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着力营建蓝筹土壤,A股长牛才有保障

鑫ET   / 05月21日 18:22 发布

近期A股在#房地产利好#消息,以及金价重返高位刺激下表现得“#煤飞色舞#”,上证指数周一勇创了本轮反弹行情新高,然而周二随着上述板块的分化和倒戈,指数又呈低开低走窄幅震荡的走势。尽管从技术上看,$上证指数(SH000001)$ 突破年线之后走势一直保持稳健,但交易量的时大时小,热点的忽东忽西,使得市场的热度一直处于不高不低状态。

图片_20240521181641.png

上次我们说过,北向资金发布规则的改变,可能让一些投资者需要一个调适的过程。尽管这种“指标”本来不应该作为研判指标而存在,但久而久之,让人据此入市并生出依赖情愫,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像技术派人士对一些技术指标的执着一样,倒不是说技术指标在预测中能有多精准,而是技术指标可以让我们有了入市的凭恃,否则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不免举步维艰。凭恃一旦失去,短时间内就会让惯于使用这一指标的投资者手足无措,连交易的勇气都可能失掉,于是只有等到新的凭恃到位,投资者才可能恢复到常态交易。当然,恢复常态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


这也是我们一直对一些交易规则的改变,比如曾经炙手可热的取消涨跌幅限制、改T+1为T+0等,持“并非利好”“属于中性消息”观点的原因。其实,这些规则的改变,也许能便利一些交易群体,但对市场也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并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不看不利的一面。对真正的投资者来说,这些细枝末节没必要过度强调其好和坏,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通过稳健透明的经营不断壮大发展,并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这才是解决证券市场问题的根本。


去年以来困扰市场的正是这个根本的问题,而监管层着力解决的也是这样的问题。比如此前我们探讨过的实控人和控股股东的减持的严管问题,又有进一步的消息。上周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其中的第二项内容有“业绩下滑情形相关承诺的信息披露要求”,有针对业绩变脸“延长其届时所持股份锁定期限”的要求,可以说又是一项对症下药的好方子。从去年8月开始,先是上市公司破发、破净,或者分红不达标的,不能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后又根据市场不时出现的“花式减持”方式,在上个月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继续修补减持规则漏洞。如今新指引又针对业绩变脸公司,减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健全之中。


能对症下药,具备持续且强而有力的执行力,那么A股的土壤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修复之后,就有可能长出更多坚实的真正意义上的蓝筹公司,有了不断增多的这类公司以矫健的步伐带领市场步入牛市轨道,那时投资者长牛的期盼也才会落到实处。从这个角度说,未来的A股,是具备改革红利的预期的。


目前A股的走势尽管一步三回头,但上证指数依然运行在近期平缓的上升通道内,处于上轨附近,向上面临上轨压力,而目前点位属于历史密集成交区的位置,相信这种震荡走势将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这应该是“逆市战术”(大跌买大涨卖)实施起来效果较好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