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最新周报已更新《三度布局恰逢时》

华哥教看盘   / 2022-05-29 17:13 发布

57fd843dc5014922f5c726b1a49bc3a.png

在上周周末的报告中,我提到等待回调买点出现,在上周行 情中也出现中阴线回调补缺,此后三个交易日逐步反弹收回高点度,在上周五高开情况下回落补掉缺口,但总体周线仍旧是收出 了带有长下影线的K线,指数仍旧保持反复回踩三千一夯实底部的走势不变。
由于在反弹过程中,量能始终没有有效放大,沪指保持在四千亿以下,这个级别的量能无法能够突破三千二,因此反弹的高 度是有限的,这个量能在节前仅四个交易日要想放量进攻并不是 一个好时机,市场也不一定追随,虽然端午对于资金的流出并不 会有直接影响,但节前预计仍旧有回踩三三千一的动作,而这种回踩也是我建议大家去关注的第三次的回调布局机会。


上周最重要的事情是稳定经济的三十三条,只是这个消息的出台恰逢当日股指大幅回落,因此市场关注的力度并不大,但随后高层召开稳定经济会议,甚至力度直接到县级,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而随后高层又发出了在五月底将提振经济的政策出台以及成立督查组奔赴十二省监督政策落实,这都是必须高度引起关注的。这说明一方面四五月份经济数据由于各种原因仍旧不甚理想,因此保持增长任务是目前最核心的,另一方面再一次说明政策信号优于市场信号出现,这也是在本轮跌破2900后见底的翻版, 只是点位不一样而已,但一定要清楚行情在各种政策刺激下,并不会有破位的可能,因此回调是再度进场的时机,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提示了。


基建+机械


三十三条核心是保经济增长,但是可控的只有,出口只能以退税拉来提高出口数据,但是企业利润能否提升还不好说,消费通过消费券等方式在刺激,但是在收入没有实质大幅提高前很难突然放大,所以投资端才是关键。但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地产以及房屋贷款数据仍是出现大幅回落,说明老百姓目前贷款买房的欲望并没有大幅提升,而地产最终终端还是居民,因此投资端的提升还要靠基建。


稳增长政策仍在持续推出,降息、国常会促进有效投资。5月23日,国常会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稳经济。其中提出,“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


水利工程成为重要抓手,关注相关产业链如水利建设、水利设计以及管材制造。据水利部数据,截至4月底,各地已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5%。其中,1-4月全国重大水利工程新开工9项,投资规模约300多亿元。后续来看,水利部预计今年中国将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000亿元以上,仍有6000亿规模左右的水利建设投资或将在接下来逐渐释放效能。


2019年开始对老旧小区重视力度明显加大,提振防水/涂料/管材需求。“十四五”期间全国将进行旧改的小区达到16.2万个,平均每年改造3.2万个,有望每年带动防水卷材、涂料和管材10%左右需求。


基建发展还会拉动下游的工程机械,这在上周复盘来看已经有所信号,若今年出口增长50%,可对冲国内销量31%的下滑。


1-4月出口33787台,同比增长79%。挖掘机出口销量过去5年CAGR达到56%,2021年全年出口实现6.8万台,同比增长97%,呈现加速趋势。如果对2022年挖掘机销量增速采取相对中性假设(-15%),若挖掘机出口能维持50%的增长,则可对冲国内挖掘机销量31%的下滑。


工程机械为中国当下优势产业,中国公司能依赖规模经济、产业链优势、运营效率优势取得全球龙头地位。行业龙头将在完成国内的进口替代后凭借国际化、数字化、电动化取得相当的市场份额,从中国龙头走向全球龙头。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二把手表态“国家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在当前中概股遭遇窘境的背景下),一时间,数字经济俨然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宠”。


从概念和范畴上说,数字经济是一个极为包容性的议题。可以清晰预见,这一场数字经济议程将纳入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框架,是一门政治经济学。与会委员认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挖掘工业互联网发展潜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一开始会着眼于应用和规模,如何把国家一轮又一轮的战略部署,与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基础理论创新等长期关键议程结合起来,是个更为长远而重要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