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品需求持续攀升 聚杰微纤今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每日快报 / 2020-03-12 10:43 发布
2020年3月12日,江苏聚杰微纤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聚杰微纤”、股票代码“300819”)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价为15.07元,发行新股2487万股,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
近年来,在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纺织品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聚杰微纤是国内最早从事超细复合纤维材料加工、应用的企业之一,主要团队专注超细纤维面料生产二十余年,已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生产运营模式。聚杰微纤具有从织造、染整、后整理及制成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生产工艺,在设备、技术、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合作伙伴包括迪卡侬、ZARA、C&A、H&M、IKEA 等国际知名品牌。
国际知名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具有一套严格的资质认定标准,不仅对供应商生产规模、生产流程、品质管理、研发设计、全球业务支持和售后服务能力等有明确要求,同时对其劳工保护、生产安全、环保措施等亦有严格标准,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因认证流程复杂、认证成本较高,故一经认证合格,客户忠诚度较高。聚杰微纤成功通过了迪卡侬、ZARA、C&A、H&M、IKEA 等世界知名品牌公司的认证,并与该等优质品牌客户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以及其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分不开。
开纤工艺是生产超细复合纤维产品的核心工艺,能否做到开纤充分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品质。前处理环节中最关键的工艺在于开纤。海岛复合丝、涤锦复合丝等超细纤维材料,在未经开纤加工前,其物理特性与常规纤维并无显著区别,经开纤加工后,复合纤维被剥离成超细纤维,体现出超细纤维的各项性能。但开纤工艺复杂,技术不到位会对产品品质产生重大影响。聚杰微纤通过深入研究超细纤维的基础性能,建立了严谨的生产标准,依靠多年来积累的生产数据分析应用,制定了科学的工艺参数,使得超细纤维在化学开纤过程中充分剥离,开纤效果大大提高,确保开纤率在 99%以上,产品的丰满度和物理特性良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次,聚杰微纤掌握了控制产品色牢度稳定性的关键核心技术。超细复合纤维产品色牢度不稳定是行业面临的普遍难题,据了解,从2000年左右超细纤维导入国内开始,聚杰微纤就从事这一工艺及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和试验,摸索出了独特的生产工艺使该产品色牢度始终保持较好水平。在染色过程中,聚杰微纤对染色温度、染化料和助剂的投放量及比例、染色时间等全方位的生产环节进行合理控制,可以生产出色牢度达到 4 级的面料,符合出口欧美标准。目前,聚杰微纤已成为国内生产超细纤维面料及制成品色牢度最佳的企业之一。正是因为聚杰微纤掌握了此核心技术,所以得到了迪卡侬、ZARA、C&A、H&M,IKEA 等重要国际客户认可,满足了他们对于此类产品的较高要求。
再次,后整理起绒是超细纤维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工序,起绒的好坏决定了产品的仿真度、舒适度、蓬松度等多项指标。聚杰微纤拥有目前国内完整的全套起绒装备,经过多年反复的工艺实践总结出独特的起绒方法,通过拉毛、磨毛工艺的有机组合,使超细纤维的优良特性在面料及制成品产品中得以体现。生产的仿麂皮产品与真正的麂皮产品相似度很高,打破了该类高端超细纤维产品被日韩企业垄断的市场格局。
从消费能力来看,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为我国纺织品消费增长提供了强大购买力。随着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和社保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意愿都将保持增长势头,纺织品需求将持续增长。
聚杰微纤是国内少有的高端超细纤维面料专业制造商,拥有从面料织造到制成品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受产能瓶颈制约,公司在发展历程中战略性选择大客户而减少了对中小客户供货,为进一步增加产能、拓展市场,公司积极应对,于 2019 年收购郎溪远华,加速了产能和供货能力问题的解决。报告期内,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订单充足且持续增长,部分非核心生产工艺产能不足,为保证及时交货、满足客户需求,遂将部分工序或订单以外协方式生产,尤其在遇到突发性和季节性订单激增的情况下,采用委外加工方式能够扩充生产能力。
此次IPO,聚杰微纤将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募投项目以及异地超细纤维面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超细纤维面料、无尘洁净面料制成品的产能,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扩充,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