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韩会师:为什么结汇动力仍然不足

会师话市   / 2018-11-13 10:24 发布

        人民币汇率近期的表现值得重温。在经历了11月1、2两日连续两天的大幅度拉升之后,6个交易日已经过去,市场投资者究竟如何看待人民币的后市前景值得思考。

  笔者认为,市场预期仍然存在一定分歧。尽管在11月1、2两日人民币迅速远离7.0整数点位之后,绝大部分网络舆论认为人民币跌穿7.0的概率大大降低,但对于人民币后市能否走强,实际参与市场交易的投资者似乎仍心存疑虑。这种内心深处的犹豫在市场数据上的体现主要是近期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持续在中间价上方运行。

  11月5日以来的6个交易日,无论中间价如何变化,在岸市场即期汇率一开盘就在中间价上方,此后基本全天在中间价上方波动,连续6个交易日日盘收盘价分别高出中间价289、66、188、122、111和185个基点,这种波动模式往往意味着市场的购汇力量强于结汇。

  客观地讲,6.90以上的结汇价格并不差,能够坚持到今天的出口企业都经历过6.30-6.40左右的结汇价格,面对当前如此优惠的结汇价格,其结汇动力如果仍然不够强劲,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其对人民币仍有一定贬值预期。

  这种预期究竟有多么强烈很难量化,也许是1%,也许是5%,但只要有这种预期存在,结汇操作上就会束手束脚。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持有美元一段时间,近期结汇需求不甚强烈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自己刚刚结汇人民币就继续贬值了。如果是个人投资者,可能仅仅是有些肉痛而已,但对于企业财务总监来说,这将使其承受巨大的精神和业绩压力。

  更进一步讲,我国出口创汇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自然结汇的主体也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一直非常重视结汇时机的把握,力争实现尽可能高的结汇收入。甚至大量企业会根据结汇后一段时间内的汇率波动情况对财务人员的结汇时机把握能力进行评估,并作为全年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在上述市场结构性特点支配下,再考虑到现在已经接近年底的客观现实,即使企业财务总监们的贬值预期并不强,他们也会慎之又慎。

  导致结汇意愿不足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大量投资者仍在担忧11月1、2两日的人民币反弹可能仅仅是监管当局在调控贬值节奏。特别是在近期美元指数总体较为强势的情况下,更加坚定了部分投资者的贬值预期。

  上述心态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2014-2016年的人民币贬值周期当中,曾经多次出现人民币一波快速贬值之后被阶段性拉升的情况,比如2015年的3月、9月,2016年7月等等。但每一次短期拉升之后,随后便是一波更为剧烈的贬值,这导致在人民币拉升期结汇的企业一次次遭遇重大打击,心理阴影很大。只要其不能完全确定未来人民币将经历一波比较长时间的升值或稳定期,其结汇意愿就很难上升。

  冰冻三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奢望一波短暂的调整就彻底扭转市场预期。根据2015年以来的经验,如果投资者看不到人民币即期汇率的持续稳定或走强,很难在结售汇操作上做出积极反应。例如,2017年1-9月,伴随人民币的持续走强,银行代客结售汇才实现了由高额逆差(2016年12月逆差431亿美元)到基本平衡再到小额顺差的转变(2017年9月顺差33亿美元)。而2018年6月以来的行情则是一个生动的反例,伴随着人民币在端午节之后的快速贬值,银行代客结售汇经历了从较高的顺差(5月顺差225亿美元)到基本平衡再到较高逆差的变化(9月逆差161亿美元)。

  总结一下。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和CFETS指数在今年端午节之后双双快速、大幅度下跌客观上刺激了一度淡化的贬值预期。根据历史经验,在连续走弱5个月后不能奢望市场情绪在短时间内迅速扭转。当前,市场调控的重点仍应是化解贬值预期,增强出口企业结汇动力,同时避免在美元走强带动下,人民币破7的炒作再次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