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申万宏源陆灏川: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有助于促进上市国企价值回归

泽熙迷   / 2022-11-23 21:08 发布

日前,证监会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言,提出“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他指出:“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陆灏川认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是正确评估上市国企价值。今年5月27日,国资委发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指出国有上市公司“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不匹配等问题仍较突出”。目前,央企、地方国企以整体法计算的PE-TTM分别为9.0、15.5,A股总体和民企上市公司的这一数据分别为16.8、43.9;PB口径下,央企、地方国企分别为0.93、1.50,而A股总体、民企分别为1.60、3.22。可以看到,当前国企上市公司估值偏低,尤其是企业被显著低估。在尊重市场经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有助于纠正上述低估,促进上市国企价值回归。

陆灏川认为,在当前时间点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有两个原因:第一,促进国企改革、加速资本运作。在历史上,由于考核资产证券化率,不少国企以上市为最终目的,而非将上市作为畅通融资渠道、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手段。这使得部分国企在上市后“躺平”,缺乏其作为公众公司的意识,和市场沟通不到位,进而导致估值过低、甚至破净,这极大阻碍了其通过定增、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第二,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做准备。在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有资本有不同的使命。通过资本市场增减持,可以动态优化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布局,发挥其最大作用。然而,当前过低的估值水平限制了未来潜在的国资减持。以新加坡淡马锡为例,其最初定位是作为持股平台促进国企改革、提升竞争力,随着国企焕发生机、股价上涨,淡马锡在1985年开始逐步撤资,并将国有资本投入到更有增长潜力的领域、地区。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群像呈现出大市值、低估值、高分红、盈利稳定的特点。目前,央企上市公司共429家,集中大金融、通信、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等“系统性重要行业”中。市值方面,央企以各行业龙头公司为主,市值整体偏大。估值方面,央企呈现低估值特征。当前有近1/6央企市净率小于1,破净将极大阻碍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和减持等资本运作,估值修复潜力值得关注。

陆灏川进一步表示,假设在央企被显著低估的传统行业中,若央企估值回升至行业平均水平,存在6%-65%的估值修复空间;分红方面,自新一轮国企改革以来,央企分红总额逐年稳步提升,2021年分红率已超过地方国企,若分红率继续提升至民企水平,预计存在10.7%的空间;业绩增速方面,央企2022上半年营收及利润增速均高于A股整体,盈利稳定性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