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锂电龙头战略制胜,宁德时代:三重拐点,迎接新篇章

老范说评   / 2022-07-14 10:26 发布

一、公司简介

1.1 宁德时代历史深厚,锂电巨头扬帆起航

宁德时代公司成立于2011年,起初核心团队多来自于 3C 锂电行业巨头 ATL 公司。

公司延续优秀血脉,成立第二年便与德国宝马进行战略合作,成为其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 在2016年,承担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电网两个专项研发工作。宁德时代主营动力电池业务、电池材料及储能业务,三大业务驱动公司快速成长。

image.png


动力电池系统业务,连续五年市占第一。

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已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达到32.6%,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排名第一,同时这是2017年以来的五年排名全球第一。

根据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动力电池系统销量116.71Gwh,同比增长162.56%。同时与下游新能源车厂建立深度长期的战略合作,曾在2021年与特斯拉签订供货框架协议,将在2022-2025年持续供应产品。2021年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确认的销售金额约130亿元,占年销售总额10%。

储能系统业务,2021年全球市占第一。

根据 ICC 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产量已达到全球市占率第一,储能系统销售收约136亿元,同比增长601.01%,其主要储能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箱和电池柜等,可应用于发电侧、输配电侧及用电领域,公司基于长寿命电芯技术、液冷 CTP 技术、电箱技术,推出户外系统 EnterOne、EnterC 等产品,实现产品规模化效益。同时宁德时代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中国华电等一系列全球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

电池材料及电池回收,形成产业闭环。

随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需求快速增长,电池上游材料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采用大量金属材料,锂、镍、钴、磷等矿产资源,其需求同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电池回收是电池材料来源的途径之一,随下游产业不断增长产生电池退役情况,通过电池拆解回收技术逐步完善及渠道逐步规范,未来电池回收业务将成为电池材料来源的重要渠道。

image.png


1.2 公司股权架构清晰,积极布局上下游

曾毓群为实际控股人,股权架构清晰,上下游产业全面布局。

创始人曾毓群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通过瑞庭投资持股公司 24%股权,核心高管黄世霖与李平分别持有公司 11%和 4.8%股权,三人累计持股达 39%。

公司旗下子公司布局上下游产业,布局明确。

公司在欧洲、日本等各个国家设立全资子公司,延伸海外产业战略,通过收购和参股等方式 布局上游矿产资源,实现产业上下游及主营业务分布海内外的全面布局。其中,公司上游收购及深度绑定 4 家矿产资源公司,布局锂、镍等金属材料。

公司回收业务通过持股 53%的广东邦普来完成全部业务布局。

image.png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优质,战略布局清晰。

实际控制人及多数高管来自于ATL,锂电池产业技术及资源深厚。曾毓群先生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黄世霖先生曾任职公司新能源研发总监,吴凯先生为副总经理,其余高管也曾深耕新能源及电池领域多年。

公司全球战略布局前瞻性极强,其中董事潘健及周佳均来自国际咨询公司。公司明确三大战略四大创新,在未来规划、发展目标、发展路径愈加清晰。

1.3 公司业绩亮眼,未来成长性空间巨大

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逐年增长。

2015至今,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动力电池市场,全方位布局上下游产业链,营收快速增长。2021年营收达到 1303 亿元,同比增长 159%,2017年至2021年 CAGR 位 45.49%;2021年归母净利润达到 159.31 亿元,同比增长185%,2017年至2021年 CAGR 位 32.66%。

image.png


2021年,公司毛利率 26.28%,同比下降 1.48 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公司认为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模块受上游锂、镍、钴等大宗商品或化工原料价格影响较大。

受材料相关价格变动及市场供需影响,公司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也出现一定波动,同时以碳酸锂位代表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成本形成较大压力。

公司期间费率情况稳定,费率占比成下降趋势。

image.png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翻倍,海外市场逐渐成熟。

2021年,随着下游需求逐渐增加,订单量激增,公司动力电池业务营收达到 914.91 亿元,同比增长 132%。同时公司快速布局海外市场,通过海外订单交付规模快速提升及业务成熟度提高,海外业务营收达到 272.42 亿元,同比增长 276%,营收占比增长至 21.90%,同比提高 6 个百分点,境外毛利高 于高内 8 个百分点,达到 29.29%。

image.png


新品快速研发,研发人员比重较高。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76.91亿元,占比营收5.9%,同比降低 1.1 百分点。公司2021年急速扩张,生产人员达到65364人,技术人员达到10079人,其中博士学历190人,硕士学历3132人,整体研发团队和实力处于业内领先地位。截止2021年,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3772项境内专利,673项海外专利,公司具有独立的设计、开发、生产能力,能够全面支持公司在应用领域的进步。(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image.png


二、产品矩阵降维打击,决胜战略制高点

2.1 麒麟电池亮剑,决胜与4680之争

宁德时代于2022年 6 月 23 日发布第三代 CTP-麒麟电池,该电池集成度创全球行业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 72%,能量密度 255Gh/kg,提升整车续航达 1000+公里,产品将于2023 年量产上市。自2019年,公司全球首创第一代无模组电池包 CTP,使电池体积利用率第一次突破 50%大关,随后积极不断的创新研发,仅用三年时间就推出了公司的第三代 CTP 麒麟电池。

image.png


第三代CTP麒麟电池,拥有三大核心突破:

1)性能突破边界:

麒麟电池根据使用需求,将横纵梁、水冷板、隔热垫三部分架构合一,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夹层内部采用微米桥连接装置,配合电芯可在内部自由伸缩,提升电芯匹配度,提升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多功能弹性夹层与电芯组装的一体化能量单元,在整车垂直方向拥有更稳定的受力结构,从而提高电池包的抗振、抗冲击性能。

image.png


2)结构重塑空间:

通过模拟仿真产品全生命周期应用场景的设计边界,重塑底部空间,将电芯倒装,头部电极位置的结构防护、高压连接、热失控排气等结构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分布,从而提升通过电芯底部与顶盖板位置的 6%能量空间,此设计满足国际电池安全测试要求。

image.png


3)领先冷却系统:

全球首创大面积冷却技术,将原有顶底大面板液冷结构,重塑为将液冷功能置于电芯之间,使整体散热面积扩大到原有四倍,通过新一代液冷系统,可将电芯控温时间减短至原有1/2,同时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在安全性能上,支持极端工况电芯急速降温,有效阻隔每个电芯间的异常热传导。从而实现产品全化学体系的热稳定、热安全,从而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升级。同时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承受高压快充及4C充电的拓展场景。

image.png


麒麟电池各方面领先同期动力电池。

在同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对比圆柱电池4680电池系统可提升13%的能量。通过三大核心技术革新,可将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255Wh/kg,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60Wh/kg,实现长续航、快充电、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优秀低温性能的全面提升。

image.png


从现今最高端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来看,麒麟电池从能量密度、散热方案、电池兼容性、空间利用率及快充性能方面,全面领先于同级别的特斯拉 4680 电池及比亚迪刀片电池。麒麟电池搭配三元锂电能量密度最高,且散热方案支持电池组的 4C 倍率快充,真正的电池技术超越,且满足下游车厂选择电芯材料及终端用户各方面需求。

2.2 宁德时代创新 AB 电池组,兼具性能与成本

新能源汽车在用户续航焦虑需求背景下,各家动力电池厂及车厂都在提升电池的利用率及能量密度,使电池组最大可能得提供更多能量,以便提高整车里程续航。增加续航的方式意味着同体积、同重量下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或者在同等能量密度下提供更多电池,而如此方法不但增加整车重量,且提高了单车的电池组成本。

宁德时代的团队基于 BMS 的全新算法,提出并实现了在单个电池包中布置 AB 两种不同电芯的设计方案,AB 代表不同材料电芯,可同时使用“三元电芯+磷酸铁锂电芯”,同时也可以使用“锂电池+钠电池”组合,并且可以是其他更多种不同组合的混搭。

AB 电池组的解决方案充分解决了三元锂电和磷酸铁锂两种材料的优缺点互补,三元锂电优点 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而缺点是成本高、循环寿命较低,磷酸铁锂优点是安全性能 高、循环次数高、成本低,缺点是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

通过 BMS 系统智能控制混合后的 AB 电池组,使其内部电芯取长补短,优化电池组性能、减轻车辆重量,且提升电量续航等,对于下游车厂的电池组成本也有进一步的优化。

AB 电池包由 2021 年 9 月蔚来 ET 7 首发,随后蔚来在 2022 年发布 ES 7 型号同样才有 AB 电池包选装方案。

ET 7 拥有 75kWh、100kWh 两种电池包,ES 7 拥有 75kWh、100kWh、150kWh 三种电池包,其中 75kWh 的电池包可使整车达到 480~550Km 续航,电池包采用最新的三元+磷酸铁锂材料混装技术,通过串联连接集成两种电芯在一个电池包中,构成双体系电池,通过新的 SOC 算法解决新电池系统的续航焦虑与成本需求。

image.png


蔚来搭载的三元铁锂混装续航电池包,其能量密度达到 142Wh/kg,比纯磷酸铁锂电池能力密度提升 14%,对比纯磷酸铁锂电池提高 30~50km 续航,冬季零下 100°C 工况下,同样会提高 20km 续航。

根据蔚来官方披露,混合电池包可在低温工况下将电量的损失率降低 25%,成本对比纯三元电池有所降低,电池包可在未来换电站中免费更换,现阶段 ET7 75kWh 电池包搭配电池租用标准价格达到 38.8 万,搭配 100kWh 官方差价为 5.8 万元。

image.png


2.3 新一代钠离子电池亮相,价格优势显现

钠离子电池电池产业进程加速。

2010 年以来,钠离子电池受到国内学术界和产业关注,相关研究逐步增长,国内外多家企业正在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技术研究,包括英国 FARADION 公司、美国 NatronEnergy 公司、法国 Tiamat、日本岸田化学、丰田、松下、三菱化学,以及我国的宁德时代、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等公司。2018 年,中科海钠推出首款钠离子动力电池低速电动车,2021 年 6 月推出 1MWh 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在 2021 年 8 月,工信部回答政协提案时表示,将支持钠离子电池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并推动钠离子电池全面商业化。

宁德时代更是推动钠离子产业再进步,通过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两种电池按比例混搭,通过 BMS 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控制,从而推动钠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进步一商业化。在工艺制造方面,宁德时代表示,钠离子电池可复用改造锂离子电池,设备、工艺、产线可以迅速切换,2023 年将量产上市。

image.png


2021 年 7 月宁德时代发布首款钠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 160Wh/kg,电池循环次数可 达 3000 次,其优势在于钠离子电池可以完全放空电量,且低温下充放电性能较好。

1)原材料丰富:

现如今锂,钴,镍等稀有元素整体相对钠地表含量较少,钠的地表含量达到 2.75%是锂的 400 倍,且资源分布极广,不存在部分元素矿产以大规模进口等因素存在限制。

2)钠离子电池性能方面:

循环寿命,在量产产品已达到 3000 次;低温性能,可在-40~80° C 温度区间正常工作,-20°C 工况下容量保持 90%;具有高倍率充放电特性,同等实验工况下,钠离子电池充电时间是磷酸铁锂电池 1/3 时长;安全性高,实验工况下短路时发热量小,热失控温度高于锂电池、

3)成本价格低:

正极,材料价格对比锂、钴、镍、锰都是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负极,可采用无烟煤前驱体,材料来源和成本对比现有石墨负极,都有一定优势。

集流体,可采用铝箔材料替换铜箔材料,铝箔是铜箔价格 1/3 倍,成本和重量都有减少。

image.png


2.4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行业标准制定

4c 高压充放电+换电模式,配合产业优势,有望从标准定义的角度形成更高维度的产品打击,并带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2.4.1 超级充电:电车 2.0 时代必争之地!

唯快不破,充电速度正成为核心痛点。电动车在全球的快速渗透扩张则进一步放大了充电速度对于车主行车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影响,同时相应的快充需求也呼之欲出。对于目前的消费者而言,存在的主要痛点为:充电、续航和安全。其中充电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我们预计,2.0 时代 4C 快充甚至 6C 快充将成为下一个必争之地!

image.png


4C 是什么:

C 的定义:通常,我们将电池的充放电倍率用 C 来表示。对于放电,4C 放电表示电池 4 个小时完全放电时的电流强度。对于充电,4C 表示在给定的电流强度下,充满电池 400%的电量需要 1 个小时,也即在给定的电流强度下 15 分钟电池能够完全充电。

4C 并非全新指标,而是在传统的充放电指标如 1C、2C 基础上的延伸,是电池充放电性能提升的体现,并且可以看出 C 的级数越高,电池充放电性能提升的边际效果越弱。当电池的充电倍率超过 4C,其技术难度的提升以及电池承受的电流压力更大,但是技术提升所带来的正向效应变小。因此我们认为,4C 是目前兼具性能提升和电池技术承受能力的最佳解决方案。

image.png


动力电池充电倍率的迭代进程:

在早期,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论是充电技术还是电池工艺都不允许电池以较高的倍率进行充电,对于刚刚实现充电跨越的铅酸电池,其充电倍率仅为 0.1C,充电倍率的提高会对电池寿命产生较大影响。而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搭配 BMS 的不断进步,电池的充放电倍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最早的交流慢充方案充电倍率为 0.5C 以下。

随着近几年全球电动汽车的加速渗透,动力电池的充电技术得到大幅突破。从 1C 的电动汽车迅速演进到 2C。

2022年,国内已有搭载 3C 电池的汽车进入市场。2022年的 6 月 23 日,宁德时代发布新款麒麟电池,并表示 4C 充电预计将于明年到来。

image.png


超级充电将成为充电技术升级必经之路。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手机对于充电速度的需求 也较强,在手机发展的过程中充电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从1983年摩托罗拉 DynaTAC8000X 实现充电 10 小时通话 20 分钟,到 2014 年 OPPO Find 7 宣传充电 5 分钟通话两小时,到现如今多机型可以在 15 分钟内充满 4500mAh 容量的电池。智能手机的充电协议也从2010年 USB BC 1.2 的 5V 1.5A 提升至2021年 USB PD 3.1,最大电压可支持 48V。

我们认为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充电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产品使用体验,同时也是技术升级的必经之路,未来电动车 4C 充电也将成为产业趋势。

image.png


动力电池 PACK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能量源,为车辆提供驱动电能,主要由动力电池模块、结构系统、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 BMS 五大部分组成:

1) 动力电池模块就像是电池 PACK 的“心脏”储存和释放能量;

2) 机构系统可以看作为电池 PACK 的“骨架”,主要由电池 PACK 的上盖、托盘及各种支架等组成,起支撑、抗机械冲击和防水防尘的作用;

3) 电气系统主要由高压线束、低压线束以及继电器组成,其中高压线束将动力传输到各部件中,低压线束传输检测信号和控制信号;

4) 热管理系统可分为风冷、水冷、液冷和变相材料四种,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通过热管理系统将热量传导散发出去,是电池处于合理工作温度内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5) BMS 主要包含 CMU 和 BMU 两大部分,CMU(Cell Monitor Unit)为单体监控单元,测量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并将数据通过低压线束传送给 BMU (Battery Management Unit,电池管理单元),如果 BMU 评估数据异常将会发出低电量要求或切断充放电通路对电池进行保护,同时 BMU 还会对电池的电量和温度等参数进行判断,在需要预警情况下将警示发送给整车控制器。

image.png


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已经发布自身快充布局方案,并且自 2021 年起已经陆续有相关车型发布:保时捷推出首款 800V 快充平台电车;比亚迪 e 平台 3.0 发布,对应概念车型 ocean-X;吉利极氪 001 搭载 800V 快充平台。同时华为发布其 AI 闪充全栈高压平台,预计到 2025 年将实现 5min 快充。

image.png


华为 AI 闪充全栈高压平台将实现 5min 快充。

华为作为新能源汽车方案解决商,在快充领域布局超前。华为表示:当使用“大电压”技术路径时,整车 BMS、电池模组成本与“大电流”路径持平,但是由于不需要考虑大电流影响,其高压线束以及热管理系统成本要相对较低。

2021年 7 月金砖充电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华为公布其高压快充解决方案及规划:

➢ 2021年起推出200kW,750V快充平台,能够在 15 分钟内将 SOC由 30%充至 80%;

➢ 2023年将推出 400kW,1000V 快充平台,将在 7.5 分钟实现 SOC 30%——80%;

➢ 2025年将公布 5min 解决方案,其充电功率将达到 600kw。

image.png




2.5 未来技术布局:半固态,固态,凝聚态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技术革新。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其有望取代以往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大大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 Wh/kg,锂硫/锂空电池有望实现 500Wh/Kg。

固体电池的技术核心在于电解质的革新,最终目标是实现电解质的全固化,在过程中不断减少对液态电解质的应用,从液态逐步实现到半固态、准固态,最终实现全固态电解质的目标。

固态电解质主要分为两类:

聚合物电解质和无机电解质;从材料方面可以分为三大体系: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体系;其中聚合物体系为有机电解质,氧化物和硫化物为无机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可包括环氧乙烷、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材料。

image.png


1)安全性:固态电池主流研究采用固态陶瓷电解质,依次对比传统电解液电解质,电池当遭遇撞击、折弯、刺穿等工况时,不会产生任何爆炸、起火、漏液等问题,大大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

2)能量密度:传统动力电池难以突破 300Wh/kg 的能量密度,而随着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锂硫/锂空电池的技术研发落地,固态电池有望在2023年达到能量密度 340Wh/kg,后续 2030年有望突破 500Wh/kg

3)充电性能:固态电池有望实现普遍的 3C 以上高倍率快充性能,较现阶段 2C,充电效率提升近 50%。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数据,固态电池行业市场出货量2030年有望突破 250GWh,并达到 200 亿元市场空间。

image.png


固态电池技术需要突破技术瓶颈,商业化进程需要头部企业加速创新研发。

固态电池主流技术问题存在于正极、负极于固态电解质界面不稳定问题,长期使用时会导致电池结构和界面随时间退化问题,暂时还难以实现长效应用,需要关键材料和材料界面问题学者和研究所进一步研究创新。

宁德时代也同样加大对固态电池研发的投入,但固态电池研究目前还是偏学术研究较重,在转化研究结果到产业化方面,还需要工程化应用的技术的进一步巩固,涉及到产品成本及加工制成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宁德时代的积极布局及研发实力讲称为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先驱者。但同时我们认为行业会从半固态到准固态电池慢慢迁移,而全固态电池及锂硫/锂空电池在2025-2030年阶段还难以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市场。

凝聚态电池亦在研发中。

6 月底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于重庆车展透露,除了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外,宁德时代也在研发凝聚态电池。凝聚态指的是由大量粒子组成,且粒子间有较强相互作用的系统。

物质的凝聚形式包括常见的固态、液态、气态等,还有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这是物理学中的六种物质存在形态。(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三、供应链一体化深度布局,成本把控能力强

动力电池组价格下降大势所趋,成本管控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1全球锂离子电池组平均价格 132 美元/kWh,yoy-6%;较2010年 1,200 美元/kWh 下降了 89%,电池组降价强势助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池组降价产业趋势明确,一批车企在2021年发布了电池技术路线图,阐明将价格降至 100 美元/kWh 以下的各类路径。

雷诺和福特等公司已公开宣布到2030年达到 80 美元/kWh 的目标。供应链全环节的持续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将有助于在未来十年改进电池技术并降低成本。2021~2022原材料价格上涨不改长期趋势,尽管可能延迟电池均价向 100 美元/kWh 推进的进程。

另外,近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加速退坡,据计划2022年底将完全退出。

综上,电池降本从而凸显新能源汽车成本竞争力系全产业链的共同愿景。

image.png


2021年锂电材料供需缺口大,价格大幅攀升。

2021年,新能源汽车和锂电储能市场增长带动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进而对上游各类锂电材料产生强劲需求,锂电材料环节整体处于供应紧张、价格攀升状态。其中,包括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铁、磷酸一铵、PVDF、VC 等锂电原材料在2021年都出现价格暴涨、产品毛利率大幅提升。

具体来看,碳酸锂、六氟磷酸锂、PVDF、磷酸铁锂等价格在2021年较2020年底同比增长分别超 750%、420%、400%和 350%;石墨化、磷酸铁、磷酸一铵等原料价格也有 1-2 倍的涨幅。

image.png


当前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看好2022H2锂电材料涨价缓解。

随着上游企业加速扩产和下游市场需求调整,2022开年以来电池上游部分材料价格有所回落。其中,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已回落至2021年5月中下旬时水平。碳酸锂、PVDF、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仍处近年较高水位。

展望2022全年,随新建产能集中释放,绝大多数锂电原料供需关系将趋于平稳。

目前六氟磷酸锂、VC、磷酸铁锂等原料产能较充裕,但石墨化、磷酸铁和 PVDF 等原料仍处于紧缺状态。据 GGII 预测,其在第三、第四季度会陆续达到平衡;到2023年前,除锂矿外,其它锂电原材料的规划产能如能如实投产,产能瓶颈将得以解除。

宁德时代着重打造成本竞争力,盈利能力全球领先。

宁德成本竞争力的根源来自产品超强实力塑造的产业话语权、对上游关键资源的深度布局、与下游深度绑定共建产能等。对比宁德、LG 化学、三星 SDI 营业利润率,宁德盈利水平持续领先。

image.png


国际企业之间的角力,背后依赖的是国家产业集群间的竞争。

从日本率先实现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后,锂电池的性能提升主要基于持续的材料与工艺创新,竞争焦点从产品差异逐步过渡到差异化与低成本并重。锂电产业已进入差异化与低成本并重阶段,工艺创新更多依赖于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积累,缺乏产业基础导致技术和成本上的落后,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

image.png


产业链垂直深度布局,主导四大材料。

电池属于电化学配方型产品,技术进步靠龙头电池厂商,公司有着绝对的技术领先优势。

宁德通过合资、购买、自建等方式布局完善上游产业链,增强材料自供,有助于降本及保障供应。宁德时代从最上游的资源到正极材料布局均通过股权方式实现,2018年主要集中在锂、镍资源的布局,2019年加大正极环节投入,投资金额巨大。

四大主材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巨大的规模优势,均处于主导地位,各环节公司以代加工模式供应,产业链议价能力最强,执产业链牛耳。

正极:公司提供前驱体,正极材料厂商收取加工费;

电解液:公司主导配方,电解液厂代加工;

隔膜:公司采购基膜,由璞泰来代加工涂覆;(宁德与恩捷股份合资公司拟投建 16 条锂电池隔膜基膜与涂布分切生产线)

负极:供应商毛利率低于同行。

image.png


联手恩捷共建隔膜产能,宁德材料版图再添长板。

20222年 6 月 20 日,恩捷股份公告其与宁德时代合资平台公司(宁德持股 49%,恩捷持股 51%)拟在共管区域内设立项目公司,投建 16 条锂电池隔膜基膜与涂布分切生产线。项目公司拟注册资本 16 亿元,项目总投资 52 亿元,计划于2023年建成并部分投产。

产品主要应用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等市场。上述平台公司,由恩捷股份与宁德时代2021年 11 月协议计划设立,主要从事投资干法隔膜及湿法隔膜项目。

总投资额 80 亿元,注册资本 15 亿元。平台公司成立后,由其投资设立湿法隔膜项目公司,恩捷股份与其控股孙公司江西恩博新材料合资设立干法隔膜项目。

携手中科电气加码负极材料产能,未来将享有优先采购权。

2022年 2 月 20 日,中科电气公告已同宁德时代等签订增资协议。宁德时代或其全资子公司将向中科星城增资 2.8 亿元,增资后持股 35%。

宁德和中科电气将共同推进中科星城“年产 10 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投产后,宁德享有该产能优先采购权。

设备端深度布局保障供应,助力极致制造。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制造工艺,满足高质量产品需求,宁德时代利用人工智能、先进分析、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技术,可以每 1.7 秒生产一个电池,缺陷率仅有十亿分之一,同时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5%,能源消耗降低了 10%。

今年 9 月,宁德时代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灯塔工厂”,成为全球首个获此认可的电池工厂。

宁德投资了上游主要设备供应商,加强合作,有助于保障锂电设备供应;同时关于锂电自动化、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投资有助于提高产线智能化,推进极限制造创新。

image.png


四、重塑产业话语权,巩固行业领军地位

展望2023年分水岭逐渐形成,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趋势中宁德龙头地位稳固。

展望2023年,动力电池前五名的格局将基本确立,主要系届时各厂商产能已逐步释放,并已完成对于上游资源的布局,且产品布局是否具有竞争力也都将体现出来。

近年来,全球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装机量 CR10 从2019年的 87%提升 4pt 至 2021年的91%。2019~2021年,宁德装机量持续全球第一,且第二的份额持续拉大。

2019年,宁德市占28%仅领先第二名松下电池 4pt,2021年宁德市占33%领先第二名 LG 化学13pt。

image.png


国内三元动力电池领域,宁德绝对领先;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领域,宁德和比亚迪系国内双雄。2022年1~6月,宁德三元电池装车量占比约50%,远远领先第二名中创新航(装车量,占比约15%)。宁德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46%,和第二名比亚迪(装车量占比约36%)差距较小,但远远领先国内其他厂商。

image.png


五、乘电动车渗透东风,动力电池发展迅猛

5.1 动力电池:下游需求增长,动力电池进程加速

5.1.1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同比翻倍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销售呈加速成长。

根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 650 万辆,同比2020年增长108%,预估到2025年全球系能源汽车销售将达到 2580 万辆。预估2020-2025E年期间 5 年市场增速 CAGR 42%。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凭借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保持高速增长。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 量 297GWh,平均单车装机量 45.7KWh。预估2025E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 1485GWh,平均单车装机量达到57.6KWh。2020-2025E年期间5年市场增速CAGR 47%。

image.png


宁德时代是全球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第一名。

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格局基本形成,2021年宁德时代、LG 新能源、松下位于前三列,前三名占比整体市占率 65.1%,前十名市占率达到 91.2%,尾部跟随者多而不强,整体进入白热化状态。

image.png


5.1.2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空间逐步激增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逐渐增加,需求增加明显。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 5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 44.7 万辆,对比 2021 年 5 月同比增长 447%。

2022年 1-5 月 份,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累计总量已达到 199.5 万辆,对比去年同期 1-5 月份销量同比 增长 650%。

2022年 4 月位最大单月,销量达到 48.4 万辆,历史第二高单月。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火爆,处于高速成长期。

image.png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布节奏紧密,消费端带动上游产业。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 5 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 42.7 万辆,占比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 95.5%,占比当月乘用车月销量 26.31%,渗透率已到最高水平,远超 2020、2021 年同期水平。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火爆,且新能源汽车厂商发布节奏紧密,凸显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 C 端真实需求的高速成长阶段。

image.png


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产量方面,我国能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同比增长170%。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93.9GWh,占比42.7%,同比增长100%;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25.4GWh,占比57.1%,同比增长267%。

2021年1-12月装机量方面,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154.5GWh。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累计 74.3GWh,占比 48.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累计79.8GWh,占比51.7%。

2022年 1 月到 5 月,动力电池产量累计已达到165.16GWh,同比增长177%,占2021年全年75%增长迅猛,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新能源需求激增带动力电池市场空间逐步扩大。

image.png


5.2 动力电池:政策端驱动,全球进程加速

5.2.1 全球政策加码零排量车,汽车电动化趋势所向

“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球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截至2021年 12 月底,全球已有 136 个国家、115 个地区、235 个主要城市和2000家顶尖企业中的 682 家制定了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目标已覆盖了全球88%的温室气体排放、90%的世界经济体量和 85%的世界人口。

根据 ClimateNews 网站发布信息,中国在2020年 9 月向联合国大会宣布,努力在 2060 年实现碳中和,并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并在2030年之前达到排放峰值。

欧盟根据2019年 12 月公布的“绿色协议”,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 3 月提交长期策略给联合国,并正在努力实现整个欧盟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美国加利福尼亚经济体前州长在2018 年 9 月签署碳中和令,目标在2045年实现电力100%可再生。

image.png


政策指导带来产业红利,全球加码新能源汽车。

全球汽车消费主要地区为中国、美国、欧盟国家,在2020-2021年期间各个国家相继推出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政策围绕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禁止燃油车销售时间表、产业链上下游刺激政策、政府消费补贴等方面全面牵引汽车及相关产业全面新能源化。

根据政策角度显示,动力电池产业将会全面收益,而中国作为动力电池发展中国家,需求将逐步带动电池企业高歌猛进。

image.png


5.2.2 中国双碳目标明确,政策落地或提前实现

政策提出2030年,新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渗透率达40%目标。2021年10月,《2030年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强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目标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关键时期,都有相关政策出台,主要总结为五方面:

1)2012年起免征车船税;2 明确出电动和插混双路线;3)2013年起颁布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标准;4)2014年免购置税;5)规范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求。

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在推广政策和补贴方面都处于政策核心内容。

image.png


宁德时代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及电池制造公司,已获得多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从公司发布年报汇总,高新技术企业,部分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享受减按15%的优惠政策。根据《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公司及下属从事锂离子蓄电池生产、销售业务的子公司属于免征消费税的项目,享受免征消费税的优惠等一些政府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

六、盈利预测及估值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重磅发布,有望抢占行业话语权制高点。我们从格局、产品矩阵、公司经营维度展望公司三大拐点:

拐点 1:行业格局优化,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发布为公司新产品发展的里程碑,抢占行业制高点话语权,随着钠离子电池量产,4C 充电、换电等标准推出,公司拉大行业差距;固态、半固态、凝聚态等新品继续加大投入,高强度研发投入及高效研发转换效率有望维持公司持续领先竞争力;

拐点 2:宁德产品矩阵高中低端全系具备降维竞争能力,公司竞争力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麒麟电池抢占行业话语权、高端市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AB 型解决方案及钠离子进一步夯实中低端及储能优势;

拐点 3:公司经营拐点,碳酸锂传导机制形成及成本优化(公司加大对上游参股控股,保证供应链安全),而产品矩阵全系列竞争力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营收有望快速成长、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1)需求端:大幅提价传导之后,由于宁德强大的供应链话语权,市场接受度有望超预期,三四季度旺季排产值得期待;

2)供给端:且随着明年自给率提升,成本压力将继续降低;中游降价,中游由去年涨价逻辑演变到放量、集中度提升逻辑;

3)毛利率拐点:随着供需问题短中长期的解决,二季度毛利率有望改善,三四季度有望迎来毛利率提升甜蜜点。长期来看,随着产业链配套完善与新产品梯队发展,护城河不断提升,毛利率具备持续提升能力;

4)公司高中低端全系列产品矩阵具备降维打击优势:高端麒麟电池,抢占行业制高点,进一步夯实性能优势;中端 AB 型解决方案将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产品,结合目前产品,继续保持优势;低价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明年量产,形成对于储能等性价比领域的战略制高点;4c 高压充放电+换电模式,配合产能优势,有望从标准定义的角度形成更高维度的产品打击,并带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image.png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2E/2023E/2024E营收3301.91/5002.40/7003.36亿元;归母净利304.57/501.67/751.36亿元,yoy+91.17%/64.72%/49.77%;对应PE 44.07/26.76/17.87x。

选取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国轩高科作为可比公司,公司具备估值优势。

image.png


七、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

如发生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上游矿产资源供应短缺情况,可能将导致公司不能及时采购或采购价格过高,从而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等不利情况。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新能源下游企业需求扩大,政府支撑上游电池企业形成良性竞争发展,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动力电池厂商不断吸引资金,新进者通过转型、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与行业竞争,同时动力电池企业不断拓充产能。随市场需求扩大及下游客户需求不断提高,公司在未来发展业务上面临一定竞争加剧风险。

新产品和技术开发风险:

公司基于动力电池业务新品,如果后续新品开发进展不及预期,或客户导入不及预期,存在影响公司未来营收成长性的风险。