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孤岛模式

柴孝伟   / 2023-04-04 06:45 发布

#拾麦种田# 价值投资的奥秘是独立思考和内心的平静。

———巴菲特

为什么要价值投资,为了股市稳赚常赚善终。巴菲特说价值投资的秘诀是独立思考和内心平静,也就是股市稳赚常赚善终常常伴随着“独立思考”和“内心平静”。

巴菲特一生,独自一人呆在奥马哈小城的那间小办公室里,没有分析师没有研究员,没有电脑,助手在2500公里外,确实体现了“独立思考”和“内心平静”的职业状态,巴菲特从年轻开始就一直这样。

邓普顿爵士,同样也是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的学生,他的职业经历更能体现出这种“独立思考与内心平静”的奥妙与威力,他在1968年搬到巴哈马小岛上,这是他职业人生的分界线,之前十四年年复利业绩时11.6%,上岛后24年业绩年复利18.3%,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提高。邓普顿在岛上是什么日常状态呢,他一般是呆在海滩上,支起一把遮阳伞,面朝大海,多数时间用于阅读和处理其他事情,每天只用一个小时左右,阅读从纽约寄来的过期报纸和一些关于股市的报告评论,一年花在投资上的时间大约是三百个小时,那个地方是打电话都得投硬币的通讯环境,更别提电脑了,而邓普顿在巴哈马岛上之前,是在金融中心纽约曼哈顿办公。这个对比很能说明问题,至少说明对于邓普顿这种“便宜股猎手”模式,更适合于孤岛模式,孤岛模式有助于其股市业绩提高。不只是邓普顿,他的师兄弟巴菲特、施洛斯、欧文卡恩这些人,也照样都是不同程度的类似孤岛模式一生进行股市职业投资,也都取得职业成功。还有那个谁,卡尔.伊坎,也是信奉格雷厄姆,名言是“买没人买的股,在没人买时买”,45年年复利惊人的31%(业绩远高于巴菲特),他的外号是“华尔街独狼”,这个“独”也有独立思考的意味。

格雷厄姆弟子们,为什么大都是些这种孤岛投资思维行为模式者呢,我个人觉得,首先,他们买入的最基点标准是“静态”的,静态看是四毛买一元资产,并不需要去弄懂公司生意未来和市场涨跌趋势,所以并不需要多关注其他,只自己思考就够了。其次,便宜股常常会伴随有公司、市场环境、生意前景各方面问题,大众不愿意买并且持有者忍不住要卖,这种环境下与大众相逆并不容易,孤岛模式反而更容易让自己情绪不受感染,决策更容易。也就是说,格雷厄姆模式本身不需要外力,并且外力更可能干扰投资决定成为阻力,两方面决定了格雷厄姆思维行为模式最相配孤岛环境模式。当然,守正是可以融合出奇的,出奇者需要能力圈,这个能力圈派投资者,却是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群策群力更可靠,一种是呆在能力圈里更保守,都可以,守正融合出奇者,则多是在孤岛模式基础上,出现两种风格模式,这个都可以。但若是市场热点派,那需要信息先人一步,孤岛模式就很不适合了。

格雷厄姆守正思维行为基础模式,最配孤岛模式,这是其自身特性决定的,随着守正出奇融合模式的成熟,其孤岛模式会有补充。

投资四系统:
守正出奇投资思维行为系统
平常心情绪控制调节系统
健康长寿身体生命系统
时运趋吉避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