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四大板块,量化业务指标
邢所长问及公司四大业务模块发展状况,公司副总经理、董秘潘总做了如下阐述:
潘总说,目前,公司主要形成了四大业务板块,即芯片与数据服务、导航终端产品、陶瓷元器件及汽车电子:
从产业布局版图上看:

业务结构方面:
1、2021年芯片及数据服务实现收入7.6亿元,占比20%,其中芯片业务实现收入6.3亿元,数据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3亿元;
2、导航产品业务实现收入9.9亿元,占比26%;
3、陶瓷元器件业务实现收入1.6亿元,占比4%;
4、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收入19.4亿元,占比50%,其中智能网联业务实现收入14.3亿元。
汽车电子业务占据半壁江山,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公司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2021年业务收入及毛利版图:

毛利收入与业务占比上,汽车电子与芯片及数据服务各具优势,为公司业绩主要贡献者。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聚焦主业
公司在大规模发展阶段,收购了较多外延资产,对公司现金流、利润产生较大侵蚀。2014-2020年期间,公司先后收购了银河微波(国防业务)、广东伟通(基站以租代建)、in-tech(汽车工程服务)等业务。上述资产虽然在短期内贡献了一定收入,但一方面随着并购规模扩大,公司商誉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对利润产生一定侵蚀,另一方面,部分业务本身对现金流的要求较高,盈利能力有限,对公司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
公司战略更新,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主业
2020年起,公司战略更新,聚焦高质量发展,开始剥离部分非主营业务资产,加强主业发展。公司先后剥离广东伟通、东莞云通、银河微波、in-tech等,回收投资,集中资源发展重点业务,提高经营管理质量。
公司逐渐重回增长轨道。剥离非主营业务后,叠加北斗行业的加速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提升,归母净利润也不断提升。受益于此,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1亿元,同比+6.2%,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38.2%。
2014-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速、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同比增速:

加强股权激励计划,促进公司加速发展
潘总说,公司发展离不开核心领导和技术骨干的协力创举,分享成果,激励员工,不仅是对团队与人才建设的重视,也是对公司未来的重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留住人才企业才有希望。公司周儒欣董事长十分重视股权激励,2021年公司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面向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管理骨干和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合计235人授予限制性股票565万股,授予价格为21.24元/股。
公司设定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0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或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30%/50或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20%/35%,对应20-23年CAGR分别为14.4%/10.5%。以净利润为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彰显了公司对于未来盈利能力提升的信心。
2021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万股)

潘总说,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是要和业绩挂钩的,必须要达标,才能分享成果,这样就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利于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因为业绩增长与激励对象有关。
下面是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标准:

“ 随着北斗导航的商化越来越快,行业景气度持续与国产替代深入,
北斗星通的在北斗导航方面有哪些亮点呢”?邢所长问。
潘总回答说: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是公司的业务支点,受益于北三组网和政策推动等有利因素,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北斗三号完成全球组网,国内政策重视度也不断提高,作为新基建中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一环,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到4033亿元,同比+16.9%。
卫星导航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增速:

公司基本实现北斗用户段产业链的全面布局。北斗用户段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芯片/板卡、天线,中游终端与解决方案及下游运营服务。公司在规模化发展阶段围绕“北斗+”已基本实现北斗用户段的全方位布局,具体包括(1)芯片/板卡:和芯星通与芯与物;(2)天线:华信天线与佳利电子;(3)终端设备与解决方案:杭州凯立、赛特雷德等;(4)运营服务:北斗信服、真点科技、Rx Networks等。
北斗产业链及公司在用户段产业链布局:

从定位精度角度划分,卫星导航定位民用场景可分为高精度(亚米级及以下)和标准精度(米级及以上)。公司在两大领域均有所布局,如芯片板卡方面,子公司和芯星通同时具备高精度和标准精度产品,子公司芯与物则主要面向消费级的标准精度应用。
高精度:有望成为标配,市场前景广阔
万物互联时代,从车联网到智能可穿戴设备,高精度位置信息有望成为智能设备的标配。通过“高精度定位服务+各类传感器”的融合智能算法,传递时空信息,成为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交互的桥梁,应用不断增多,如车联网、智慧城市等,消费级产品也开始出现应用趋势。
高精度定位是车联网的必备要求之一,华为手机也开始具备亚米级定位能力

高精度位置信息需要依赖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受益于上述趋势,2020年中国高精度终端相关产品(RTK、天线等)市场规模合计约110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34.4pct,处于加速发展通道。
高精度市场处于加速发展中:

目前高精度卫星定位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测量测绘(GNSS接收机等)、形变监测(如地灾监测)、封闭半封闭场景自动驾驶(如农机自动驾驶、无人机等)、乘用车自动驾驶等。潘总说,根据国信证券测算,2025年国内高精度板卡市场规模约50亿元,高精度天线市场规模约15亿元。目前高精度板卡均价已在1000元以内,远期有望降低到500元以内;高精度天线均价已在200元以内。按照高精度定位终端配备一个高精度板卡、一根高精度天线测算,预计2025年国内高精度板卡市场规模约50亿元,高精度天线市场规模约15亿元。
其中,车载高精度市场尤其值得关注,预计占比在一半以上。随着汽车新三化不断深入,高精度定位大量上车应用,其出货量占比或达到总体需求50%以上。且产品形态亦有显著变化,目前最为明显的是汽车天线——车里的天线集成度越来越高,包括高精度、WiFi、蓝牙等,随着功能丰富和集成度提高,天线产品单价亦有望提升。
高精度板块市场规模测算与天线市场规模测算:

高精度服务市场远期空间广阔。价格方面,千寻位置推出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FindCM收费标准为3600元/年/个、亚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FindM Pro收费标准为300元/年/个;需求量方面,由于每一台运行中的高精度定位设备均需要高精度定位服务支持,并假设设备平均更换周期为4-5年,以此估计,预计2025年国内增强服务市场规模可达160亿元,具有极强增长潜力。
高精度定位服务市场规模测算(2025E)

公司亦成立子公司真点科技布局高精度定位服务领域。公司2020年成立真点科技,拥有完全自主研发的RTK、PPP-RTK高精度定位算法,在2021年5月发布了TruePoint“全球高精度云服务平台”,目前高精度平台已经接入客户开展测试。
TruePoint位置服务访问信息示意图:

标准精度:物联网应用星辰大海
潘总表示,公司主要的标准精度芯片产品布局为火鸟系列(UFirebird),目前共有两代产品,主要应用于标准精度的车载前装导航及物联网类(包括可穿戴设备、Tracker、手机/平板等)市场,而物联网类市场为公司2021年重点开拓的应用领域。

在物联网等消费类领域,分细分场景来看:
潘总介绍说,物联网未来三年市场是个有11亿的规模,包括,智能可穿戴、共享出行、Tracker和平板电脑等。
(1)智能可穿戴:据IDC数据,2021年国内可穿戴市场出货量接近1.4亿台,预计2025年出货量可接近2.7亿台,21-25年CAGR为17%。
(2)共享出行:据公安部数据,2019-2020年国内共享单车年投放量均在2000万量左右,假设21-25年维持2000万辆/年的投放规模;另据艾媒咨询数据,共享电单车投放逐步增加,预计2025年国内投放量可达800万辆。
(3)Tracker:据First analysis数据,预计我国用于物流/资产追踪等应用的M2M连接数量为6400万。
(4)平板电脑:据IDC数据,2021年国内平板电脑出货量约2842万台,占全球比重约17%,预计2025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约1.56亿台,对应国内出货量约2643万台。
基于上述细分领域,预计2025年国内物联网等消费类领域设备数量约在3.8亿台,用于物联网等应用的标准精度芯片单价较低,约在2-4元左右,以3元/颗计算,对应市场规模约11.5亿元。
物联网等消费类领域标准精度芯片市场规模测算:

特殊市场:北三升级换代,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北斗装备是我国军工信息化和国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包括导航、跟踪目标、武器制导、搜救、侦查制图等功能,在指挥控制、战场机动、补给支援、火力协同、战场救援和保障精确打击等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十四五”期间,北斗特殊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潘总说,根据国信证券研究所分析,从市场规模来看,参考美国在GPS和PNT(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方向的国防预算数据,根据美国《国防授权法案2022》,2022年美国国防预算中用于上述领域的支出在20.55亿美元,占7682亿美元总预算的0.3%。而我国2022年国防支出预算为14760.81亿元,对应市场规模约40亿元。
2022年美国GPS和PNT相关国防预算:

2011-2022年我国财政安排国防预算支出:

除此以外,警用、应急等其他特殊市场应用也在持续招标。北斗在公安领域可用于应急通信、任务指挥、巡防管控、警用授时等,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各地部署各类终端超1.2万台。应急管理方面,如在森林防火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部署各类北斗终端超1.5万台。
部分警用与应急管理北斗相关采购项目:

以上为北斗星通在市场四大模块中,从量化和数据角度,潘总根据国信证券研究所分析、以及当前市场状况和北斗导航在商化服务价值做了重点阐述,深刻而具体。北斗星通目前在北斗导航领域经过数十年的磨炼与探索,位置导航服务等相关技术已经处于相对成熟发展阶段,多元化运营,凸显价值提升。北斗星通在国产替代、行业竞争、财务分析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又有哪些亮点。潘总将在后面章节具体介绍。备注:以上文中相关图片、资料和分析数据来自不同网站和国信证券研究所。(待续)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