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论投资理念,再谈创业板强势的逻辑

远航之天涯   / 2015-10-16 09:46 发布

       一说起投资理念,好多人开口就是巴菲特,然后就是价值投资。并且说他从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的理念中学到了投资的精髓,并且取得了成功。或许我的悟性太差了,那些大师的书,以及介绍大师投资理念的书,我也看过一些。说实话,我真的看不懂,不管怎么看,我实在搞不懂大师说了什么,更没办法学的是,大师的方法和理论用到我们中国股市应该怎么做才好。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但斌是中国私募界相当出名的一个人了,他自称是巴菲特的忠实学徒,他写的书,时间的玫瑰,我也看了好多遍。他在07年以前就说,闭着眼睛买茅台,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而且要长期持有,坚持价值投资。然后,然后到了08年,结果可想而知。直到现在,他除了在微博上跟粉丝互动比较多,经常转载一些心灵鸡汤之外。他在投资那个老本行和正事上取得了多少成绩,真没看出来。

        由此而论,那些大师的成功有其一定的个人,时代,社会,国家背景,我们不能机械式地照抄他们的方法,投资理念没有放之四海而皆通,放之四时而皆准的事情。假如我们知道了巴菲特九岁就开始做股票,他的家庭也有很深的背景,而且他多数做的是股权投资,以保险资金为载体。我们就明白,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别人的经历,环境,人脉,家庭,背景,悟性,机遇,我们更不可能复制。我们要做的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找到已经适用的方法。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哪怕他把武功秘籍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全告诉你,你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更不能速成。因为投资是个需要经验积累,需要长期实践并且磨砺的过程,缺了这个过程,就像沙滩上建大楼,那是不稳的。那个过程是别人没办法给你的,必须你自己走出来。就像大师们说的投资哲学,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们也是一步一步从基础做起,从最基本的金融和投资知识学起,经过几十年失败和经验的教训才成功的,假如你缺了这个基础和长期的领悟,脑子里是空的,或者还没达到那个程度。别人给你那些理念,你都会没办法理解,消化,吸收。死板地按照大师的话去做,反而是有害的。

       况且大师们的投资环境和社会背景和投资文化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在目前这个时候,我要说的是,假如你买股票没想持有一年,不要看PE。假如你没打算持有三年,不要谈价值投资。我们大多数人买股票的目的就是短期内改善生活,大师不食人间烟火。我们没办法去做到等十年,二十年,那个是昏话。真搞不懂现在还有好多人把巴菲特等三十年的例子拿出来说,投资需要耐心,不要急功近利,但也没必要到这种程度吧。我们的环境和土壤就决定了,我们的股市是个来回坐过山车,不断轮回的游戏,两三年一个小轮回,七八年一个大轮回。我们不能忽视眼前的现实,而去机械地学人家的先进理念。就像土生土长的中药,或许上不了阳春白雪,但肯定能适应这个土壤,能雅俗共赏。就像徐翔说重庆啤酒的例子,我们的创业板也是。创业板从四千点开始崩塌,就像很多人去刮奖,好多人刮了一张又一张,都没中奖,结果刮的人越来越少,老是没人中奖,大多数人都失望了,离开了,但有一部分人认为,以前那样多彩票和那样多人都没中奖,那么接下去中奖的概率是不是大多了呢,四千点是太贵,1800还是太贵,贵不贵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有人觉得接下去中奖的概率肯定比以前大多了,因为这个区域,在筹码分布和可交易性上面。又具备了可以博弈的机会,而且短期内流动性和政策面的支持,让资金可以放心去做。

       记住,假如一个股票,二十块钱跌停,没人买,成交很小,连续几个跌停后,到了一个价位,成交量急剧放大,那流动性体现出来了,博弈的资金也出现了。说明这个价位,不一定是合理的,可能还太贵,但起码到了一个可以短线博弈的时候,至于怎样做,也要看个人的修为了。不能一概而论。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