了智能康复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在外骨骼机器人相关的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有望在消费级市场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来自【东财电新】外骨骼机器人:助行智能黑科技,重新定义自由行走,建议重视五一假期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