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造“知乎”,“卷”出新生机?

刘旷   / 2023-04-13 09:54 发布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随着产品的边界不断被打破,跨界发展、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各互联网企业的常态。而作为国内当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也在对其自身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更新和改进之下,早已从最初的社交平台,成长为了覆盖衣食住行的超级App。


如今,“小而美”的正在向着“大而全”迈进,逐渐将抖音、小红书、知乎等内容平台,都“装”进了自身平台里。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国民级应用,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引起不小的关注,而其前不久对头部内容平台知乎发起冲击,更是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扩容造“知乎”


在前不久的2023公开课PRO上,“搜一搜”团队宣布将推出“问一问”搜索功能。据了解,“问一问”可以看做是一款专为用户打造的问答社区,类似于版的“知乎”。而之所以上线一个与知乎高度相似的功能,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一来,生态内的搜索需求日渐增多,“问一问”可以很好地服务这部分需求,从而增强平台的用户粘性。如今,用户在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搜索需求,有数据显示,2022年“搜一搜”月活用户量增长至8亿,搜索量同比增长54%。其中,旅游类、房产类需求增长逾200%;新闻类、医疗类、美食类、政务类、汽车类需求均增长超100%;内容资讯类、教育类需求均增长超40%。而“问一问”功能的上线,则可以有效满足用户这些搜索需求。


二来,逐渐式微,“问一问”可以挖掘用户行为和需求数据,以便为的商业变现提供助力。了解用户行为和需求数据可以准确把握用户喜好,从而优化产品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而“问一问”功能则能给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用户数据,帮助其他组件实现进一步增长。“问一问”还持续开放了许多场景,其更加丰富的内容形态和创作形式,也可以让平台流量重新活跃起来,而有了优质的内容生态,就能够更好地进行商业变现。


三来,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问一问”则有着战略性防御的意味,可以确保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随着流量红利逐渐消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便开始试图从手中抢夺用户,而为了保持领先地位,也在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持续提高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问一问”的推出,算是在搜索领域的又一次尝试和拓展,这不仅能够给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内容生态,同时作为一个吸引粉丝的新渠道,也可以增强的竞争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推出“问一问”,或许也有为ChatGPT铺路的考量。ChatGPT的大火吸引了众多重量级玩家相继入局,只是,ChatGPT这类大语言模型要想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还需要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这也就意味着短期内是很难实现的。而腾讯推出“问一问”或可看作是对ChatGPT的提前探索。


不打无准备之仗


“搜一搜”推出“问一问”后,一系列升级动作也紧随其后。方面表示,“问一问”主要针对内的常见问题,聚合呈现平台上的优质答案,并且还会通过定向邀请部分教育、旅游、美食和科普等行业的视频号优质内容创作者参与问题回答,入局问答领域的决心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随着悟空问答折戟,“问答”这个概念几乎就和知乎牢牢绑定了。据了解,截至2022年年底,知乎的问答量已经累计达到5.06亿条,月均用户数也已超过1亿。知乎凭借着高质量的用户和内容,达到这一战绩用了近13年之久,而此时之所以敢通过推出“问一问”在自身生态内嵌了一个“知乎”,从而挑战知乎的“问答霸主”地位,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底气。


一是,背靠庞大且多元的内容生态,“问一问”不会缺乏创作者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内部已经“生长”出了不同的内容载体来满足13亿用户的不同需求,比如,、小程序、朋友圈、搜一搜、视频号、支付等,有着比其他平台更为完整的产品生态。而这一切也支撑起了“搜一搜”的内容生态,“搜一搜”与已有组件的连接与打通,则为“问一问”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创作者资源。


二是,与知乎相比,“问一问”的社交属性和互动功能更强,有利于形成差异化优势。最初是一款以社交为核心目的所打造的产品,其功能界面和底层逻辑都不是为内容消费服务的,因此作为新产品的“问一问”也就更加注重社交属性和互动功能。而“问一问”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寻找同好和交流互动的社交空间,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和知识,并能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获得其他用户的回答和点赞。


三是,“问一问”需要使用视频号的身份登陆,能与视频号形成联动,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如今整个互联网都呈现出了视频化创作的趋势,而据介绍,“问一问”支持用户浏览用户的问题并进行回答,回答问题时,可支持添加视频或图片,还可以直接从视频号中导入视频,作为答案的补充。显然,同属生态内的视频号的强劲发展,使得“问一问”从一开始就集齐了“文字+图文+视频”的问答生态。


新生意并不好做


“问一问”搜索功能的推出,对于创作者而言,或是一个重新分配流量的新机会;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条解决自身问题的新途径。只不过,“问一问”虽然能够帮助优秀的答主得到更多的曝光和收益,帮助有需求的用户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但事物都有两面性,一个产品的推出除了能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外,也必然伴随着一些挑战,因此“问一问”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依旧不容忽视。


首先,“问一问”尚且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功能仍存在一定限制。从目前来看,“问一问”只是一个雏形,不管是在内容丰富度还是用户体验上都较为粗糙。据了解,“问一问”功能非常简单,并没有分类、标签、话题等功能,且仅支持用户以回答者的身份参与,暂不支持用户主动发起提问,这些限制不仅短期内很难改善,而且很有可能会影响用户和创作者的体验和参与度。


其次,“问一问”用户群体相对较小,社区氛围的形成恐怕还需要时间。事实上,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定位,用户早已经习惯了在知乎上问答,那么“问一问”在短期内就很难如知乎那样得到用户的广泛参与。而且如今大多问答答主已经转行去做视频了,剩下的答主也基本上都在知乎,要他们去回答,其实也就是复制粘贴自己知乎的内容,内容缺乏新意,就很难把体验感做起来,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最后,“问一问”与知乎高度相似,因此想要从问答领域“脱颖而出”恐怕有一定困难。作为问答领域的最大玩家,知乎有着积累多年的用户和答主群体,同时问题库和答案库的储备也让知乎有着不容小觑的优势。而且基于多年培养的问答习惯和沉淀的社区氛围,知乎早已在用户心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更何况,如今知乎也紧跟视频化浪潮,开始将视频内容融入到图文社区生态中去,因此“问一问”想要挑战知乎在问答领域的地位并不容易。


目前来看,“问一问”短期内是无法与知乎相抗衡的。事实上,自从互联网告别流量红利以来,即使是强如腾讯、字节,也鲜少再孵化出新的现象级产品,可见“问一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从“问一问”等一系列新产品和服务的推出中不难看出,如今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聊天工具,而是正在成长为一种综合性应用。因此,在的扶持下,“问一问”还是未来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