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感恩,我的2018
强势股投资 / 2018-12-31 08:55 发布
2018年,是我学习、钻研和践行欧奈尔强势股投资方法的一年,也是尝试着搭建强势股投资体系的一年。经过一年的学习思考和交易实践,以及账户的实际波动结果,我对该体系具有了如下方面的初步认识。
1, 强势股投资体系具有自身的强大优势和生命力。作为介于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之间的一种交易模式,兼具择股和择时的特性,兼顾价值和成长理念,强调在基本面选股的基础上,结合股价强度、形态、换手率等技术指标,以及市场情绪和心理因素来进行择时,寻找进出场时机,具有独特和鲜明的特色。这种投资体系坚持以业绩成长为择股条件,坚持第二阶段强势股作为选股目标,将市场上绝大多数垃圾股排除在外;其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等都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强势股投资体系,符合我对趋势和价值、基本面和技术面、资金面和心理因素辩证统一的理解,是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我不会丝毫怀疑其有效性,并将成为其坚定的信奉者。
任何一种投资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关键看是否适合你的价值观和投资理念,以及你的个性特征。除此之外,就在于自己对这套投资体系的领悟有多深,是否能搞精搞透,做到极致。目前看来,我对强势股投资体系的搭建还在进行时中,还需要N多年的不断学习和打磨,离体系的完善和成熟还相差甚远。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领会欧奈尔、米勒维尼、斯泰恩、温斯坦,以及陶博的投资经典和交易思想,进一步加以消化、吸收,并做到融会贯通。这条路还很长,很长,但我相信,自己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2,没有任何一种投资体系和方法具有普适性,任何投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盲点,都有其适用的市场条件。这是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我最大的感受。
诚如欧奈尔、温斯坦等大师自己的所言所行所昭示的,强势股投资体系适用于牛市和震荡市,但在单边熊市状态下是不适用的。这一点我通过自己并不长的交易实践,是深有体会的。对于这一点,可能淘粉们会有争论,但我相信,凡属不顾市场环境和条件,即欧奈尔所称的M,而盲目使用强势股投资体系的,难免会尝到苦果。
就我个人账户而言,上半年尽管大盘也从高点回落了400多点,但多是以比较温和的震荡下跌方式展开的。除了春节前的一波急跌对账户造成一定的冲击外,但由于持续时间很短,并未出现强势股的补跌,而且这些被动打下来的强势股很快就恢复。因此,上半年我的账户收益一度冲到过47%,相当于年化收益超过90%;但是下半年进入单边熊市下跌走势后,账户就急转直下,尤其是6—7月份和十一后的两波急剧杀跌,手中持有的强势股大面积大幅补跌,几乎将上半年的盈利回吐殆尽。是的,我一度因此对强势股投资体系的有效性产生过怀疑,但很快我就在欧奈尔的理论和实践中找到了答案。不是体系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适用的市场环境不对!
3,学习和借鉴任何现成好的交易体系,只有转化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所处市场的特点,加以消化、吸收、取舍、变通、甚至改良,才会发挥最大的功效。任何照搬照抄、拿来主义、简单模仿的,都不会有好结果。
目前我们所学习的强势股投资体系,综合了欧奈尔、马克-米勒维尼、斯泰恩、温斯坦,以及陶博等大家的思想体系和投资方法,而每位大师的具体武功心法与套路还是有很多差异的,如何吸收各自的精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融会贯通,绝非一项简单的任务,我们或许终其一生也仅难以做到钻进去而走出来。比如,选股是采用自下而上好,还是自上而下好,是采用突破新高买点好,还是回撤均线低吸好,是采用选对时机选好股,还是择好股选对时机?这些都要根据市场环境和阶段的变化,以及自身修为的进化与资金体量的不同,进行灵活选择和运用。
强势股投资体系的基本思想属于舶来品,产生于成熟的美国股票市场,而A股的整体市场特点、运行规律和价值体系,都与美国股市有重大差别。无视或忽略这种差异,简单照搬套用那些大师们根据美股规律总结的投资法则到A股市场,显然是存在很大问题的。陶博作为这套体系的传道者,也花了近20年的时间进行实践,迄今还在不断加以改良和进化。
投资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我不是一个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人,好的东西我会吸收,但不会迷信,更不会盲从。在搭建属于自己的强势股投资体系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揣摩外,我加入了自己的元素,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也尝试各种小的灵活性创新(包括交易线路的灵活把握等等),我会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别人的东西永远都是别人的,只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体系,才会有真正的出路。
因此,除了学习和践行强势股投资体系,上半年我研究了一些价值投资的东西,下半年又在参考学习冯柳的逆向投资方法,同时还在尝试借鉴超短打板的一些思路,所做的这一切,并非要搞成一个大杂烩的东西,而是寻求吸收其它门派之所长,扩展自己的强势股投资体系的兼容性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适用性。
4,风险控制,是我在2018年上的最重要的一堂课。
回首自己以及很多陶粉们曾经交易过的那些个股,现在再回过头去看目前的股价,简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什么老板电器、金牌橱柜、浙江美大、以及近期的仁和药业、合兴包装等等,都跌的爹妈都不认识了,而当初我们是当成十倍牛股来对待的。如果不是严格的止损规则,不是适度的分散持股,只要其中一只这样的个股持有到现在,会是什么后果呢?感激欧奈尔投资体系给了我坚决止损,坚持风控的理念,让我避免沦落韭菜行列的命运!我曾经在......上列了一个风险控制的提纲,准备写一个系列文章,但是半途而废了。不是我偷懒和食言,而是自己在股市上的理论和实践还太少,我的很多认识和想法都是从期货市场上来的,毕竟与股票交易中的风险控制还是有诸多差异。在股市上究竟该怎么样建立自己的风控体系,这是我要继续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我相信,假以时日,有关风控的系列文章,我一定会呈现给大家,但目前经历、功力、认知都还远远不够。作为职业投资人来说,在风险投机市场上要混下去,首先要学会的是求生本领,生存第一,风险第一。在此前提之下,才谈得上进取,才考虑怎么去赚钱。只有活人才有说话的资格!
5,仓位管理,是我下半年最为纠结的事情。上半年其实很简单,就是满仓操作,偶尔还会去做一点券商融资。但下半年被市场重锤了之后,面对账户盈利的严重缩水,我的满仓持股思路终于被迫放弃。但在这种单边熊市状态下,究竟要不要空仓,如果持仓,应该持有多大比例的仓位合适?其实自己陷入一头雾水之中,为此我也在......上做了很多的思考和探讨,自己的实际操作也是一直在调整仓位大小。一度将最低仓位降到过3成,而出现中期买入信号后,也加到过满仓,中间大致在半仓左右徘徊了一段时间,最近我又开始转为7成以上的重仓。迄今为止,我的仓位管理原则和规则依然没有建立起来,在不同的市场运行阶段或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仓位管理,仍然处于摸索之中。这个课题,不仅要带入2019年,可能还需要若干年的交易实践才会找到最优解。
只有经历了完整的牛市和熊市周期循环,很多问题才会找到自己的答案。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仅仅只能做为参考。比如陶博的坚持满仓持股,动态调仓穿越牛熊,至少我还没有那个功力,不可能照模学样。但我开始尝试在大仓位持股下,采用期指反向对冲进行动态风控,发挥自己在期货方面的优势,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和出路。
通过2018年的系统学习和交易实践,让自己在强势股投资体系的搭建和完善中,领悟了很多的东西,尽管还有许多尚未弄的那么明白,但给自己建立了信心,确立了方向。感恩2018年,让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股市职业投资之路的曙光和地平线。
(未完待续)
201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