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西部证券-传媒行业点评:从票房TOP2城市近期票房表现看疫后电影行业复苏

逻辑闲人   / 2022-12-27 20:59 发布

【西部证券-传媒行业点评:从票房TOP2城市近期票房表现看疫后电影行业复苏】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上海和北京是全国前二大票仓城市,疫后复苏进度具有代表性。
据猫眼专业版,上海和北京分别位列全国票房第一、第二的城市,以没有疫情扰动的正常年份2019年为例,上海和北京票房(含服务费,下同)分别占全国票房的5.98%和5.63%,合计占全国票房比重的11.62%。上海和北京疫后票房的表现对全国票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北京比上海更早达峰,达峰后迎来拐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2021年12月16日-25日北京和上海每日票房数据基本持平。据城市数据库小程序,北京首轮疫情达峰时间为22年12月17日,早于上海。对比看2022年同期数据,随着上海疫情的演变,以及北京首轮“阳康”群体开始恢复外出,以12月19日为拐点,北京日度票房开始领先上海,19日-25日日均票房为上海的1.5倍左右,形成“先抑后扬”的票房走势。

  影院仍是线下重要的消费和社交场景,优质影片供给是关键,疫情并未影响整体需求。据猫眼专业版,在电影片单供给体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首轮疫情达峰后,北京日度票房整体好于去年同期。12月24日北京单日票房约1246万元,和2021年同时段最高票房基本持平(2021/12/251297万元),和史上全年票房最佳的2019年同时段比(2019/12/211882万元)尚有差距,但由于今年影片供给不足,我们认为差距在合理范围内。优质的内容供给仍为电影行业核心驱动力,同时从首轮“峰后”北京票房走势看,影院仍为线下重要的消费和社交场景,在全球大片《阿凡达:水之道》驱动下,观众依旧愿意走进电影院。

  投资建议:看好2023年票房复苏,建议关注影视/院线板块。预计第一波感染高峰过后,大部分观众将适应并恢复线下活动;国内电影公司片单储备丰富,主旋律/传统文化题材是票房市场重要支撑;海外大片恢复正常制作节奏,若顺利引进有望加速市场回暖。春节档是重要档期,20年/21年春节档分别收获78.42/60.39亿元票房,目前《流浪地球2》已定档春节,关注《满江红》、《无名》等影片定档节奏。建议关注万达电影(002739.SZ)、横店影视(603103.SH)、中国电影(600977.SH)、光线传媒(300251.SZ)、博纳影业(001330.SZ)、华策影视(300133.SZ)和猫眼娱乐(1896.HK)。

  风险提示:票房表现不及预期;国产片供给不及预期;海外电影引进节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