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赵伟:工业品涨价的“复苏”逻辑

财富密钥   / 05月22日 23:20 发布

【工业品涨价的“复苏”逻辑】转自财新

赵伟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执行所长

关注
中美库存“共振”与国内电力投资增长,内外需共同对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形成支撑。国内设备更新及船舶出口增长提振钢铁需求,带动黑色链条价格上涨

浙江湖州,工人赶制一批铜铝箔高性能材料订单。图:视觉中国
4月以来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显著上扬,不同商品涨价背后的经济逻辑如何,传递了哪些“复苏”信号?

一问:近期工业品价格走势
近期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显著上扬,金属、能化指数均有明显增长。2024年2月以来,南华工业品指数同比连续提升,5月涨幅扩大至19.7%;期间,PPI同比降幅相应呈现收窄,4月同比录得-2.5%、较2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拆分结构看,南华工业品指数由金属与能化两类构成,二者占比分别为49%、51%。自2月起金属与能化指数均有一定上涨,5月同比进一步走阔,分别录得17.9%、19.7%;金属、石化加工等行业营收增速亦有所改善,指向近期工业品价格回升存在需求端支撑。

金属指数中,铜、铝价格抬升提振有色指数,铁矿石价格反弹带动黑色指数攀升。5月,南华有色金属指数涨幅扩大至15.3%;其中铜、铝等基本金属同比分别有27.7%、19.8%的增长,且其占比分别高达34.4%、19.4%,是有色指数上升的主要贡献项;锡价虽以31%的同比涨幅领涨有色链条,但权重较小、整体贡献有限。5月,南华黑色指数同比升至17%,其中铁矿石指数权重高达40%,同时4月以来价格明显反弹,是黑色指数上涨的最主要原因。锰硅指数同比虽有27.3%的较大增长,但其占比仅有3.9%、拉动作用相对较弱。

广告
能化商品中,苯乙烯价格涨幅居前、持续性最强;前期调整较多的纯碱、玻璃价格,4月以来出现反弹。原油指数在能化指数中权重最高、达25%,4月以来价格有所回调。原油下游的能化产品中,苯乙烯价格自2023年12月起进入上行通道、持续性最强,今年5月20日南华苯乙烯指数创下历史新高。此外,近期南华能化指数抬升还与纯碱、玻璃价格修复有关;今年一季度纯碱、玻璃价格明显回调,4月以来价格连续反弹。

二问:哪些经济因素支撑价格上涨
中美库存“共振”与国内电力投资强劲增长,内、外需共同对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形成支撑。当前美国 “补库”已开启,金属制品是中美库存“共振”的代表性行业之一;3月,中国对美出口的金属制品同比较去年低点提升25个百分点至-2.3%,其中铜、铝制品出口同比分别较去年低点提升63.1、37.4个百分点至18.8%、7.3%。国内方面,电力投资高增、同比较去年末增加9.4个百分点至3月的36.7%,拉动有色金属、电线电缆等投入品需求;5月以来,南华铜、电线电缆指数同比分别较去年末提升22.5、2.5个百分点。

国内设备更新以及船舶出口增长对钢铁需求有所提振,带动黑色链条价格上涨。新一轮设备更新加快落地,汽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是主要生产方;与此同时,全球船舶更新需求叠加中国造船比较优势,对中国船舶的出口及生产形成明显带动。上述行业的生产环节对钢铁需求较高,冷轧板卷、中厚板等钢压延产品为主要中间投入品。3月以来,冷轧板卷、中厚板产量增长维持韧性,5月二者同比分别为2.8%、5.4%,拉动铁矿石指数显著增加;相比之下,螺纹钢产量同比降幅持续扩大、5月录得-11%,进一步说明近期铁矿石价格上涨更多受到设备更新落地、船舶出口的带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下,中国家电出口持续好转,对苯乙烯需求随之增加。家电制造是苯乙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本轮苯乙烯涨价或主要受到家电出口增长带动。2023年以来,中国家电出口额同比持续攀升,2024年4月升至12.6%。拆分国别看,近年来中国对、沙特、阿联酋、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家电出口份额提升、2023年同比分别增加1.1、0.4、0.3、0.1个百分点。同时,今年1-4月中国对相应地区的机电设备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对沙特、阿联酋、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机电出口同比分别为20.2%、13.8%、10.6%,超过3.4%的整体机电出口增速。

供给扰动叠加全球半导体销售回暖,锡、锰硅价格明显上涨。锡、锰硅是生产半导体的重要原材料,中国的进口依赖度较大,近期来自供需两端的共同因素导致价格大幅上涨。供给端,澳洲格鲁特岛码头损坏,全球供给约15%的锰矿发运受阻、供给收紧;另外占据中国海外供应量近七成比重的锡矿主产区停产,锡矿供应出现减少,进一步加大了供给端扰动。需求侧看,全球消费电子景气有明显改善,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电子行业或进入上行周期,2024年3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回升至15.2%;与此同时,国内集成电路产量扩张,4月同比增长33.8%,对锡、锰硅等原材料价格也存在支撑。

三问:涨价背后的“复苏”信号
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背景下,中国出口改善或将延续,5月以来CCFI指数等高频数据涨幅扩大。美国金融条件放松背景下,销售库存比、PPI同比等领先指标触底回升,部分行业补库已然开启。美国补库需求回升,一方面对中国出口形成直接带动;另一方面提振了新兴市场制造业生产,对中国资源品等出口形成间接支持。5月以来映射外需的高频数据呈现积极变化,CCFI综合指数抬升、同比涨幅扩大至29.5%,港口货物吞吐量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中国出口改善或将延续。

国内“设备更新”、房地产相关政策初见成效,对经济的支持效果或进一步显现。年初以来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大幅抬升,传统行业作为本轮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其投资需求扩张更加显著;4月采矿业投资增速扩张至21.3%,较去年末大幅提升19.2个百分点。此外,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智能、数字化转型”相关设备产量明显增长,指向设备更新需求已有所释放。前期地产融资“白名单”等支持政策也有一定见效,4月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累计同比分别较上月回升3.2、0.3个百分点至-24.6%、-10.8%。随着稳地产政策“三箭齐发”、财政发债节奏逐步提升,内需修复斜率或持续向上。

此外,能源转型、“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背景下,中国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仍有增长空间。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转型显著带动了电力投资需求;一季度光伏发电并网量同比增长36%,电热燃投资增速由去年末的23%进一步升至今年4月的26.2%。往后看,电力投资仍有增长空间,一方面,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车桩比2.4:1,距离“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1:1”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算力需求提升、高端制造业等“新动能”发展壮大,对于电力功耗、电网负荷等也有更高要求。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近期工业品价格走势?近期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显著上扬,金属、能化指数均有明显增长。金属指数中,铜、铝价格抬升提振有色指数,铁矿石价格反弹带动黑色指数攀升。能化商品中,苯乙烯价格涨幅居前、持续性最强;前期调整较多的纯碱、玻璃价格,4月以来出现反弹。

(2)哪些经济因素支撑价格上涨?中美库存“共振”与国内电力投资增长,内、外需共同对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形成支撑。国内设备更新及船舶出口增长提振钢铁需求,带动黑色链条价格上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下,中国家电出口持续好转,对苯乙烯需求随之增加。供给扰动叠加全球半导体销售回暖,锡、锰硅价格明显上涨。

(3)涨价背后的“复苏”信号?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背景下,中国出口改善或将延续,5月以来CCFI指数等高频数据涨幅扩大。国内“设备更新”、房地产相关政策初见成效,对经济的支持效果或进一步显现。此外,伴随能源转型、“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中国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仍有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