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股市真规则: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作有时有还无

广泛金融投资研究中心   / 2018-09-04 17:45 发布


如题。

这句话不知道大家听到过没有,用在股票市场里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为啥呢?

股票市场里的消息满天飞,很多时候,或者是大部分时候,我们都难辨真伪。

而且,这种情况从一开始的,信息不对称,已经发展成为,假消息很普遍,而且很多消息本身就定义为传言,也就是消息本身的性质,就本来不宣称自己是真的,预示着一种可能性,这种事儿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这是正常的吗?

实际上,也见怪不怪,但是这个传言,实际上也不能一概而论吧,至少某些权威媒体的传言,还是有可信度的,但是一些小道消息,特别是你周围人,告诉你,这事儿别告诉别人,是“内幕”,这种时候,你就要警惕了,可能消息已经传播了很多手。

三十六计里面,有一个计策,就是无中生有。

放在股市里,意思就是,本来没有影儿的事儿,或者没啥关系的事儿,非要弄一个模糊状态,特别是从小而上的模糊,传言也模糊,当事方利益方也模糊,让人信以为真,但是实际上有没有这个事儿,没有,也可能在路上,总之,就是给你一种感觉,越这样越有。

在股票面前,特别是在你想要赚钱的时候,已经买进的时候,就特别容易相信这种消息,这时候就丧失了理性的判断能力,你琢磨一下,是不是这样的状态。

给你打一个比方,你买了一个股票,然后你天天在浏览关于股票的消息,突然看到好像这个股票要重组,要发展某些带有热点性质的业务(区块链,人工智能,5G,环保等等),蹭了个热点,你是不是心里很惊喜?

本来看着很假的消息,外人看起来就会关掉窗口的消息,你就宁愿去相信这个事儿。

因为什么,不赖你,这是人性的贪婪。、

贪婪好像可以解释所有的事儿,而且炒股的人往往这种思维占据了主导。

但凡人能够理智一点,不受这种“贪婪”思维主导,也能少亏点钱,但这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

像这种消息,很多都是不靠谱的,然而历次行情都证伪过很多次,让人沮丧,让人踌躇,但是只要赶上了一次,吃了点甜头,就相信,我赚钱了,我是股神,可你怎么就不去想亏钱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是呢?

思维的惯性真的很可怕。

研究了这么多年股票市场,我发现散户投资者,亏钱的原因,就在于难以摆脱这样的“贪婪思维”主导的局面,也许从一开始,这种局面已经基本上定了。

那些一直陷在里面的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当局者迷,那些能够总结,会反思的人,偶尔碰巧看到了这个迷宫的形状,但是下一次碰到同样迷宫的时候,又忘记了迷宫的出口。

可能这需要一段艰难的历程,才能看明白,可能这需要的更多地是对于市场更深层次,对于自己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意识层面上,讨论股票市场,其实是有点抽象的,但是这是非常关键的。

因为股票市场价格并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意识来决定的,毕竟价格背后都对应着人与人之间的竞价,博弈。

所以,研究行为金融也好,研究投资者心理学也好,亦或是从简单的层面上,反思自己,总结自己,看清自己也好,都是体会市场,了解市场,贴近市场的最好方式。

无中生有只是股票市场多重陷阱的中的一个,只有更深入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市场,才能理解这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作有时有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