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成:新能源有望变成70年代石油
价值投机小学生
/ 2022-08-28 12:58 发布
作者
: 王丽 刘玉霞 来源, : 投资作业本储能行情演绎处于扩散阶段
锂电池方向更好, 问
: 关于投资储能板块的看法?
施成: 目前85%以上的电化学储能用的都是锂电池 从性能, 价格等各方面来看、 锂电池是最优解, 其他储能方式还是比锂电池性价比低, 而奇怪的是目前对于储能行业的炒作或者投资好像绕开原有的锂电池, 。 目前储能的行情演绎处于扩散的阶段
早期是以像欧洲户用储能这种以逆变器和专做海外市场储能电池的行情为主, 而到后期标的开始扩散, 特别是转型做储能的, 有很多股价比较生猛的表现, 都反映了市场对它们的认可, 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际的行业情况上来, 。 所以第一从锂电池来说
储能今年占比10%多, 明年将会占比30%, 本身这个方向已经涵盖储能, 。 第二是要遵从业绩的兑现性
从基本面的强劲程度来讲, 锂电池可能比其他储能方向更好, 。 储能之外今年光伏表现一般
海风之外的风电也一般, 问
: 您怎么看待今年景气指数是储光风电的看法? 施成
: 我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 今年涨的最好的指数大概是光伏指数。 而光伏指数中涨的其实主要是储能, 所以除去储能之外, 光伏指数表现一般, 。 从风电上来看
今年风电的主要表现是海风, 而整个风电其实也一般, 目前为止风电指数跌的比新能源汽车指数还多一点, 而新能源汽车是在分化的。 它的上游表现比中下游要好, 。 因为今年光储方面的表现特别突出
让大家感觉光伏的表现很好, 而实际上是光伏中的组件, 逆变器、 胶膜、 玻璃、 硅片等环节、 也就逆变器表现好, 其他目前为止来看还是一般的, 。 上游公司今明两年会赚得盆满钵满
新能源有望变成70年代石油, 问
: 请您分享一下您偏爱上游的逻辑。 施成
: 从今年的一季度二季度业绩的兑现情况以及从产品的价格上来看 包括像新能源汽车, 除了上游之外大部分都在跌价, 然后盈利在收缩, 比如一季度电子盈利在收缩, 然后二三季度各种材料价格在下降, 竞争在变激烈, 只有上游在上半年涨价, 之后在四, 五月回调、 在六月又逐渐开始上升, 在八月开始进行加速上涨, 预计从现在到年底价格都是在不断的上行过程中, 。
所以上游的公司从今年到明年都会赚得盆满钵满 并且明年甚至到2024年价格也不会下降, 。 如果整个新能源行业发展速度仍然比较快
它变成70年代的石油是有可能的, 所以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 这些上市公司3, 4年的利润就有可能跟现在的市值相当了、 。 其次上游公司一方面有大量的在手现金
另一方面是如果进入下游, 它们是有成本优势的, 虽然锂电中下游存在一些制造壁垒。 但不会太高, 所以如果上游长期持续高额盈利, 我们认为上游公司迟早会有一体化的动作, 。 锂电顶峰会有10倍产值
问
: 煤炭石油的供需相对新能源要稳定一些 您觉得稳定的点在哪里, ? 施成
: 稳定的点在于需求量增长的不快 现在这个行业还是在快速增长的。 很多人质疑锂电的渗透率, 但我觉得渗透率完全不是一个问题, 因为首先中国目前有20%多的渗透率, 所以中国汽车还有4倍的空间, 其次全球渗透率只有15%左右, 所以全球的车还有6倍空间, 。
另外由于今年锂资源不足 出了很多混合动力的车, 所以未来锂资源相对满足的时候, 单车带电量肯定继续向上, 如果智能化之类继续增加, 单车带电量上涨会更多, 。
所以车的销售有6倍空间 如果考虑带电量, 可能就有10倍空间, 然后如果再考虑储能, 它还会带来接近一倍的空间, 所以最后从锂电来讲它的顶峰产值可能有现在的10倍, 。 新能源高速增长前提下
锂价会高位运行很多年, 问
: 您觉得锂矿能否像其他新能源一样形成周期共振的效果? 施成
: 我不知道周期共振如何定义 但这轮周期目前来看持续到2022甚至到2023年都没有问题, 。
因为 首先明年碳酸锂资源, 供给( 增长大概能够到30%多) 储能的增长算下来大概能拉动10%多的增速, 。 其次美国的汽车明年肯定高增长
从而会拉动全球接近10%的增长, 再加上美国皮卡的单车带电量比其他国家大接近50%。 所以明年美国的加速又会把市场拉起来10多个点, 因此美国加储能就总共能拉起来27~30个点, 。 所以留给中国
欧洲等其他国家的量都不是非常充足了、 因此很多人担心明年中国市场增长不快, 毕竟电子消费也可能复苏, 但明年中国市场增长按20%来算, 我们都觉得其实都已经不太够了, 当然我们希望中国市场增长更好, 。 另外
今年不同于去年库存积压, 现在电子厂, 包括整机厂的库存应该是极低的, 整个行业在压缩库存, 所以明年补库就会产生不少的需求量, 但明年补库可能会补不起来, 。 如果明年整个中国汽车需求比较好
由于燃油车的购置税到今年底可能会退坡, 而新能源汽车一直都有购置税的补贴, 所以即使新能源汽车的一些国家补贴退出, 仍然会发现明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比燃油车小, 所以它渗透率肯定还是会提高, 因此我们是对于明年的销量是比较乐观的。 。
像储能以及美国市场 我们也都觉得会比较好, 而对于欧洲市场, 其目前的燃油车销售大概只有高点的70%多, 它有一些芯片之类的问题, 所以当明年欧洲的整个车反弹时新能源车也会跟着反弹, 同时剩下的全球其他地区虽然量很小。 大概30万台( ) 但是增速都非常快, 。 因此我们估计大概率行业补库补不起来
之后到2024年预计碳酸锂的供应增量会多一点, 大概增长40%, 然后假设供应不兑现, 很可能后年会开始补库, 从而导致价格还是下降不了多少, 到2025年碳酸锂的供应增速可能又开始下降, 这是因为基数越来越高之后全球没有那么多矿山来供应, 。 第一个原因是开采速度就没那么快
第二个原因非常容易低于预期, 所以如果整个新能源的增长仍然保持多年高增速, 我们可能会看到价格在高位持续很多年, 除非新技术使得其他东西替代锂电池, 但目前还看不到, 。 轻稀土和锂矿逻辑不同
问
: 请谈一下您对轻稀土的看法 您认为它和锂矿是一个逻辑吗, ?
施成: 轻稀土目前国内的供应量比较多 但是中国的稀土是不能当成土来卖, 所以中国政府会有意识的去控制供应量跟这个价格之间的关系, 使得轻稀土的价格下不去, 。 但不同于锂矿
锂矿属于纯短缺, 而轻稀土不会变成纯短缺, 它会是一个相对平衡, 保持相对好的盈利的东西, 。 光伏明年高增长比较确定
问
: 请您谈一下对于光伏的看法。
施成: 光伏属于未来会成为主力能源的东西 从今年的四季度开始, 硅料, 多晶硅( 的产能会出的比较多) 所以明年光伏的高增长是比较确定的, 。 今年混动
增程式汽车会占据更多份额、 问
: 您认为现在新能源车发展到一个什么阶段? 如果未来遇到瓶颈会是什么样的瓶颈?
施成: 目前来看没有什么瓶颈 今年混动汽车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份额会上升, 因为现在锂的价格比较高, 所以导致电池成本升高, 。
因此车厂如果能够减少锂电池用量 它会获得相对好一点的盈利能力, 除非像特斯拉这种较强的品牌在纯电车上可能卖出溢价, 对于很多其他的车企而言, 今年去做混动汽车跟增程式汽车这种性价较高车型的市场会更好一些, 。
另外燃油车有购置税补贴 再加之其已经开始积压库存, 所以七八月份可能燃油车的降价促销的这种手段比较多, 因此新能源汽车在今年以及明年用混合动力去打燃油车的操作方式会更好, 所以这两年混合动力, 增程式以及插混的这类新能源汽车会上得更快一些、 。 未来纯电车会成为主流
问
: 目前新能源车中混动式 增程式可能会更快替代燃油、 那您认为未来纯电动汽车替代的可能性大吗, ? 施成
: 以后长期肯定还是纯电 因为新能源车还在不断进步, 虽然不知道锂资源的高价位持续到什么时间, 但是其他环节的降本速度都会比较快, 。 新能源不断进步是指比如一体化压铸
会使得车的设计, 制造上成本下降、 ; 然后像电池材料 电池整体的制造成本也会下降、 所以这些都会使得新能源成本相对于燃油车的优势越来越大, 当优势大了之后肯定是越纯粹的越好。 所以只需要一个电机而不需要装一个燃油的系统肯定会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所以最后肯定是纯电的车会成为最主流, 但是具体还需要几年就不知道了, 。 电网存在投资机会
问
: 您会考虑新能源电网吗?
施成: 会考虑电网 明年光伏风电发展最大的瓶颈可能就是储能和电网消纳, 以前绝大多数地方当天电价最高的时候是在白天中午的10:00~2:00之间。 这时候是用电的高峰期, 而现在很多地方的电价的最高峰在下午的6:00~8:00, 。 而白天反而有一些地方中午不缺电
因为那个时候光照好, 太阳能发电多, 到太阳下山之后, 虽然用电高峰期快过去了, 但是发电量也减少了, 如果新能源占比高。 可能就会出现傍晚时候的电力反而不足的这种情况, 。 因为光伏依靠白天发电
如果光伏的比例非常高, 对储能, 电网消纳的要求就很高、 所以电网肯定是会有投资机会的, 。 长期看
锂公司盈利夸张, 是较好的价值选择, 问
: 关于“ 锂价高位维持 但周期见顶, 它不是时间的朋友, ” 的观点 您怎么看, ? 施成
: 是不是时间的朋友很难讲 5年可能会比较难, 但是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没有问题, 。 首先从它的盈利兑现能力方面
这些上市公司可能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其盈利能力, 价格现金会到一个非常夸张的程度、 所以它们有足够资金去做投资, 进行中下游的布局, 。 另外从它的价格角度来看
虽然不会一直在极高的位置, 但如果回落也不会回落到很低的水平, 因为随着用量的增加, 可能需要去开采一些品位没那么高的矿, 所以整个成本是向上抬的, 。 比如说一些公司在江西做的云母矿
它的成本可能就十几万了, 卖到二十万可能还能赚钱, 比如还有一些在青海不太好的盐湖, 它的成本也要十几万, 所以这些会把整个锂价的中枢往上抬, 因此即使是比较长时间以后。 锂的价格到20万, 对于这些公司来说盈利还是在一个非常夸张的水平, 所以从价值角度来说, 它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 锂价推高换电成本
充电更佳, 问
: 除了刚刚所说的增程式 混动、 还有纯电之外, 还有一种新能源汽车是进行换电池的, 您觉得换电池的跟充电的在投资领域有什么差别吗, ? 施成
: 我个人觉得现在做换电不是很合适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它会增加很多社会闲置电池的量。 因为要建很多的换电站, 等于变相增加了锂电池的使用量, 。 第二个原因是换电要有很大的资金沉淀
现在锂价高导致电池价格高。 所以投入的成本也更高, 。 因此在高价情况之下还是充电比较好
去发展快充, 。 上中下游盈利逻辑
问
: 您怎么看待“ 锂矿价格下来之后 中游理论上就会变好, ” 的观点?
施成: 我认为没有任何关系 上游产能增加意味着中游产能也随之增加, 竞争会变激烈, 所以不会是利好, 相反往往是上游的产能不够, 导致下游无法进行竞争, 会使中游盈利变好, 。 比如说去年因为芯片不够
所以汽车的单车盈利比较好, 今年芯片够了, 而后面汽车的竞争会非常激烈, 所以这其实是反过来的东西, 。 芯片还在探底
机会在后面, 问
: 您怎么看待半导体芯片? 施成
: 芯片现在应该是在见底过程 因为前两年的整个产能投资都比较大, 然后一些新的方向又把大家的这种设计, 这些公司的收入体量都做起来了, 。 目前
第一个是暂时没有大的创新, 当时很多半导体的设计公司机会是因为4G到5G有一些新增加的东西, 或者是手机拍照升级导致这些机会, 而现在暂时没看到这种机会。 同时这几年产能又增加比较多, 因为晶圆厂产能起来之后, 这些设计公司晶圆的加工费未来可能会跌, 。 第二个是这些设计公司它的库存都在增加
所以最后要么是降价卖, 要么会有库存减值, 所以目前芯片还在探底的过程当中, 但毕竟中国占整个全球不管是设计还是制造的份额都不是特别高, 所以见底之后它仍然会继续提高, 后面还会有机会, 。 几年内电池回收难发展
等待这个契机, 问
: 您怎么看待后续的电池回收问题?
施成: 电解里面含氟 它是有污染的, 有腐蚀性的, 但是技术会逐渐成熟的。 因此电池回收会是一个很好的产业, 。 但是客观来讲
电池回收在几年之内很难发展, 假设新能源的锂电每年保持40%增长。 而可回收的一般是5年或者更早以前的电池, 所以算下来大概要翻个五六倍或者是更高的倍数, 而回收又没法回收整体的总量, 所以回收的量对于实际的使用量影响是比较小的, 当新能源增速变慢时。 回收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但是在高速发展情况之下, 回收对于总量意义不大, 因为回收的速度完全赶不上增量, 。 国内锂资源总量不如海外
澳洲, 南美锂矿更易开采、 问
: 国内玩的锂跟国外玩的锂是否一样? 施成
: 它们是一样的 只是提取方式不一样, 国内有矿山。 盐湖, 云母, 海外也有云母, 国内这些资质还不错, 成本也比较低, 含量也比较高, 但是总量还是不如国外, 虽然国内西藏有一些资质比较好的, 但是从青藏高原上面去施工运下来是非常麻烦的, 。 而相对来说
从之前的大矿来讲, 澳大利亚跟南美洲不管从开采的容易程度还是从它含量的品位高低上都还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