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什么是“双投机”投资心态,资本市场最大的输家又是什么呢?

金值成长   / 2021-04-22 22:46 发布

勤劳创造价值,智慧共享收益。我是E东山,欢迎来到“金值成长”财富课堂。

最近咨询E东山的小伙伴和新伙伴越来越多。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是财商?应该以何种目的和心态来面对投资?

不是我把问题总结得很有水平,而是提问题的小伙伴投资理财的意识和看问题的角度越来越专业。但这专业的背后实则是一个个亏损的案例堆积而成的,为什么股市一片大好却不盈利?为什么每天追逐热点反而亏得更严重?为什么买入什么就跌,卖出什么就涨?这些问题不光对于老投资者而言是经常面对的情况,更何况是新投资者。很多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盈利预期远远超过了自身的能力,这是人性的贪婪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同时很多投资者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就放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希望都寄希望于资本市场,这是典型的“双投机”投资心态。那什么是“双投机”投资心态呢?

第一,投资不能脱离基本面。我们都知道A股的牛市就是典型的泡沫市,市场资金的大量涌入和机构、游资等实力派运用手中的资金将股市的估值迅速拉高,导致股市充满大量的泡沫,严重脱离基本面。

例如年盈利20%的股票,在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上市公司未来盈利模式的基础上,股价却突然在一年内涨幅超过100%甚至更多,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市场投机和脱离实际。投资者一旦习惯或者追求赚取这样的投资收益就会很难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的投资收益,逐步成为一个投机者。

投机并没有错,尤其在投机之风严重的A股而言,投机往往是一种风格,一种把握市场情绪的能力。机构和非常多的价值投资者也投机,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因为当市场处于牛市行情时,也是市场严重透支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时候,这个时候卖出股票就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投机行为。当市场处于熊市或者上市公司处于低估值区间时,买入就是投资;当市场牛市或者上市公司处于高估值区间时,卖出就是投机,准确说就是长期投资加短期投机的综合表现,既赚上市公司基本面增长的收益,又赚市场情绪高涨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新进市场的投资者往往更加关注股票的赚钱效应而非股权的长期值钱趋势,所以新进市场的投资者一般都会经历一段投机到投资的成长过程。负责任地告诉你,80%的投资者永远倒在了投机的道路上,这也是为什么散户投资成功者不超过20%的根本原因,这条大概率盈利的投资之路是异常的狭窄。

投资是不能脱离基本面,但多少人能做到投资不脱离务实、耐心、信心呢。

第二,投资不能脱离个人工作。很多投资者经常问我自己是否可以做职业投资者,换个说法就是辞去工作专职炒股。没错,这里我用了炒股的字眼,因为能作出这样决定的投资者一般都是短期内盈利超过工作收入的投资者,都是抓住了某一波行情或者赶上了某一波牛市,把盈利当做是个人投资能力的一种证明和体现,但是现实的结果是残酷的,这样的投资者未来失败的概率超99%,因为这个成绩的本身就是投机。能在资本市场长期盈利的一定是价值投资者,即长线投资者。

任何在短期盈利的投资者都是投机,这个短期可以理解为1个月、1年或者是10年,因为投机是一种能把你之前所有盈利一次性抹去的极端方式。很多打过麻将的朋友都知道,即便一个人的记牌能力和分析能力再强,也很难做到长期保持高胜率,但凡能在所谓的长期保持高胜率的麻友一般都会在自身能力的确认性下参加更高筹码的局,只要一次不在状态或者运气差,之前的积累就都会被吐出,这也是骄兵必败的哲理。

脱离工作职业炒股的股民特别在意短期内的收益和亏损,因为他衡量的标准就是每个月的投资收益一定要超过之前工作的月收入,否则就是得不偿失。在这种外部和内部心态的影响下,职业股民就必须做到每个月都要盈利,而且是持续的盈利,这本身在资本市场就是一个谬论,更何况是普通的投资者并非专业的交易员。当出现收益低于工资性收入,甚至出现连续亏损的情况时,投资者往往会更加的疯狂、更加的投机,会出现All in的举措,这无疑是彻底失败的前兆。即便一次成功,但是这样的成功只会更加助涨未来更加疯狂的投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投资的本质是共享,共享优质股权资源的长期增值以实现长期收益的一种商业行为,但是大部分投资者都迷失在股价的涨涨跌跌,情绪的起起伏伏,机会的忽隐忽现,最终走上了“双投机”的不归路,脱离自己的基本面,脱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成为双输的最大输家。

本文完

作者简述:

人生已过而立,投资也有数载,拜读大师著作半百有余,终归与价值同向而行,期间披荆斩棘,历经磨难,虽不敢言已取真经,但投资之行日益趋稳,偶有所得,小有所悟,力图知行合一,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共话投资精髓,共享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