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重回震荡,高抛低吸为主策略,如果错过碳中和,还能怎么办?
风雨顺德人 / 2021-05-21 16:48 发布
本周行情又结束啦,人在局中,可能看不清市场走势,但随着周五周盘后看,大家理清了市场思路吗?其实就是一个震荡市,涨多了的调整如疫苗,跌多了的反弹如钢铁,还有不涨不跌的证券在打酱油。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我觉得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按震荡市的策略来进行,大家都在说高抛低吸,什么是高抛,什么又是低吸?
其实高抛低吸谁都会说,而且怎么说都可以,因为门槛实在太低了,只要你说做好高抛低吸,全年365天,会有360天是正常的,但对我们投资者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大家最头痛的是,明明这句话是对的,就是找不到高抛点和低吸点。很多投资者认为高抛就是涨多了卖,低吸就是跌多了买,真的如何简单就没有亏损的朋友啦。
我是这样看的,首先要知道市场的预期年化收益,比方2020年是基金大年,平均基金收益在40%以上,最大回撤退是10%左右,那么最简单的高抛低吸策略就出来了,基金涨幅过50%的,高抛没有问题,基金最大回撤20%了,不妨也试试低吸。
如果换在2021年,由于普遍基金都不认为今年与去年一样,大家预期的收益在10-20%左右,最大回撤不变,那么基金波段涨幅在20%左右,你就不应该再追高,反而考虑是不是要高抛了,相反,基金下跌幅度快到20%了,你同样可以考虑是不是分批参与了。当然不涨不跌的,可以不动嘛。
这样来看操作策略就容易多了,为什么疫苗板块出现滞涨后我的建议是逢高减仓?(白酒滞涨消失后建议回补仓位,也有差价可做了)为什么钢铁煤炭在昨天血洗后反而建议逢低吸纳,道理也是一样的。问题来了,下周市场会突破吗?如果没有布局这些品种,还有什么值得参与的板块方向吗?
先说一下A股整体走势,如果说北向资金因为假期休市导致成交量能萎缩,周四、周五北向资金恢复交易,成交量能依旧缩量,这就说不过去了,说明本次反弹的增量资金就是1000亿左右,而且已经离场了,突破行情基本没戏了,玩震荡市A股最在行,只要时间足够长,上证指数可以永远匀速震荡下去。目前市场没有外力干扰,估计又是等待止跌信号后反弹,反弹到箱顶后又回落。所以关注上证指数意义不大,而且顺周期的黄金低吸点已过去了。
也许资金也看出上证指数的问题,所以基本不带上证指数玩了,现在大部分资金都集中在创业板上面,存量博弈,趋势波段这些比较明确,所以下周投资要获取超额收益,我的建议是继续看创业板。但创业板这个波段涨幅也不少了,如果继续追高,性价比又不强,该如何处理?
这个时候又回到高抛低吸的问题了,什么是高,什么是低?我们作一个排除法分析。
创业板的权重板块里,第一个是医药医疗,波段涨幅在20%以上,你们说高还是低?
第二个是新能源汽车,波段涨幅在10%左右,先机已失,涨幅均可,性价比不高;
第三个是芯片半导体,这个大基金已公告减持,不跌就已经很好了,能指望逆市大涨?
第四个是光伏,这个刚刚走稳,还没有出现上涨。
所以如果下周创业板出现行情的话,布局光伏板块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策略,符合高抛低吸方案。
---------------------
【投资小白科普,老手请略过】
如果你要选择光伏的话,股票也好,场内基金也罢(都是股票账户实时交易的),选择非常多,大家只要搜一下就有了,但如果是场外基金,这里面的选择就很少了,目前只有两家基金公司发行相关的指数基金产品,其中天弘是已正常交易的唯一指数基金( 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C /A),招商的正在募集周期,离正常交易估计还在半年时间,即使你关注了意义也不大;混合基金由于选股理念,仓位配置随时会变,这里就不作介绍了,因为二季度快要结束,一季度的持仓数据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再讨论意义也不大。
说一下关于光伏的中期策略,从上面光伏指数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事实:
1、短线均线粘合,即长中短线资金持仓成本一致,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点;
2、有向上突破的迹象,也就是有启动的味道,所以遇到调整,最好的策略是低吸,肯定不是高抛。
从操作策略看,除了申购时出现亏损外,逢低吸纳基本都是获利的,安全性有保障,目前还没有出现爆发式上涨,是一个比较好的潜伏品种,也符合高抛低吸策略。比追涨医药、押注新能源汽车性价比高上不少。下周一如果上证指数有探底要求的话,估计还是有逢低关注的机会。
顺带说一下,由于这个是C类基金,没有申购费用,赎回费用方面只要持仓超过7天就不用考虑赎回费用,因为是免费的,操作条件非常友善,管理费用每天已折算在净值中,不存在额外的操作费用,合适中长线、中线、基本是短线投资。
总结一下文章观点:上证指数估计还是以存量博弈,横盘震荡为主,高抛低吸为最佳策略,不管行情好坏,低吸策略性价比最高。下周市场或出现探底机会,建议关注光伏板块的低吸机会(顺周期的黄金低吸点已过去了)。在光伏基金中,场外基金目前最正宗的只有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