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20200731周评:缩量反弹,关注量能情况(每一次大跌都是加码重点板块的机会)

股市战友   / 2020-07-31 16:41 发布

上周指数缩量震荡,本周出现了缩量反弹,整体上指数在走上涨的小周期,不过量能持续萎缩。短线目前来看还是继续维持在我们上周提到的区域内震荡,没有明显的方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接下来会逐渐进入一个方向的选择。


目前来看,还不能排除后续有进一步探底的可能,最重要的观察点就是量能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接下来如果向前高附近冲击,如果不能放量,大概率还是维持区间震荡。


大方向的判断还是没有变化,后续大概率还是走慢牛的格局。短期的疯牛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接下来到底有没有第二轮疯牛,还是直接进入慢牛格局,还不好判断。按照我们的预期,第二轮疯牛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毕竟散户还是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


本周基本上都是震荡上涨的格局,下周会再次进入前面高点附近的区域,波动幅度应该会再次加大。短线又到了不要轻易追高的位置,过去的时间每一次大跌都是加码重点板块的机会,接下来大跌依然可以考虑。


具体情况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一、关于疫情


最近疫情的关注度在下降,不过目前还真的不到松懈的时候。7月30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27例,本土123例,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一定范围的扩散。


海外新增确诊病例一直保持在高位,而且还没有见到高点,处于不断新高的阶段。我们在很早之前就判断,海外确诊病例还会继续增加。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少国家其实已经在走群体免疫了。可惜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明,群体免疫是否能够长时间保持,否则这也不是一个好办法。


未来海外新增确诊人数大概率还会继续增加,这个判断依据以前说过多次,这里就不累述了。


 1疫情.jpg

 

本周生物疫苗、生物制品等板块持续走强,跟疫情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上周特意说明未来人类与各类疾病的斗争会长期存在,这次新冠疫情对于疫苗、创新药研发的刺激会非常大。结果本周这个细分板块再次爆发。未来这也对整个生物医药器械板块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而且这个板块的业绩也是非常出色的。


二、重要新闻


【最新定调经济形势!宏观政策有细微变化 资本市场再被重点提及】会议就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对十四五到来之际所面临的环境进行了判断,对当下的经济形势进行了研判,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基调和计划进行了详细说明。会议对于“十四五”开启之际所面临的环境或者说条件用了三个“仍然”,即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一表述也曾在金稳委会议中多次提及。因此平稳健康可能是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基调。(券商中国)点评:中yang政zhi局的定调,再次提及资本市场,说明上层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当然,目的是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所以至少要保持市场的活跃度。未来如果能够调整到长期慢牛格局,融资的速度和规模都保持较高水平,这应是政策调控的目标。当然,能不能实现还不好说,至少目前还是控制的比较好的。


【1.5万亿!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再创新高 或直接利好券业】2020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首次突破1.5万亿关口,并已超过2019年、2015年全年发行规模。总体来看,权益基金规模显著提升,产品结构呈现良性发展态势,行业发展前景明朗。作为公募基金的主要股东之一,券商无疑受益其中,两者协同效应不断提升。(券商中国)点评:源源不断的资金借道基金进入市场,机构力量的壮大,对于长期价值投资和长期慢牛行情还是有帮助的。未来公募、私募、国家队和外资等机构资金在市场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散户往往是被收割的对象。建议大家如果自己长时间在资本市场都不能获利,还是买一些指数类基金,特别是好行业的ETF,比如科技、医药、券商、消费类的ETF,会比很多人的收益高。另外不建议大家买其它基金,尽量选择受基金经理影响小的产品。


医药股成为今年以来市场上最大的赢家,一级行业指数中,医疗保健指数年内以超过58%的涨幅领涨。本周,医疗保健再次以超过5%的涨幅领涨行业指数。就在市场担心医药因前期涨幅过大,面临“中场休息”之时,最近医药股再次迎来大爆发。生物疫苗、生物制品等板块持续走强,成为市场中最大的亮点。临近中报披露窗口期,医药公司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从医药行业中报业绩预告情况看,净利润预增幅度最高的前10名公司均为医疗器械子板块。点评:作为我们配置的绝对主力,也是我们认为本轮牛市的重点板块。一轮行情下来的涨幅会是惊人的。虽然我们认为中长休息会更有利于行情的展开,但是资金的热捧程度超出预期。每一轮大跌,都可以结合公司股价走势分批介入,直到牛市中后期在考虑保住利润。


【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8月上海开标!规模超226亿 涉及55个品种!】此次集采共有55个品种,82个品规,涉及184家企业,采购规模达226.45亿元,且头部药企较多。其中,纳入品种较多的企业包括中国生物制药、上海医药集团、石药集团、扬子江药业、豪森药业、恒瑞医药等。(国际金融报)点评:过去只要集中采购消息一出来,医药股保准会进入调整周期。目前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执行,生物医药器械上市公司也基本适应政策带来的冲击,投资者也基本上明白其中的逻辑。虽然会对一部分产品比较单一,之前市占率比较高的公司产生阶段性影响。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国产替代带来的市场空间会更大。加上主要扣除的是流通环节的费用,所以这次集采整个板块的表现非常稳定。未来继续关注创新药相关的公司,另外,短期回避市占率高,产品单一的公司。


三、关于行情


本周三大指数基本上处于上涨行情中,量能继续萎缩。具体看,上证指数本周收于3310点,上涨3.54%,成交量22180亿元,比上周减少4867亿元,继续大幅萎缩。再看深证成指,本周收于13637点,上涨5.43%,成交量28937亿元,比上周减少4770亿元,缩量依然非常明显。再看创业板指数,本周收于2795点,上涨6.38%,成交量10058亿元,比上周减少1217亿元。本周反弹量能萎缩的比较明显,不能放量就很难突破前期高点。接下来关注前高平台附近的量能,如果不能放量,大概率还是区间震荡。


经过本周的反弹,指数已经站上了所有短期均线,而且5日线和10日线也拐头向上了。如果继续强势放量的话,突破前高的概率在增加。目前中长期均线还在加上上移,60日线的距离还比较远,整体上来看,调整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不够的。如果直接强势突破的话,后期会在这波做多动能消化结束之后,进入更大级别的调整。


具体技术面看下图(以深证成指为例),指数已经在上一次反弹高点附近,前高附近的平台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欢迎关注股市战友】。如果不能放量突破,后续大概率还是在我们之前画的黑框区间内震荡。目前来看,短期走势还是有试探性突破的可能,这应该是接下去一两周的关注重点。能否放量突破是判断指数是否进入新阶段的关键,否则就还是原来的判断。

 2技术图.jpg


关于板块,想补充的不多,我们还是持续看好券商、生物医药器械、科技和消费。这次的调整,医药股依然是最强的,本周新冠疫苗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被疯狂炒作。这里提示一下风险,目前的市值已经被炒作的有点过了。毕竟即使最终获批上市,国家对于疫苗的定价会有考量。后续获批的数量会比较多,最终每家公司获得的份额会被均摊掉。只有前期获批的几家公司可能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


另外,券商和科技板块本周反弹也是比较强的,这些作为本来行情的重点板块,都值得大家长期关注。


四、操作策略


持有优秀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还是继续持有,我们还是对未来行情充满信心,但是不要期望短期疯牛的走势。大概率是震荡慢牛,一旦大涨之后,必然会出现稍微小一些的大跌,整体上可能会是走三步退两步的格局。


在这波疯牛行情之前,我们已经多次提到仓位要不断加重,直到迎来了疯涨的行情。疯涨之后,特别是医药股的疯涨,我们开始提示短期风险,不建议买入,但是可以持有。最近医药股的调整和指数一样还是不够充分,但是可以考虑在大跌的时候分批加仓了。


目前的原则还是持股为主,而且仓位比较轻的投资者,接下来有大跌的机会,可以考虑把仓位分批加起来。我们不知道最终会调整到哪里,但是市场情绪既然被调动起来,短暂休整之后,大概率会有第二波行情。如果有机会回到60日线,可以考虑重仓持股。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担】

以上内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指点指点,一起讨论,争取更加深入的了解公司情况。如果朋友有什么更好的信息和观点,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您的转发分享就是最好的鼓励)

相关上市公司:

 恒瑞医药   复星医药  丽珠集团  安科生物  乐普医疗  贝达药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