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调仓中的细节思考

司马术云   / 2020-08-31 22:58 发布

今天我又调整仓位了。



主要是上海机场的仓位减得比较多,中兴减了一点点。大部分调给了恒瑞,少部分给了恩捷。


其实总思路还是一脉相承,保持总体风格大致平衡,个股则是调整到逻辑更顺畅的公司上。


在周六的周记上, 我基本把上机和中兴的判断都写出来了,也基本明确了调整仓位主要从它们身上出。


上海机场方面,在最悲观预期的扭转后,股价运行到现在,比起继续打预期上去,我更倾向公司需要比较实在的恢复才能逐渐打上去。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就是疫情的反复和实际恢复时间的判断上,这个随着现在看到的信息,我持偏谨慎的态度,加上跟中免的保底协议也一直没有确认,于是我宁愿转向确定性更强的一些白马上。粗暴点理解的话,上机还是属于“等得久,自然有”的类型,但是时间成本随着对疫情干扰的了解,比一开始的判断可能会更高。


中兴则是新的预期迟迟不出来,不过本身估值也不高,我只是新兴产业的仓位有限,不然没法弄新能车了。也可以理解成目前我认为新能车这个赛道更好一点,毕竟周期性弱很多,也少了一些海外的干扰。


关于恩捷也聊过了,目前就是处于有机会就慢慢提高仓位的时候。


至于恒瑞,我跟你说我真的看懂了,那肯定是假的,事实上具体的创新药我看不懂。但恒瑞的好处在于,市场的共识足够,我们比较容易就可以明白这是市场最好的创新药公司,拥有N多的研发管线,过往有稳定的业绩表现,未来大概率也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业绩。近三年的业绩则有股权激励计划做指引,今年能有20%的保底,明后年其实大概率是能继续超过20%以上的增长的。


对于我这种菜鸡,我只要知道,底层逻辑上,公司的长逻辑不变(人口老龄化+创新药需求),理解上我当恒瑞其实就是N多创新药研发管线的ETF,反而会明白为何公司的表现能够比较稳定。至于估值方面,公司不便宜,但是无论是用DCF(合理增长假设)还是从未来市值空间的考量来说,目前这个市值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从上机脱离的仓位,需要找到可以用策略来弥补能力圈不足的白马来做替代,所幸的是,市场其实是有这样一批公司的,只要估值不是太过分,基本什么时候买入,随着持有时间的推移,总能创出新高。这本质是弱周期性公司持续高ROE带来的收益。


这样的公司包括不限于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美的集团、海螺水泥、招商银行等。这些公司普遍经营比较稳定,要么是估值相对低,要么是业绩预测性比较强。不过我还是更偏好成长性强一点的。


不过毕竟这不是我超额收益的来源,更多是从组合配置的角度出发的选择。对于这种配置性白马,我是会大概控制一定的仓位,用来做净值稳定和一些稳定性的收益来源,超额收益还是要比较深入了解的行业和精选个股才容易有。


其实仔细想想,就会明白,“遇事不决上白马”这种策略是最猥琐,也是最保守的策略了。(说到底还是自己能力圈不足以深入的情况下做出的合理决策)


调整仓位后,持仓结构总体平衡性依然没有大变化:


目前持仓组合结构为科技(消费电子50%+通信5%+新能车3%)58%,消费(白酒25%+机场免税5%)30%,医药医疗12%。


我是有点感觉现在市场超额收益的机会太难找了,我这种新兴行业多的,瑟瑟发抖啊,只能调点白马平衡下了,必要时白马还能出来救救场。


-END-


本文只是个人观点,纯研究分享,文中的任何看法或操作,都充满个人偏见和情绪。请各位坚持独立思考,自主作出具体决策。


推荐阅读:

信维通信半年报的解读

蓝思科技的半年报与收购

上海机场与中国国旅一季报

我对泸州老窖的一些看法

对中兴通讯的看法

对正海生物的看法

对恩捷股份的看法


点击在看,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