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短线要跑,长线要买

王志强   / 2021-06-15 16:19 发布

2021年A股最大的外部风险

美国5月份的CPI数据出人意料高达5%,这个数字上一次出现还是次贷危机雷曼兄弟破产的时候。连续超预期走高的通胀信号,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市场押注美联储货币转向的最大筹码。

但奇妙的是,美股并没有像预料中一样大跌,指数期货反而快速上扬,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时隔逾1个月又创下了历史新高,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黄金价格走势全部逆向而行,叹为观止。不过这不重要,我们关注美国的经济数据,根本上是在观望美联储会否因此有所反应,这决定了其他各国的货币政策走向。

1信数据,还是信美联储?

 

 

前美联储艾伦•格林斯潘有句名言:“如果你以为听懂了我在说什么,那你一定是没听懂我在说什么。”这句王尔德式的悖论虽然让人听得云里雾里,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事——预期调节。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么个理。官方在发声之前,会将市场的反应纳入考量范围内,减少投资者反向行为带来的对冲效果,或者直接利用这种心理,让政策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举个例子,美联储放出风声:我们要戳破股市泡沫。那么,无需美联储动手,投资者自发的恐慌情绪就可以引发一场崩盘。同样,美联储言之凿凿将在2023年才开始加息,市场的预期可能就是2022年甚至2021年年底。所以,要不要相信美联储,本质上是市场心理的博弈。 

美国5月份的CPI数据显示,价格涨幅最大的依旧是与出行相关的商品或服务,二手车环比增长7.3%,租车服务增长12.1%,户外食品价格增长0.6%,这些都反映了外出活动的增加;另外家政服务环比增长6.4%、搬家运输服务增长5.5%,说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已开始向价格传导。 这是PPI向CPI传导的结果,4月份美国的PPI高达6.2%,而在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在高位的背景下,5月份这一数字变得更大的概率并不小,届时对CPI的压力也将继续。

 

从同比看,能源商品、交通商品与服务、以及房屋租金对通胀的贡献较大,这些项目具备明显的顺周期属性。从导致通胀的源头来看,一是流动性泛滥,一是经济复苏转向过热,未来随着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其价格仍有上涨的空间。 

而就在昨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突破8万亿美元,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仍然持续向这个淤积的“堰塞湖”放水。

 

日前银保监会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通货膨胀像约定好了一样,如期而至。而且比美欧同事们所预料的幅度要高出一截,至于将要持续的时间似乎也不像许多专家预测的那样短暂。 

过去两个月,美联储一直在给市场传递一个信息:通胀是暂时的,随着基数效应与供给瓶颈消退,压力将会减弱。昨晚股、债、黄金等风险资产价格没有像4月CPI数据公布后那样大跌,无疑是“教育”的胜利。数据和美联储,谁更值得信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2经济复苏和通胀的拉锯战 

 

留在枪膛里的子弹,远比飞出去的子弹更有威慑力,因为它可以持续影响一群人的心理。要不要扣动扳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中锚定的是经济和就业,这两个目标未完成前,通胀是可以被容忍的,但不排除持续过高的通胀改变FED的态度。

下面这张表格大概梳理了一下市场对于经济复苏和通胀数据的可能反应:

 

截至目前,2年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进一步收窄至129个基点,为3月以来最窄。

 

这个差值常常被认为是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当投资者预期增长疲软,通胀下降以及美联储政策更加容易时,收益率曲线往往会趋于平缓。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下降幅度大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收益率曲线趋平意味着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并不乐观。 

6月2日公布的褐皮书显示,过去两个月美国经济温和扩张,增速环比小幅增长。但其实有些落后预期了,近期公布的几个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5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55.9万,预估为增加67.4万,前值为增加26.6万;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37.6万人,预估为37万人,前值为38.5万人。 

 

复苏的进展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已经打算通过增加关键商品的国内产能,降低对其他国家的依赖。6月8日,白宫发布“供应链风险评估报告”,宣布成立供应链中断工作组,解决美国半导体、建筑、交通等行业近期面临的供应瓶颈问题。这一动作或许将加速经济的复苏。在此之前,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疫情反扑导致了中游制造业的停转,对美国本土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至于通胀,前面说过,短期内很难看到起色,甚至不排除持续半年一年的可能。 

在此情况下,市场对于美联储短端的动作预期有所抬升,接下来6月15日召开的 FOMC会议上,美联储或将给出弱就业和强通胀之间如何权衡的答案。

3谁支持,谁反对?

这一轮美国经济复苏和通胀的情况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期有些类似。当时美联储大肆扩表,名义利率触及地板,经济逐渐恢复,通胀预期高位初现,彼时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飙涨。但失业率虽然开始下降但没有达标,美联储继续保持宽松政策。

 

2012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开始加速,通胀预期开始转向美国恢复,失业率进入到7.5%以内,但实际就业还没有到达目标线。反映出来的结果是市场远期预期开始反应,短端依然不动。

 

到2014年年末,通胀预期回落,主要原因是国际能源供应结构恢复和经济回归常态,失业率降低至6%,短端预期加速,美联储开始行动。

 

每一次危机的起因和结果都不尽相同,这一路径是否会在2021年复刻不得而知,但可以作为参考,至少可以判定美联储表态的“锚定就业”并非空话。

 

当前全球都聚焦在美联储货币转向上,因为要做出相应的政策应对,不过各国的态度不尽相同。 

美国超发货币之后会拉着全世界会一起为它共同分担,这是世界储备货币的特权,没办法。中国内部的货币环境虽然好于其他地区,但也不算紧,5月M1、M2分别增长6.1%、8.3%,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和回升0.2个百分点。

 

因此,美联储提前加息是我们乐见其成的。但对于印度、越南等疫情尚未解决、经济依然惨淡的地区,它们则希望这一时间尽量延后,否则会面临“跟着退出经济恢复缺乏动力”和“不退出引发美元回流”的窘境。即使是欧盟也不例外,美元周期以邻为壑的历史书上毕竟血迹斑斑。

 

至于会不会影响投资?毋庸置疑,这其中自然也包括A股。截至今年4月,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市值为33613亿元,加息后美元走强会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短期将出现资本外流的现象。

 

目前来看,国内资产价格的走势,是从下表中的情形2转向情形4,央行的货币收紧走走停停,上证指数从3300点回到3600点,抱团股短线回归的同时伴随着各种热点题材的炒作。

 

至于接下来的行情,就不再只是考虑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快慢,也要加入美国高通胀倒逼流动性拐点提前到来的可能情况,当然这会有明显的信号,就是美联储的购债规模。

4结语

 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的分析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从现象A、B、C得出结果D,而是多因素多结果之间的复杂映射,从现象A、B、C得出结果D、E、F,占据影响主要地位的因素发生变化,最后的结果也会不同。但是,在诸多不确定性当中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泡沫。趁着水位高而狂欢的盛宴,击鼓传花的游戏,结束这些只需要一个信号,来自某个经济数据、某场会议或是某个事件,谁也不知道哪天就会出现。总而言之,对于全球资产价格来说,美国经济何时完成复苏、就业何时达到目标,继而触发的加息周期,是当前最大的外部风险。

 

 

短线该跑了

1节前大红包,该落袋为安

 今天最牛的板块,仍然是新能源,尤其是光伏和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盘中创出457元的历史新高,比亚迪突破了229元,从3月低位反弹出一个深V,隆基也是连涨了4天,突破112元的位置,而一众产业链的中小票,有的已经破位,像恩捷股份,有的则在破位的路上。

 

股价大涨,是好事,大家都可以赚钱,但仔细对比一下前后股价,又会多一份警惕。我在之前的市场分析中强调过,突破2月份高位的事情,要分两面看,不一定都值得击掌庆祝,因为当时的高位是在流动性泛滥下出现的,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尤其是最牛的那几个板块,像白酒、医药、新能源,完全成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股价严重背离基本面的现象虽然算不上新鲜事,但结果总会殊途同归,那就是涨得多离谱,就会跌得多离谱。 

实际上,我们已经见到这种情况。这段时间,涨幅好的板块不止新能源,医美、白酒也涨了很多,但医美和白酒已经开始大幅回调,朗姿股份,一跌就没了35%,舍得、水井坊,一言不合就来一个跌停,还上演了什么大股东减持、被举报操纵股价这类事,吃相足够难看。 

究其原因,就是短炒的人参与太多,这类人以游资为主力,也吸纳了很多散户,要知道这类人的尿性是啥?无非一夜暴富的心态,所以这类人可以使尽洪荒之力快速拉升,也绝对可以手起刀落斩个痛快。

 

看看医美的当红炸子鸡朗姿股份,还有白酒的舍得的股价走势,3个月涨2倍、4倍,没有游资在里面兴风作浪,大家都在为广阔的行业前景、良好的基本面和业绩预测做价值投资,我信你个鬼!

 

现在,新能源这么个涨法,中小票频频破位,要是冷不丁一个大幅回调,也再正常不过,况且现在的鸭子煮熟了,韭菜也足够高了。

 

短炒人士,节前这个大红包,落袋为安,也不失为一个好策略。当然,也有另外一派观点继续看涨,理由也很简单,“七一”快到了,按照千百年来的政治传统,普天同庆的大日子,各行各业总得营造一个好气氛,股市至少也不要成为猪队友吧。这种事,见仁见智吧。能赚最后一个铜板,是能力,是胆色,但不赚最后一块铜板,是智慧。

2不押注房地产,那押注啥?

这几天,消息面上的“重磅瓜”也不少。先是中美贸易的相关官员互通电话,虽然分歧一时半会不可能解决,但有沟通对话,总归比互不往来要强,尤其是在全球面临疫情反弹和通胀压力之际,至少给了市场一个中美坚冰融化的希望。

昨天的上海陆家嘴论坛,一行两会领导相继发表主题演讲。其中银保监会的郭树清说的“炒押注房价永远不跌的人,终会付出沉重代价”最为精彩,但其实,郭树清说房价,是想提醒投资者,要切实防范投资风险,尤其是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不要妄想有机会发家致富,还要警惕各种变换花样的“庞氏骗局”、击鼓传花。

 

没办法,一说房价,中国人的内心总是最容易起波澜。也有好事者把郭树清过去的话都给总结了一遍。不过,从郭树清的历年讲话,也可以印证他是始终将房地产风险看得比较严重的人,这或许也代表了一部分官员的看法,虽然房地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经济的增长神器,但各种的价格扭曲、人性扭曲,也正是通过房地产刺激经济的副作用。 

 

 

其实,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其有效期,而任何一个产业,在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发展,也总归有到头的一天。 

从时间轴上看,08年之后的“基建+地产”双引擎的历史任务也到了尾声,毕竟前后已经13年,如果从98年房改开始算起,房地产商品化的时间更长,达到23年。不论是各种边际效应的减少、各种副作用的出现,各地房价的松动,还是对比发达国家经验,1933年罗斯福新政历时6年,到二战开打时基本完成全国基础建设任务,都显示出“基建+房地产”这条路差不多到尽头了,这或者正是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的理由吧。过去,我们醉心于中国政府的控盘能力,可以肆意控制甚至扭曲市场机制,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让房价单边上涨20年,但相信包括部分官员在内的人,都还是清醒地看到背后的风险。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再看郭的话,这一记警钟不可不防。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炒房被限制,投资外汇、黄金和期货又是高风险,那权益类投资无疑是不错的方向,毕竟这也符合现在的主张。

3通胀数据,美股为何视而不见?

昨天的陆家嘴论坛,还有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对国际金融市场存在高位回调风险的判断,当中就提到了美国通胀问题。

 

 

正好也在昨晚,美国公布了5月的CPI数据,同比增长5%,创2008年8月来新高,预估为4.7%,核心CPI同比增长3.8%,市场预期的3.5%。这是美国CPI数据连续第二个月超预期上行。但和前几次通胀升温不同的是,这次美股却并没有风声鹤唳,反而以小幅收涨,10年期国债收益也只是小幅上行,这有点出乎意料。

要么是市场真的已经相信美联储一直鼓吹的“高通胀只是暂时,随着基数效应与供给瓶颈消退,通胀压力将会减弱”,要么就是市场已经消化通胀预期。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离不开对于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随着美国疫苗接种率的持续推进,很多地方其实都已经全面恢复了经济活动,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但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做底盘。因此,如果美联储收水,会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影响,潘副行长的判断并没有错。但是,如果看长远一点,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拜登的各类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经济面上必定会一步步上扬。何况,美联储收水说了这么久,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也难怪资金无惧通胀数据的上升。 

其实,从更长的经济周期看,每个decade(十年期),多是先苦后甜。 

1980年,里根上台,头几年的供给侧改革,动荡不安,但后面就一路开挂,直到1987年股灾,拉开了高位回调序幕;1992年,克林顿上台,高速公路计划使得美国重拾增长,并一路开挂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此后的各种天灾人祸,“911”、伊拉克战争,折腾到2003年,经济又开始复苏,随后进入高潮,2008年崩了一次,此后又折腾了几年,而后继续增长。 

如果以一个10年计算,过去30年,不管是美国,还是全球,包括中国,总在遵循着这样一个周期:开头先是各种问题、各种崩盘,而后出清,之后再重拾增长并进入过热。如果是简单的三段论,那就是1/3出清,1/3底部反弹,再1/3快速增长直至过热回调。有很多理论可以解释这种周期率,可以套用资本开支周期,前后历时刚好10年,也可以套用政治周期,美国总统做满两届,耗时8年。现在,站在新的一个decade开端,历史会不会重复?

 至少从这几年的各种问题暴露、各种崩盘来看,特别是去年的新冠肺炎,头几年的崩盘阶段已经被验证,那问题就变成什么时候能够触底反弹。 

从这一次新冠肺炎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来看,足够惨烈,估计很难有能出其右者,新冠触底,大抵就是这一轮崩盘阶段的触底了。 

现在,虽然全球经济还难言触底反弹,但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中国早已触底反弹,美国也已经进入触底反弹阶段,其他经济体或许还得等上一段时间,但无论如何,新冠疫情终将由现在式变为过去式。从10年周期看,全球新一轮的周期上行,或许已经在路上。短炒的,可以落袋为安,但长线的,或正当时。

 

 

 

 

 

 

 

 

 

 

 

长线布局正当时

 

不知不觉,A股的上半年行情就快要结束了。回顾上半年过山车一样的市场走势,让很多人的账户的在大幅盈亏之间来回转换,更惨的是也有很多年初追进去后遇到“杀茅”大逆转,直熬到3月初几日接连暴跌而恐慌割肉出逃的。这些的投资者中有很多买的是各种“行业茅”,当时没有足够的定力长期拿着而最终“高买低割”,后来也没有足够的勇气重新捡回来。如今很多行业茅又回来了,却没有了这些人的身影。

另一方面,上半年的全球资产在放水的大背景下却是一通疯狂乱涨,原油能化、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甚至各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国家股市都反弹力度惊人,甚至创出历史新高。
相对来说,A股的整体表现是最为克制。
但毕竟国别制度、政策及经济形势不同,A股市场整体克制的表现也是有自身内在原因的。用句时髦的话来说,今年来全球资本市场风云变幻,A股如今“棋至中局”,下半年及更远的未来又该怎么看?

1、全球资产都在疯涨
自从去年因为疫情冲击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及各个国家的各种骚操作,让绝大多数投资者经历了这一辈子从未想象过的魔幻历程。即使是到今年,资本市场仍在上演令人惊讶的夸张表现。
今年的资本市场暴涨根源是全球性大放水,直接的导火索是国际大宗商品。截至目前,国际原油期货重新站上了70美元/桶的大关,纽约原油期货指数从去年最低点涨了10倍。铜铝铁等工业金属自从去年4月来翻了个倍,年内也最高飙涨30%。
在国内,大宗商品最疯狂的时候,甚至迫使数个监管部门合力“围剿”降温,即使如此,也未能浇灭市场做多的热情。美国作为放水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加起来还多的带头大哥,股市当仁不让继续强的一塌糊涂。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美股的风险比它的泡沫还大,美国也知道自家股市的风险泡沫都很大,但任凭机构大佬喊空,美股就是岿然不跌。很多疫情形势严峻,甚至冲击了经济产业基础的国家,在抄带头大哥作业的努力下,还硬生生成功复刻了美帝去年来的天量放水刺激资产泡沫的骚操作,股市不但没有崩,甚至也跟着要么创新高,要么在创新高的路上。
比如今年全球疫情黑洞的印度,每天几十万的新增确诊,丝毫不妨碍印度股市创新高的热情。
重新陷入水深火热的疫情复发与经济危机的越南,其胡志明证券交易所甚至由于投资者交易热情高涨交易流水太大导致交易系统不堪重负被迫停市半日,如今越南股市是亚太地区最靓的仔。这种因交易量过大而被迫休市的场景,发生在经济面临崩溃危机的大背景下,如同国际油价一度跌至负几十美金一桶,滑天下之大稽,又如此真实。

2、A股“茅”又回来了

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喜欢把沪指当做A股市场方向的主旗,但实际上由于金融地产两桶油的权重股影响,沪指对中国股票市场新变化趋势的敏感度一直很低,说人话就是指数失真
真正能代表A股当下最新变化趋势的是弹性更大的创业板指数,以及各种行业的核心资产,也就是大家说的“行业茅”。
虽然今年来沪指的表现整体只有3.36%,看似涨幅不大,但创业板50指数在过山车行情下可是有两位数涨幅,尤其近3个月来涨幅超过30%,即使是靠市梦率撑着的科创板50也有了15%的涨幅。虽然还比不过靠放水浮起来的美股及其他地区市场,但也表现不错了。更可怕的是医美、饮料、鸿蒙、煤炭有色、新能源这种热门概念,从3月9日沪指最低点时间算起到现在,不但整体反弹夸张,有很多个股还都翻了好几倍。
即使是各自的茅整体也涨多跌少,通策医疗反弹了80%,离年初历史最高点仅差1分钱。片仔癀、爱尔眼科、亿纬锂能、药明康德这些也反弹超过40%。宁德时代也不仅反弹50%创历史新高,还成为了A股有史以来第一家原生的万亿市值科技公司。可以用一句话形容现在的A股行情,那就是静悄悄地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当然,放在全球市场里面,惊艳的还不是A股,比它表现强的国家股市很多。但中国的基本面跟它们可是天差地别,在“稳字诀”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没有天量放水,股市也没有因此整体暴涨,但取得的成效是巨大且长远收益的。不仅从这次疫情冲击中化不利为促改革炼内功的发展契机,也为中国的未来A股长期稳健走好打下了坚实基础。我想说的,实际上虽然A股现在还有近忧与远虑,但长期走牛还是确定性极高的。

3、A股的长期牛市底气在哪里

经过一轮热门概念大反弹,现在又有很多机构在分析下半年可能风险很多,情况不太妙。大致的理由包括4个方面:
1,美国可能收紧货币,全球流动性拐点来临。美国5月CPI再大超预期,创近13年新高。不但工业品资产在大涨,居民消费品也涨的一塌糊涂,甚至全美范围内的房价都在大幅飙升,越来越多地区房价不断创出新高。所以现在美国通胀连续几月大涨给美联储很大压力,下半年缩减QE,甚至加息的概率也越来越大。不是不会,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如果美国带领收紧流动性,必然导致资金回流美国,全球流动性收紧连锁反应。到时候可能美股不一定会崩,但高外债的小国肯定扛不住,A股不一定能独善其身。
2,大宗商品高价正在冲击中下游产业,需求不振影响经济修复。中国5月PPI高达9%再创新高,但CPI仅有1.3%,两者剪刀差持续拉大。这背后不但说明了上游工业品价格在“失控”,也说明下游的消费需求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势。我们这段时间频频听到各种制造业上游工业品涨价不断,却很少听说下游的产品有涨价。实际上,现在的中游企业正在面临比较严峻的上游涨价,下游卖不动的形势。而中游又是其中很大的群体,除了少部分能依托出口消化成本外,多数还是只能硬抗。这种结构形势下,经济不能健康复苏,终究是要在下半年埋雷。
3,国外疫情复发冲击全球产业链。虽然全球抗疫已经变成常态化,但国外疫情大国还是有可能对全球产业链造成打击,这一波大宗商品暴涨的主要原因也与资源国因疫情导致工业链断裂有关,即使到现在也未能有效修复,继续担心是必然的。
4,核心资产反弹至阶段高点有兑现风险。近几个月来,医药、消费、新能源等前期热门赛道已经大举收复前期失地,估值又回到了被质疑的高位。在未来全球流动性预期收紧的担忧下,不排除这些“茅”重新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估值,即使不调整,可能也难再创新高。
客观的说来,其实机构分析并没有毛病,短期看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并且都很严峻,尤其流动性拐点到来这个达摩克里斯之剑,真有可能随时对全球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但这些都可以说是短期视角。从长期角度看,很多人A股的基本面还是有虽然不能说根本性,但也是非常大的改变正在发生的。
最宏观的不用多说了,中国经济全球修复最快最强,虽然局部继续受影响,但整体都在稳健发展,这种稳健不但体现在国家对货币/财政政策上的稳健,也体现在经济指标,股市走势上的可持续稳健。
在货币政策上,中国相对美国的动不动就直接发现金放水来说可谓相当克制,此前中国并不主要依赖货币放水,而是依靠财政政策和行业扶持计划就在很大层面缓解了经济下行担忧压力。
现在很多这些行业政策正在发挥有力作用,不但是为短期两三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目标都规划好了。
确实,中国面临较明显的消费需求提升慢的问题,但其实一直以来中国在消费需求都比较弱,也不见出现什么大问题。如今内循环、增收入、将负担、促销费被写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也出台了很多刺激政策,这个肯定是会逐渐改善的,只是需要时间。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其他几个非常值得重视的迹象。
一是,在A股,通过去年“核心资产”抱团暴涨以及“全民投基”成共识,市场里影响指数走势的主力正在加速形成,并具有一致性与长期性。这种主力是由各基金、私募、机构联合的,不断以百亿、千亿为量级的规模汇集。它们的主要覆盖方向是各行业的优质核心资产,并且可以做到长期持有。而这些资产是在各主要指数中权重最大的,它们一旦上涨形成赚钱效应,带动的不仅是指数,还有无数股民的做多热情。
二是,中国现在的房股收益率转换窗口将近。在近20年来,中国房地产开启黄金时代,近20年全国房地产资产价格暴涨十几倍,年化超10%,而股市才寥寥几倍,收益率远远落后于地产。至于现金就更别说了,现金存银行从来都是亏本生意。但如今时代不同了,“房住不炒”国策指导,城镇化进入后阶段、及新生人口增量预期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整体开始进入上涨空间被压缩,房价只涨不跌神话被打破,炒房作为资产投资的功能逐渐丧失。
看看中国现在的房地产股表现就知道了,这两年遭破产清算、债务违约、财务危机的房企大家可不少见。

与之相反,A股其他非金融地产领域,比如消费、科技、医药新三傻领域,在近几年中不断爆出百倍大牛股,成为市场不断追逐掘金的大金矿。可想而知,中国的房股收益率转换时代真的不远了。
如果将来不再炒房了,那么作为一直以来每年沉淀海量企业及居民资金的房地产所释放出的潜在资金将会是一个极大且持续的体量。在没有其他有效且足够大的国内市场,这些资金必然有不少部分流入股市,从而给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成为推升股市长期走牛的重要力量。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兴衰周期,这也会同样反应资本市场上,如此前的制造业、能源材料、房地产,传统消费、再到如今的互联网科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时代最终要让位于成长性更强的互联网科技时代。
此外,近期我们也可以看到,国际复杂形势下,人民币的升值趋势越来越明显,资金流入流入规模创新高。最新数据,前五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497家,同比增长48.6%,比2019年同期增长1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5.4%,比2019年同期增长30.3%。同时,近3月A股北上资金也大幅净流入了1354亿,速度整体也在加快。这些正是外资看好中国市场的证明,虽然量还不够大,但态度已经说明问题了。

4结语

有时候短期因素很重要,尤其疫情这种全球性突发事件,会对市场产生难以意料和硬扛的剧烈震荡。
下半年的A股可能确实是会面临很多不确性的外部风险,不排除美联储突然转鹰带崩全球市场,然后又让很多人重新上演上半年“高买低割”的轮回。
但投资有时候还是要看一个国家股市最根本的支撑力,并且要以长期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以中国当下的经济及市场基本面,A股的长期支撑力是极强的。假如外盘崩了必然会受冲击,但不可能被带崩。之前外盘爆涨这么多,A股都不怎么跟,那么外盘一旦崩了,A股又有多大可能会全部跟?从长期看,我是非常相信A股一定会持续走牛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