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牛牛扫板   / 05月17日 10:47 发布

【房地产】传言银行和万科达成贷款协议,千万不能让万科倒了,它是国企前面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出事,真的倒了,很多人就会一夜回到解放前了,稳住啊!房地产的利好还是不断来,不知道周末还有其他消息没有。

机构研报说去库存带来地产股触底。从海内外历史经验看,股价和估值反映市场预期,转向往往早于基本面变化。 以美国房地产板块为例,2008年底和2009年初美国一系列金融救市措施落地,为给市场带来向好预期,房地产企业基本面虽未企稳,但股价先行反应。美国新建住房销量底出现在2010年11月,而霍顿(Horton)等美国头部房企的股价底则出现在2009年1月,而后波动上行。 

国内的以旧换新去库存都有哪些模式? 作为本轮“去库存”的重要抓手,?目前“以旧换新”主要有五种模式—— 
①代售:房企、中介、购房者三方签订新房认购和二手房优先卖协议,如果中介在约定期限内成功将购房者的二手房售出,则售出款项用于购买新房;如果未能售出则协议自动失效,三方均无需担责。该模式最易推行,目前落地最多,但二手房能否成功售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后续的新房销售去库也具备不确定性,整体成功率不高。 
 
②发放补贴:居民出售旧房后在一定期限内购买新房,即可获取相应的财政补贴。该模式需要地方财税系统让利,且居民最终能拿到的补贴金额与购房总支出相比仍然偏低,难以有效释放需求。 
 
③旧房换购:地方政府收购居民端存量房作为保障房/人才房等,售房款用于购买指定新房。该模式规模小要求高,不仅对旧房和新房有诸多限制,换购名额较少,也考验开发商的资金筹集和资产处置能力。 
 
④回购收储:地方政府回购开发商已竣工未售的商品房,收购后投向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该模式通常规模较大,交易链条更短,但财政负担也更重。 
 
⑤旧转保:政府一次性支付5~10年的租金给业主,获得旧房使用权并将其用于保障性住房,房屋产权仍然归业主所有。该模式财政压力较轻,但当前仅肇庆新政试点,效果有待检验。
 
以旧换新去库存可行性如何? 
各地方政府当前推进的“以旧换新”规模尚小。从试点城市看,政府收储类的“以旧换新”仅南京(2000套)和郑州(5000套)在千套以上,带动规模不过百亿,其他城市多以百套的规模进行试点。光凭借当前试点的规模难以实现有效去库存。 
 
从财政负担角度考虑,以旧换新去库存仍有赖于财政的支持。2023年仅北京、上海两市债务余额/债务限额比例在90%以下,重庆、黑龙江、山东、青海和河南五省市债务余额/债务限额比例均超过99%。截至2024年3月,地方政府杠杆率32.8%;相比之下,政府23.9%的杠杆率显然更低,加杠杆的空间更大。 
 
在去库存的五种模式中,旧房换购模式和回购收储模式均能为市场带来有效的流动性,同样也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在2014~2016年棚改去库存中,抵押补充贷款(PSL)是主要资金来源,预计本轮去库存PSL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在2023年末及2024年初,央行合计新增投放PSL资金5000亿元,主要用于筹建保障性住房,而政府收储存量房或现房用作保障房,亦属于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三大工程”。除PSL外,预计专项债、特别国债等亦可能对房地产去库存形成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