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龙灏:“艺术书名”的诱惑

财经人士   / 2018-07-16 09:19 发布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看着这一个个名字,如果你觉得这是泛滥的“鸡汤文”,那就错了。

上述种种,都是如假包换的名家之作,基本为选集或合集,作者署名是汪曾祺、丰子恺、萧红等大家…这里面的内容全部是建的国以来的文学大家!

这些书名,都是怎么了?

“几年前,有一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它的走红跟书名关系比较大,别家就有跟着学取书名的。”一位从业十余年的老编辑分析,慢慢地,这股风就刮到了名家之作这里。

汪曾祺之子汪朗则有些无奈地说:“我们家里人不太同意这么取书名,但编辑都很年轻,认为这类书名更受欢迎,更浪漫。”

而其子为了卖点就同意更改书名,是否有不妥之处?为了销售量而更改祖宗的原著名,是否应该自省?

改了更浪漫的书名,真的就更加受欢迎吗?市场的销量就更好了吗?并不是。

以沈从文作品为例,本月11日,我们在某电商平台上查询,一本出版于2017年7月的《湘行散记》,截止目前有6820条购书评论;而《美丽总令人忧愁,然而还受用》出版时间为2017年6月,目前有1526条购书评论。

           

                

作者署名“沈从文”的那本《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出版时间为2017年12月,到目前为止,仅有200多条购书评论。

对于哗众取宠的书名,看来市场读者并不买账。也进一步说明90后看不懂这些文字,他们眼中大部分的是《王者农药》与抖音!

其实,我们现在不但看不懂文学界,还有书法界奇闻异事我们更看不懂,比如邵岩的“挥针射墨”。

邵岩,是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家群体工作部委员,景德镇陶瓷中外艺术家协会艺术总监,中国现代书法代表,30年历届国展现代书法大奖获得者,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80余次,出版专着十几本。作品被美国《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社,意大利东北银行集团、香港艺术馆、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国际重要机构收藏。

明明是一位很会书法的人,本该受到人们尊敬的书法家、艺术家,却在网络上饱受骂名。

 其起因是在网上的一段“射墨”书法的视频,引起大家关注,大家之所以如此关注,不是书法本身,可能更是因为他的标新立异,他的离经叛道,想象一下,一位长须飘飘,仙风道骨的书法家,手拿护士的大针管,迈着太极八卦步,身影飘过,射出一道黑影,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风。

这是护士书法还是书法艺术?

广大的网友们不干了,这那他妈的的是什么书法、哪门子的艺术?丢祖宗的脸。网友的谩骂是有道理的,伟人先贤都说出过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劳动工具的变化,这位书法大师把写字这项劳动工具由笔变成了大针管,也难怪让大家难以接受,一片骂声。

可惜的是,谩骂,是没有结果的,谈是非,也是没有意义的。你骂你的,我骂我的,这是我们的权力,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就人家的这个“射墨”书法,就是可以游走在顶尖美术馆、博物馆,并且拿下中国书法界的大奖,就这样的针管在一次拍卖会上成交价近百万元!原因?

我们的审美有问题吗?还是现在所谓的艺术已经离经叛道了?


邵岩甚至还曾无耻的公开称:“创作我没有打草稿,全在我脑子装着。每次都不一样。”

 我想说的是,你要是两次能射个一模一样的出来,那才是真的厉害。哈哈,是为了雷同还是无法雷同?

各种炒作、各种哗众取宠充斥在我们耳边,哗众取宠的书名,哗众取宠的所谓大师,哗众取宠的明星,每时每刻想的都是博取大众的眼球。却没有想过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该想的是怎么去引领大众,带给大众正确的认知,怎么去为行业做出贡献。

从马云无间道到邵岩的“射书”,后面还有什么?

艺术到底在哪里?

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有价值,价值不等于价格。

财富打倒了8位绝世高手,“射书”打倒了“书法”!




         ==================================

   粉丝们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原创文章后顺便点赞、转发,以示鼓励!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