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洪榕:重估中国资产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责无旁贷

洪榕   / 2023-03-01 13:33 发布

说一说上海证券报文章的来龙去脉,算是正式回应昨天的热搜。

上证夜读上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有人截取了其中几十个字发在朋友圈,然后我就上热搜了,看到一些专业人士仅仅因为看到这样断章取义的一段文字就下定论,或表现出满脸的不屑,我感觉特别的悲哀。专业人士就是这样来观察分析判断世界的?就是这样轻率的估值中国资产的?就是这样来管理客户资金的?就是这样草率的对待自己的投资的?

 

我把此文的来龙去脉再说一说,欢迎大家来批评指正,谩骂也行,前提只有一个,请认真看一遍。

 

过去20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上证指数20年涨幅不足1倍,而印度股市20年涨超20倍(印度股市1992年实施注册制,但注册制之后10年没涨,这表明印度股市走牛并不是研究员们说的因为是成分股指数,也不是研究员们说的是因为实施了注册制。2001交易制度改变之后一年开启了20年长牛,这值得研究),美股也走出了十多年长牛市。

 

A股20年不涨,甚至可以说中国股市30年,中国资产估值和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不匹配,问题出在哪?真相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A股市场的亿万投资者,同样也困扰着我这个证券市场老兵。(现在看这个表述不科学,因为不少专业人士认为这很合理,并无困扰)

 

我自1993年一直从事和证券投资相关的工作,做过期货公司交易部经理、证券公司研究所副所长、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电子商务部总经理,参与筹建过两家公募基金公司,做过知名财经网站的CEO,知名证券软件上市公司高管,担任过中国证券业协会分析师及投资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特殊的经历,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业经历,以及作为财经大V接地气的思考,让我有机会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看清A股市场的真相。但很遗憾,我看到的真相至今未被主流人群认同。

 

(这一段只是想表明,自己是一直走群众路线过来的,做过证券相关的很多重要岗位……思考是认真的,也是专业的,千万不要粗暴的认为我的观点可笑)

 

一、市场乱象背后的A股长期估值失真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规模迅速扩大,成绩斐然,但A股市场一直波动很大,乱象丛生,长期走势严重偏离我国经济实际情况,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怨声载道,中国资产估值和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不匹配,这些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我国股市已经31年了,不能再用不成熟来为股市问题找借口了。明白并承认问题背后的真相至关重要,明白真相不仅是做好投资的关键,更是对症下药做大做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前提。

 

要了解A股市场真相,先从分析市场公认的怪现象着手,但请注意我的分析结果(括号内的)和市场共识大相径庭:

 

1、A股市场炒作盛行,监管很努力,但屡禁不止。(是因为炒作有暴利,主力参与趋势炒作比做价值投资赚钱容易)

 

2、A股市场行情走势极端,波动巨大,牛短熊长。(是因为只有极端走势、巨幅波动炒作主力才能割到韭菜,牛市大量韭菜进场,一旦被割韭菜,韭菜再涨起来需要时间)

 

3、A股市场走势和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匹配。(是因为围猎赚钱容易,养殖户自然减少,上市公司忙于助力炒作)

 

4、A股市场赚钱和赔钱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是因为围猎是零和游戏,自然是惨烈的)

 

5、A股市场有最保护散户投资者的交易制度(T+1,涨跌停板),但散户亏损最严重。(是因为A股独特的交易制度,降低了操纵股价走势的难度,减少了炒作的成本,提升了围猎的成功率,让大量的炒作资金乐此不疲,助长了围猎的长期存在)

 

脱离公司业绩的炒作,致使中国资产估值长期失真。市场把流动性,高估值给了新公司、差公司,烂公司,小公司,绩优蓝筹等大公司则长期低估值。

 

流动性是股市的生命,流动性严重影响估值,流动性是充分合理定价的基础,人为阻碍流动性的设置(比如T+1,涨跌停板,高印花税),必然带来变形的定价,变形的估值。A股的流动性、高估值给了新股、差公司,烂公司,小公司等胡乱炒作的股票,日换手率可以达到50%,而一些绩优蓝筹日换手率不及0.1%(比如工商银行日换手率多数时间不足0.05%)。A股市场所谓不缺流动性完全是误解,一些绩优股票正是因为缺乏流动性而长期不合理的低估值,以至于监管层提出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希望改变这种对中国核心资产不合理的估值情况。

 

承认真相,才可以对症下药:通过投资者教育,改变投资土壤,加快推进制度变革,改善融资及投资环境,从而彻底改良A股生态,让中国资产估值趋于合理。(这是我给的药方,重点是制度变革,改良A股生态,并不是把责任推给国外,也不是把责任推给基金经理)

 

二、海外投资者误读中国致使对中国资产估值混乱

 

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多是知名高校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高材生,受西方投资理论熏陶,对我国国情认识不深,他们不走群众路线,看不清A股市场生态,但他们手握话语权和影响市场的巨额资金,成了低估中国资产的一股力量。(A股生态决定了中国资产估值混乱,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是A股生态的重要资产部分,他们有话语权,对A股市场流动性失衡负有一定责任,应该为改变中国核心资产长期低估的现状做出更多努力,需要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威力,我只是希望这些高材生可以把他们学到的知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结束中国资产估值混乱的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外资对A股影响加大,外资也成了助推低估中国资产的一股重要力量。

 

中国快速发展的40年,也是被西方质疑的40年,但所有做空中国的西方投资者一再被市场教训。中国资产估值长期失真,正是因为海外部分投资者长期误读中国,因为误读,致使他们在2022年一度和我们对赌疯狂做空中国资产。

 

港股成了全球估值最低的市场,这几年大规模资金南下支援港股,希望夺取港股定价权。但恒生指数2022年一度创下13年来新低,跌幅超过56%;中概股更是遭遇史诗级抛售,不少股票股价跌去了90%。去年10月份中国资产典型代表工商银行、贵州茅台也一度出现连续大跌。工商银行市盈率仅4倍,市净率仅0.47倍(工商银行H股更是市盈率一度低至3.07,市净率低至0.32倍),这样一家背靠国家信用支持业绩优良的银行被长期低估,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估值体系可能存在问题,要彻底改变这种低估情况,我们迫切需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港股定价权问题是个重要且严肃的问题,并不是资金南下夺取港股定价权就万事大吉的问题,港股地位非常特别,代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形象,是中国资本市场联通世界的纽带,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高地城门立木,牵一发而动全身。港股估值处于全球低位,这是很不合理的现实,必须改变。事关中国资产估值的问题,需要从根上解决问题。我能想到的是必须系统的解决A股估值混乱问题,但同时需要让A股摆脱港股的束缚,建立估值自信,尤其是对中国核心资产、优势资产和特色资产。)

 

三、 建立在中国稳定、中国优势和中国特色基础上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估值本身是个很主观的词,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估值体系。不同市场适用不同的估值体系才是理性客观的,何况中西方市场化程度、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投资者结构和投资土壤均存在天壤之别。

 

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庄家,南橘北枳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把在美国成熟市场投资成功的“种子”种在A股市场的“土壤”中,注定会水土不服。那些抛开土壤因素,照搬在A股执行价投或巴菲特投资逻辑的投资者,成了近两年受伤最严重的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应的是中国特色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发展路径、分配机制、资产结构、投资者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对应的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才顺理成章,逻辑才通。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我们是有底气的!

 

中国40年来的发展举世瞩目。2022年,面对来自政治、经济、外交、社会、自然灾害(疫情)等全方位的压力测试,我国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定力,赢得了主动选择朋友、选择发展路径的权力、信心和吸引力。这将大大改善我国的内部和外围的经济发展环境,将可能为我们带来一段长达10-20年的稳定期。

 

历史一再证明,稳定的环境会为中国积蓄巨大的能量,稳定是中国发展的“定海神针”。定调之后,稳定是主基调,我国大的制度、政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期,未来数年变得相对可预测,制度预期稳定,将会催生中国资产最大的红利,价值投资即将迎来属于它的春天。

 

稳定时局下的“各种自信”需要重估价值,包括特色自信、制度自信、能力自信、实力自信、产业链自信、科技人才总量自信、市场纵深及迭代速度自信等,重点包括被长期低估的国有优质资产,它们具有天然的垄断优势,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优势,以及稳定的业绩,理应产生溢价。

 

政局稳+制度稳+政策稳+资金稳,有利于价值投资回归,更有利于股市走牛,开启一轮前无古人的行情。而建立在中国稳定、中国优势、中国特色基础上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值得所有人期待。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将助推中国资产重估,助力中国资产走出中国特色行情,开启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牛。

 

(对包括银行中字头公司等中国资产,我们需要有估值自信,同时通过制度变革让这些公司对投资者更友好)

 

四、 做大做强资本市场,重估中国资产,你我的责任

 

要重估中国资产,必须有强大的资本市场做保障,要发展壮大资本市场,必须对我国资本市场继续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资本市场因为离钱太近,且影响非常广,变革一直比较小心。比如,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影响深远的股权分置改革,注册制改革和交易制度改革推进都非常小心,股权分置改革从2000年就开始讨论,历时5年才正式启动。注册制改革因为股市巨幅波动,一度暂停推进。我很自豪全程参与了那场“国有股减持大讨论”(就是后来称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讨论),当时在证券研究所做副所长,我主导团队对国有股减持方案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券商自己的“国有股减持建议方案”。并赞助新浪网一起举办“国有股减持方案评选”,让“非流通股用赔偿获取流通权”的观点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为最后监管层推出10送3的流通对价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10比3送股,股权分置改革得到了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广泛欢迎,严重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股权分置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再比如,股市发展初期推出的全球独一无二的T+1特色交易制度,很多次上了监管部门的变革议程,但每一次都无疾而终……究其原因,无法就变革达成共识,监管者担心中小投资者不理解引发社会矛盾。

 

好的投资土壤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中小投资者数量巨大,他们是投资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只有中小投资者变得成熟了,我国才会有成熟的资本市场。为此,我下定决心做投资者教育,希望用个人微小的力量帮助投资者摆脱投资困境,同时助力改变A股市场的投资土壤,为我国资本市场构建良性发展生态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1年开始我在微博写投资日记,被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喜欢。同时,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了《从券商蜕变看中国股市的梦幻未来》等有市场影响力的文章。

 

2018年开始,我把投资教育当作我人生后半程最重要的事业来做,开启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投资者教育模式,录制了超过百期的《洪校长的投资课》。几年来,在各大平台上的课程和文章,吸引了超过2亿人次的浏览和收看收听。

 

我陆续出版了《战上海:决胜股市未来30年》、《A股赚钱必修课》、《财富自由新思维》、《做多中国:中国未来的财富机遇与投资逻辑》四本投资类书籍。总结投资大师的投资思维和投资方法,结合A股投资实践,创立了“洪攻略极端交易体系”,致力于帮助普通投资者练就投资真实力,降低思考难度,提高投资成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洪攻略能影响到的人,他们对我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坚信中国资产必将重估,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做到了坚定看多中国做多中国。

 

(在去年底,我展望2023用了“做多中国”四个字,认定今年的投资坚持做多中国会有大收获,去年11月我旗帜鲜明奉劝投资者不要再做空中国资产。这篇文章算是我的思考逻辑之一,我坚信中国股市将开启中国资产重估牛。我个人希望用简单的语言让普通投资者了解A股市场的真相,从而改良A股市场的土囊,让制度变革可以速度加快,彻底解决对中国资产长期混乱估值的现状,让资本市场可以为经济发展为提升投资者财产性收入做出更大的贡献,也让我们这些从业者活得更受人尊重,更有尊严。斗胆再说一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重估中国资产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责无旁贷,你们需要用你们的行动去影响推动交易制度变革,引导改变流动性及估值长期失衡的现状。)

 

(最后,对因为我的文字而受伤的专业人士表示我最真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