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股市安吉拉   / 04月23日 18:40 发布

《书读完了》安吉拉解读
你是不是总感觉书越读越多,永远读不完?每天花大量时间看书,却好像什么都没记住,知识不成体系?今天,我要分享北大“未名四老”之一金克木先生的读书绝学——他在《书读完了》里提出的观点,绝对能颠覆你对阅读的认知!

先说说金克木先生有多传奇。他只有小学学历,却精通英、法、德、拉丁,甚至连“死语言”梵文都能诵读得如行云流水!当年在北大梵文巴利文专业,学生听他的梵文录音,直接被震撼到一半人想转系。他和季羡林先生一起创办专业,从教外语到讲哲学,再到深耕印度学,妥妥的学术“六边形战士”。这样一位大师,说“书读完了”,背后肯定藏着大秘密!

金克木先生的核心观点是:读书要先建立必读书系统。什么意思呢?他认为知识是有系统结构的,有些书是整个知识体系的根基,它们不依附于其他书,却能撑起所有知识。就像盖房子,这些必读书就是地基,没有它们,知识大厦根本建不起来。

先看中国文化必读书。想入门传统文化,这十本是“硬通货”:《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不读这些,连古代小说、鲁迅杂文里的梗都看不懂。历史迷必看《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还有《文献通考》,能帮你理清中国历史脉络。文学爱好者一定要读《昭明文选》,读完它,唐以前的文学发展就全明白了。

西方文化也有“必修课”。《圣经》是基础中的基础,不懂《圣经》,西方公元后的书基本读不明白,哪怕是反宗教的书也有《圣经》的影子。古希腊、古罗马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要和《圣经》对照着读,这就是西方思想的源头。

更厉害的是,金克木先生发现中外文化都有两套体系。一套是偏重逻格斯的“理性之道”,逻格斯在西方代表语言、思想、行为合一,暗含理性法则;在中国,就是老子的“道”、孔子的“天下有道”,这类知识有逻辑结构。另一套是非逻格斯的“非理性之道”,主要在宗教、神学里,比如西方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思想,和印度佛经一样充满神秘主义,基督教很多教义也没法用理性解释。中国本土经典大多偏重逻格斯,而非逻格斯的“法”,基本都来自外来的佛法。

说到佛法,金克木先生还给我们列了六部必看佛经。《妙法莲华经》讲信仰,告诉你信佛不需要分析,信就完事了;《华严经》讲修行,各种修炼法门全在里面;《入楞伽经》是高级内部读物,深入探讨神学哲学;《金刚经》展现理性和非理性统一的智慧;《心经》很短,充满神秘色彩,像咒语一样;《维摩诘所说经》适合普通人读,故事和道理都很好懂。这六部佛经,帮你快速搭建佛学框架。

书选好了,怎么读?金克木先生有两大绝招。第一招叫“格式塔”观其大略法。就像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陶渊明“不求甚解”,拿到一本书,先快速判断它在知识体系里的位置,把握整体格局,找到最有价值的部分,别在细节上死磕。比如看一本历史书,先看它是讲哪个朝代、哪种史观,再决定要不要深入读。

第二招是“福尔摩斯”解密法。金克木先生读《老子》时,就用了这招。《老子》开篇59字,10个字反复出现,他就琢磨:古代刻书成本高,用字这么重复,肯定有深意!他发现这章全是命题和结论,没有证明过程,语言风格也不讲究逻辑,推断出《老子》是给门徒讲学用的,和古罗马演说词为了说服大众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从字里行间找隐藏信息,读书得读出“言外之意”。

金克木先生读书的动力,特别纯粹——就是好奇心。他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抄师生借书条当书单,就是想知道大家都在研究啥。他反复强调:好奇心是阅读的源动力!青少年读书,一定要用“观其大略”法,先把基础书过一遍,千万别让考试磨灭了求知欲。而且读书不能读成书呆子,最终要回归生活,学会读人、读物,把书里的知识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总结一下,金克木先生的《书读完了》,核心就是三步:第一步,找到必读书,搭建知识地基;第二步,用“观其大略”和“解密推理”的方法高效阅读;第三步,保持好奇心,把知识用在生活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与其盲目读一百本书,不如用这个方法精读几十本经典。

现在,你准备好按照金克木先生的方法,开启“读完书”的逆袭之旅了吗?#读书方法#金克木 #书读完了#高效阅读 #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