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队持仓变化说明了什么
青青木 / 2018-05-03 17:32 发布
所有的上市公司年报季报已公布完毕,已知的信息为用基金专户的2000亿救市资金,至年初为止,在赚500亿的基础上已赎回70%,等同于仅余750亿,其中成本仅250亿,而据各基金公布的持仓结果显示,平均持仓约50%左右,意味着这一批救市资金仅持仓370左右了,在整个市场而言,可忽略不计。
但是,当年更大的护盘资金,是汇金及证金的二万亿元,那么,它们最近半年的持仓变化如何?相信这才是市场最为关心的。这个具体的持仓及仓位官方没公布过,那么,我们只有从一些报表上来分析了,以下统计数据是冰冷本人在读报表时发现并统计的,仅统计数额巨大的,小金额不计在内。
一、工商银行,去年四季度减持3.8亿股,今年一季度减持16.1亿股,由于主要的量能集中在1月底且同时一季度减持比例最大,所以算约兑现140亿元。
二、建设银行,一季度减持5.8亿股,同样量能主要集中在1月底,约兑现54亿元。
三、农业银行,一季度减持48.9亿股(你没看错,就是这么多,冰冷看报表时也以为多数了个零),仅余23亿股,减持近7成,兑现约220亿元。
四、中国石化,一季度减持9.3亿股,兑现约68亿元。
五、贵州茅台,年报及一季度减持1100万股,兑现约80亿元,
六、兴业银行、一季度减持2.8亿股,兑现约50亿元,
七、中国太保,四季度减持1亿股,兑现约40亿元,
这是居前的大盘股中减持金额较大的,仅这七只累计即减持650亿元了。当然,也有一些个股出现增持的情况,但是,绝对金额普遍不太大,且最重要的是,以上的七只股均是全市场指数权重占比最大的一批股,那么,道理又是什么呢?
第一种可能:是否管理层认为3500点以上,太高了?或是短时间内涨幅过快了?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并非故意打压市场。
第二种可能:以上的个股,经过去年的大涨,特别是去年四季度的快拉,除了中国石化外,其它的六只股均创出历史新高,即是最弱的中国石化,价格也高于2015年7月7日至9日的护盘价格。毕竟这是国家财政的钱,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再咋的也不能亏啊。涨上去了,赚钱了,指数也稳定了,救市任务完成而退出,这种可能性较大。
但是不管如何,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出来,1月底大盘见顶的理由是什么了,用精准减持一点也不为过,毕竟那是二万亿的货(具体持仓比本人不知)。当然,大家知道当前市场上,哪只股票国家队持仓最大吗?中国平安,当前证金持8.1亿股(其中一季度增持1.2亿股,约花80亿元以上),汇金持4.8亿股,合计持仓800亿元,冰冷曾经记得2015年7月7日的那个天量涨停,几乎都是护盘资金买的,当天成交679亿元。所以除权的结果,国家队的成本是40.98元。没有人每次出手都保证不亏,关键要总结失败的原因,不犯致命错误,不犯低级的错误,更不能犯重复性错误 每天盘面解析 个股解答 加微lyq2962信 那么,最高的收益是几乎100%,最新价计算则也有50%,为什么这只股国家队就不减持呢?反而还在今年的一季度增持?冰冷认为,即是管理层也要看价值的,至少说明中国平安是具有一定的价值才如此的做法,当然,这也刚好又解释了上面的那一批巨幅减持的个股,理由是否是他们认为这些股价格已高于其价值的同时,还赚钱了,所以才出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巨额的净减持行为。
结论(以2015年7月7日的收盘价为准):
一、国家队尚坚守的超过当时价格的股,至少是有价值的公司。
二、国家队尚坚守的但价格没超过当时的股,不一定有价值,持只是因为套住了,意味着将来往上压力很大。
三、如果你的股运行至当时这个价格附近,你就得小心了,先分析资金流,再确定是否值得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