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决战长阳周报-市场修复与热点切换并存(附股)

华哥教看盘   / 2022-08-07 14:02 发布

image.png


八月第一周可以说谁最难以预判的一周,这一周出现的典型特点就是局势改变和热点的强烈切换。首先是两岸关系的变化随着特殊事件而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冲突预期让指数指数下破三千二,同时继续出现下跌带量而反弹无量的局面,尽管在周五出现反弹并且回到三千二到三千三的通道中,但由于两岸关系仍旧出于冰冻期,随时可能因为某些话语或者某些行为再出出现局势以及市场预期的变化,因此指数的震荡个股并不会改变。只是在本周将会是一个修复行情,但修复的高度是有限的,短期还是在箱体内继续震荡,突破的概率不大。


而热点切换更是非常迅速,其实从今年我们就可以看到,热点的炒作周期往往时间都不是很长久,除了汽车等概念受到市场今年以来一直波段的炒作外,大部分热点的生命周期都比较有限,年后炒作地产基建、随后炒东数西算,进入五月后开始炒作新能源板块等,七月顺带炒作风光储等新生概念。进入八月后,随着局势的变化,资金刚开始跟随局势炒作军工,随后考虑到美国和欧洲的芯片法案,以及台湾芯片代加工的低位,包括净值出口天然砂等众多因素,开始炒作国内的芯片、硬软件的国产替代化。


从今年以来都可以看到,由于成交量对比去年出现了大幅度的萎缩,有限的资金并不支持热点的全面炒作,因此才出现热点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情况。从实际情况来说,进入八月较火热的芯片半导体以及国产替代化概念,在实际的技术层面来说,我国突破之路尚远,但在中国股市必须敬畏和服从市场,既然资金选择去炒作,那么就立刻跟随,只是一定要明白,但资金开始炒作,无论是媒体还是新闻,都偏向使劲吹捧,所以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只是跟随资金在最近一个月进行这方面的炒作,一旦资金撤离,又要迅速离开,一定不能犯像前两年市场捧芯片半导体一样,如果拿着不动,一旦炒作结束,那么剩下来可能又是绵绵的回调。

 

本周热点

 

美众议院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此法案已提交给美国总统拜登,拜登将于下周二(8月9日)正式签署。


此次法案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与反应,是因为美国这次瞄准的是EDA软件,可能涉及限制相关技术和产品出口给中国。EDA可以说是整个集成电路的源头,被广泛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验证和仿真等各个环节,是设计和制造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至关重要的下一代技术。从市场价值来看,整个EDA软件的全球市场规模不足一百亿美元,却撬动了5000亿美元的半导体产业。

但这也因引起了市场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加快国产替代的预期被大大激发。


中国在包括芯片半导体、工业软件、高端机床设备等高尖端领域的国产替代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坚定的发展目标。


从最底层的角度上看,如今的中国已经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深度扎根,形成不可撼动的护城河。随着劳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以及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竞争不断加深,中国也存在工业制造业方面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所以向芯片半导体、EDA这样的高端设计软件等技术领域进军,是必须要走的路,尽管在这前面会有各种巨大的阻碍和挑战。


如今美国这一方案,从表面上看是对中国高端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锁死”,但实际上中国在这个EDA技术,已经有了充分的技术积累基础,它反而更加激发了中国在这个产业的向前推进速度。


国产替代这个话题一直以来经常被资本市场的炒作,远不止一次出现过。对于高端芯片,目前中国暂时还没有什么还手之力,中国半导体的整体实力,依然集中在中低端,高端有很大进展,但还需要时间。


但另一面,中国半导体前进的步伐也在加快。


以设备为例,上海微电子已经成功研制出28nm沉浸式光刻机,并有望实现今年交付,虽然这与当今国际顶尖的7nm、5nm光刻机还隔了几代,但差距已经大大缩小,毕竟在此之前国产光刻机还停留在90nm,这意味着除了智能手机、人工智能这些高端芯片意外,目前90%的国产芯片制造都可以实现国产设备自给自足。


在制造方面,7nm先进制程受困于ASML光刻机而止步,但中芯国际选择了一个折中路线,避开EUV光刻机,用N+1暂代7nm,虽然N+1只是将14 nm的功耗降低了57%,性能提高了20%,逻辑面积减少了63%,这些成绩和7nm还有明显的差距,但至少让中芯国际在原先14nm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美国封锁仍然严峻的当下,有进步总比原地踏步好。


在射频产品方面,卓胜微宣布过进入华为产业链,尽管后面因为美国禁令使得双方合作出现变数,但也至少说明国产产品已经有能力进入像华为这样的大公司范围。


尽管各方面差距仍然很大,但是技术上一步步突破,商业化一步步增长,国产替代正在一步步前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国产替代还有一个最硬的逻辑。


商业的世界,常常会面临终极拷问:一个行业,一门生意,能够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究竟靠的是什么?


我想,最根本的推动力,还是需求,常言道,有需求才有生意,说得最明白一点,就是只要市场足够大,就没有什么突破不了的。

这正是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最硬的逻辑。


广义上看,中国现在半导体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人民币,全球占比34%,领先美国(27%),更大幅领先欧洲和日韩。原因很简单,中国制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终端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电脑、家电产量都是全球第一,庞大的下游需求催生了强劲的对上游半导体零部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产品中,国产品牌的占比越来越大,最典型的是智能手机,全球前5大手机厂商,国产手机占了三席,若非华为芯片断供,现在很可能已经超越三星,坐上全球第一的位置。


在未来的半导体增量产业中,新能源汽车是被寄予厚望的一个。而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更重要的是,除了特斯拉,绝大部分车企都是国产,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由过去外资一统天下(燃油车)变为自主车企唱主角。


实际上,美国能够有强劲的经济,除了诸如军事、科技、美元等方面的优势外,最基础的还是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美国人口超过3亿,排名全球第三,美国人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也位于全球前列。相比之下,欧洲很多国家、日本、韩国,虽然同属发达国家,国内也拥有不少全球领先的产业,但无奈国内人口太少,市场规模不算大,限制了自身产业的发展,如果要发展壮大,必须依赖外部市场,增加了不少风险。


尽管最近几年,产业链转移出中国让很多人担忧,但要知道,中国内需市场已经起来,14亿消费人口规模,有能力对冲海外市场的波动,也是最有实力复刻美国经济奇迹的国家。


在商业世界,不断向前突破的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逐,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意味着庞大的利润。国产半导体公司实力还无法和西方国家相比,但它们有充足的动力向前开拓,过程可能非常跌宕起伏,前途却无比光明。


片ETF(159995)也能够看到这种趋势,2020年1月成立至今,中间虽然经历了很多半导体行业的波动,但净值依然增长21%,6月份以来,随着上海解封和产业链恢复正常,净值率先反弹,涨幅超过30%。

 

从规模上看,芯片ETF(159995)排名第一,达到205.7亿,领先第二位72亿;


image.png

 

从持仓结构上看,该ETF囊括了国内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从设计、材料、制造、封测、设备全部有涉及,共30个成分股;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很多行业产业都是百废待兴,在那时候,别说国外很多国家专家学者,就连很多国人都认为中国想要几乎毫无制造业根基的农业国成功转型工业国,没有50年以上几乎不可能,更别说在高端技术领域能走在世界领先。


但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潜力,比任何国家都要强盛,仅用三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制造业强国,无数如高铁、特高压、互联网、新能源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高尖端技术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


其中,很多这些行业领域,都是在西方国家的层层设阻下,自己不断摸索所取得的突破。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也是如此。

半导体是一个需要庞大基础支撑的产业,从基础教育、基础研究,到商业化、产业化,每一步都会很艰辛、很漫长,但话说回来,新中国每一次突破,不是从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中获得?


到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逐步取得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企业的产品从实验室里走出来,成为国人所接受的商品,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已然成长的见证。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越来越形成强有力的消费循环生态,对投资来说,在庞大的中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下,这个产业将不断得到循环增强,未来的成长也将越来越具备确定性。

 

 

 

参考标的:

 

骏亚科技(603386)

协和电子(605258)

大族激光(002008)

环旭电子 (601231)

电光科技((002730)

利君股份(002651)

鹏鼎控股(002938)

闻泰科技(6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