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中美短差在哪里 震荡老调还长弹

华哥教看盘   / 2022-07-31 14:52 发布


上周指数再一次出现先涨后跌的走势,就连成交量都几乎如出一辙,在上涨中量能放不出来,而下下跌中反而容易放量,同时根据我们一直教学的看盘方法也可以看到,如果没有量能,不能做到量价的齐升,那么站上三千三显然还是不太可能的。上周最大的事情莫过于两个事情,一个是美股的加息,一个是国内年中的会议。从老美加息来说,对于美股应该影响更大,而且老美七月的各项PMI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但似乎最后受到伤害的反而是A股,而美股反而出现了接连的反弹,为何会出现这种短期的差距呢?


美股反弹并不是因为经济数据变好,加息的幅度也并没有改变,但是由于老美加息后通胀控制的回落还没有显现,但是经济衰退的迹象开始出现,这本就是加息带来的双刃剑,因此美联储的鲍威尔言论开始有所转变,包括表达美股加息可能放缓的言论等,这让市场解读为鹰派转为了鸽派,因此美股对于经济复苏预期更强,所以在各种上市公司的财报并不理想的情况下,美股却连连反弹。


反观A股,近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刚结束的会议报告中,大家并没有找到明确的清晰信号。比如在最紧要的货币政策上,没有明确是否持续加大贷款力度,从实际的LPR的市场利率来看,也是没有改变,因此给人的疑问就是:在半年仅仅不到一半目标的GDP,究竟还要不要发力去冲击,这是资金目前也无法肯定的一点。从报告的各个行业来看,同样也是比较模糊,也就是没有什么特别新的亮点,唯一一个新名词就是保交楼,但是保交楼从整个逻辑来看,对于消费者并不构成实际利好,就算是对于地产公司来说,表面看利好地产,实际上作为更长期来看,对于地产信贷资金的发放和使用,以及预售拿到后才能销售等规定的实际落地反而会更加严格,所以从周四五来看,地产也出现回落而不是上涨。


当然,四月以来利好频出,A股还不至于就此 颓废,因此进入七月后的震荡还会延续,不要幻想突然有大的上涨行情,当然,也不会突然的大跌直接去击穿下方的支撑位甚至更低,总体就还是三季度持续震荡,策略上必须是个高抛低吸,滚动操作,同时最好是跟随市场的资金炒作主线,不轻易去做没有长期逻辑或者是因为某个突然消息产生的超短机会。

 

本周热点

 

汽车零部件

 

汽车整车除了少数几个补涨的个股外大多都是整理为主,板块参与的难度比较大,但是汽车的下游概念却 更有炒作价值。单单汽车零部件不足以表达出市场的热点,汽车向下衍生到锂电回收、汽车拆解、压铸一体化等概念上,但我们还是以零部件这个大概念来说,毕竟从上周复盘来看,汽车仍旧围绕各种衍生概念都在反复炒作。

 

汽车零部件说实话早期是不受市场待见的行业,大家觉得是重资产运营,行业内竞争过大,产品同质化严重,海外各种牛X的厂商大陆、博世可以通过降价策略随意碾压国内厂商的份额、抢订单,同时又伴随着18年前后汽车销量的快速下滑,新投的产能、新买的设备面临着产能利用率的快速下滑,产品毛利率的下跌,整个行业都处在雾霾笼罩的阴沉之下,所以市场给到10-15倍的PE估值都是很有理由的。

 

去年调研几个做汽车底盘轻量化压铸件的公司时候和公司领导交流过一个相似的问题——“ 为什么行业内的这一批公司的营收规模都普遍在30-40亿上下,好像都遇到了瓶颈无法突破,而海外厂商基本都是几百亿的营收规模?” 公司领导给我的回答也是基本相似—— “之前燃油车的单车价值量比较低,技术门槛也不高,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提高以及下游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未来大家的营收规模一定会上去,出现百亿的公司。” 这里暂时先不去讨论一体化压铸的技术门槛到底有多高,未来的同业竞争有多大,目前大家还都是在处于扩产能,订单饱满的情况,起码规模可以先做大。

 

再看看目前的市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高精度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二氧化碳热泵、扁线电机、车载三联屏、域控制器、空气悬架、一体化压铸、微电机带动的电吸门、电动尾门、混动系统、电驱电控、800V碳化硅快充、多合一模块、八通阀、HUD显示、智慧座舱等,不管我有没有之前想过,市场反正是没想过。目前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20%+,其实很多人都在担心从0%-20%的过程可能是迅速的,但从20%爬到40%的过程将是缓慢的,说的不无道理,但要看到的是,这还是一个可以稳定的边际增长的市场,放在整个A股市场去看,有哪几个行业敢保证每年即使是10%-20%的增速成长呢?  其实,把汽车的发展进程同比到手机的智能化发展进程,好多事情就可以理解了,例如手机镜头的像素不断迭代、芯片、工艺厚度的优化、电池的储电量的提升等。总之,增量市场+政策推动+需求较好。

 

机械设备


说机械设备同样也是太过笼统,因为上周复盘来看,主要是工业母机以及机器人概念等在上涨,我们也在复盘课上进行了讲解。

一方面,我们看到近两年来制造业龙头公司内生创造现金流能力的显著增强,不像过去那样增长极度依赖信贷,疫情后投融资占比双双提升。另一方面,经济修复叠加海外补库存,消费和周期这两类下游超预期会带动对应的中游设备商盈利超预期。在此过程中,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秀设备商将迎来全球份额增长的红利,很多投资者也比较关心军工行业,我们认为军工不用担心短期扰动,看好全年订单超预期。科技板块的判断,依然是放弃高风险特征的科技股而是选择低风险特征的新能源和电子。

 

 

 

参考标的:

 

陕鼓动力(601369)

鞍重股份(002667)

通宝能源(600780)

新中港 (605162)

万和电气(002543)

泰瑞机器(603289)

国机精工(002046)

达意隆(002209)

拓日新能(002218)

远东股份(600869)

爱旭股份(600732)

永茂泰(605208)

新朋股份(002328)

顺博合金(002996)

兆威机电(003021)

岱美股份(603730)

山东赫达(002810)

百利科技(60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